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石窟艺术在佛教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国的石窟艺术博大而精深,渊远又流长.从公元二世纪开窟算起,至明清小规模的开凿、重修,佛教石窟在我国有千余年的发展历程.这一点是印度佛教石窟望尘莫及的.要了解中国的佛教石窟艺术,有必要谈谈中国佛教石窟艺术之源头──龟兹石窟艺术.(-)黑格尔认为:“宗教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是用图像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可见,宗教艺术的产生是出于自身宣传与发展的需要.佛教石窟艺术概不例外.大约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五世纪,释迎牟尼在印度创立佛教.公元前一世…  相似文献   

2.
大足石刻艺术在蓉展出期间,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共同发起,于1985年11月28日至29日在成都召开了大足石窟艺术座谈会。以下仅就座谈会讨论的几个问题,简述于次; 一、大足石窟在中国石窟史上的地位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大足石窟不仅与云冈、龙门“鼎足而三”,而且开创了中国石窟史的一个新阶段,成为中国晚期石窟的代表,其特点是;(1)造象数量多(五万余躯);(2)造象时期晚(晚唐开创);(3)造象时间长(从晚唐下至明清);(4)造像保护完整;(5)雕刻精美;(6)内容丰富(佛、道,佛道合龛、儒佛道合一等)。此外,大足石窟填补了宗教史、雕刻史的空白,是石窟艺术民族化、地方化、世俗化的典范。大足石窟是我国文化艺术宝藏之一,我们不仅应当肯定它在中国石窟史上的地位,而且还可以通过比较研究,确立它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我国,佛经亦随之东渐,由此带来中国文化史上整整四个世纪的佛教石窟寺艺术的滥觞。云冈石窟寺艺术,便是这时代艺术主潮中的一颗闪烁着奇光异彩的瑰宝。云冈石窟,是在当朝以“禅业见称”的高僧昙曜继任“沙门统”之后,按计划开凿的巨大的艺术工程,以此弘扬佛法,把中国石雕艺术推向新的历史高峰,也使佛教及其佛教艺术逐渐在中国这块古  相似文献   

4.
李泽厚把中国艺术的精神分为"先秦理性精神"和"楚汉浪漫主义".在敦煌的石窟中.汉文化的艺术精神首先与佛教艺术发生共鸣的就是浪漫主义.早期敦煌艺术以"拙"的朴质、"游"的自在、"逸"的超然构成了其审美品格的三个方面,并把中国艺术的浪漫精神推向巅峰.  相似文献   

5.
大足宋代石窟在中国北方石窟衰落之际崛起,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对大足宋代石窟的观照过程,也是了解宋代民族文化及其宗教文化发展轨迹的过程。宋代文化精神和佛教的世俗化、佛教民间信仰的观音、地藏、十殿阎王以及宗教雕塑程式的突破等,构成大足宋代石窟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6.
《安岳大足佛雕》专著已在台北·艺术家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1996年6月被列为中国国家社会基金课题(原名《安岳大足石窟艺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专研宗教艺术的著名学者胡文和独立撰著,对两大石窟遗址作了精彩的对比研究,系第一手资料公开出版。原四川省石窟遗址数量之多居全国之冠。安岳、大足县境内的石窟遗址则是众多璀璨明珠中两颗最耀眼的!作者认为,迄今为止,国内尚未有将各大石窟遗址相联系作对比研究的出版物,安岳和大足石窟的各自出版物亦如是。作者尝试将两地石窟佛雕从图像学、比较学的角度联系研究,所以这本专著堪称填空白的…  相似文献   

7.
李泽厚把中国艺术的精神分为“先秦理性精神”和“楚汉浪漫主义”。在敦煌的石窟中,汉文化的艺术精神首先与佛教艺术发生共鸣的就是浪漫主义。早期敦煌艺术以“拙”的朴质、“游”的自在、“逸”的超然构成了其审关品格的三个方面,并把中国艺术的浪漫精神推向巅峰。  相似文献   

8.
阿尔寨石窟各种形式的双身佛像的艺术特点既蕴含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信息,更体现了藏传佛教艺术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男女双身的佛像只有藏传佛教才有。男女双身佛像表现的是佛在降魔除障时显现的“法身”。藏传佛教传入阿尔寨地区的最早时间应该是西夏时期。元代是阿尔寨石窟藏密艺术的发展期。男女双身佛像进入阿尔寨石窟与藏传佛教在当地的传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8月8日,在四川省社科院召开了“四川石窟艺术研究”座谈会。会议由“四川石窟艺术研究课题组”负责人谭洛非副院长主持,参加会议的有课题组成员,并特邀院外专家省博物馆王家佑研究员,省教育学院龙晦教授,省文物处处长、考古研究所所长肖宗第副研究员参加。会上对我院“四川石窟艺术研究”课题组成立以来6年的成绩,作了充分的肯定。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对下一阶段的组织与研究工作提出了初步设想。会上专家们对课题组的组织结构、人员配备、研究方向、具体步骤及措施都提出了许多宝贵意  相似文献   

10.
1992年11月5日至9日,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文化厅、重庆市文化局和大足县人民政府联合发起、主办,并由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四川省社科院大足石刻艺术研究所具体承办的四川石窟艺术研讨会暨重庆大足石刻研究会第三届年会在大足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全省各地的专家、学者、文物工作者及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共100多人出席了会议。这次研讨会是第一次关于四川石窟艺术的学术研讨会。目的在于检阅近年来四川石窟艺术的研究成果,交流这方面的情况和经验,探讨四川石窟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艺术特色,以及它在四川古代政治史、文化史、经济史、宗教史、思想史、民俗史和科技史等诸多方面的价值,在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中  相似文献   

11.
响堂寺石窟,位于邯郸市的峰峰矿区,分南北两处。南响堂寺石窟,在临水公社纸坊村西北、滏阳河左岸的鼓山之阳,西南与古“磁州窑” 的“彭城镇”相望;北响堂寺石窟,在和村公社东庄村正东、董家庄东北的鼓山天宫庙峰的山腰,西北隔洺河与武安县磁山村著名的“磁山文化遗址”相望。两处石窟相距三十里。 两处石窟皆始建于北齐(公元550—577年),隋唐至明,又有续凿。现存共16个洞窟,大小造像四千三百余尊。两处石窟是研究我国古代佛教石窟雕塑艺术、古代建筑和书法的宝库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大足石刻发展成为中国石窟艺术的最后一个高潮———第三个高潮,经过了一个比较漫长而复杂的积淀过程,提示出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线路问题。不管是中国佛教艺术的"南传系统"说还是"北传系统"说,都在一定层面上肯定了四川地区是早期被染印度佛教及其艺术的地方。印度佛教及其艺术首先在四川地区扎下根来,进而开花、结果,瓜瓞绵延,并终至兴旺发达,其标志就是大足石刻艺术辉煌世界的精彩构筑。摇钱树造像是其代表。  相似文献   

13.
新疆佛教石窟已是举世瞩目的古代艺术宝库,尤其石窟壁画中描绘的众多古代人物形象,较为真实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的衣冠服饰。本文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之上,重点考察新疆佛教石窟中的龟兹、回鹘、粟特、蒙古、汉民族的服装服饰,从而对以上各民族服饰的整体面貌以及基本特点进行初步的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吐鲁番吐峪沟石窟位于西区中部高台的10号窟(K10)A、B室中发现了若干回鹘文题记。释读和刊布这部分回鹘文题记不仅对研究吐峪沟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字和艺术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佛教石窟寺艺术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5.
八面体佛塔起源于犍陀罗,最初为适应犍陀罗八角形支提殿的形制而出现。佛教入华后,八面体佛塔被中国僧人广为利用,对中国佛教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运用考古学方法,通过犍陀罗八面体佛塔与北凉石塔、甘肃庆阳石窟的比较研究,对楼兰八面体佛塔进行了复原,归纳出八面体佛塔从犍陀罗到中国的传播路线。  相似文献   

16.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中有《经师论》,该论涉及了佛教音乐的功能、佛教音乐的代表人物及重大事件和中国佛教音乐起源等问题。《经师论》中有的内容在龟兹石窟壁画中有艺术造型相证。本文还对中国佛教音乐起源问题,做全新解读,对沿袭之说提出辨析。通过解读与考析,表明西域佛教音乐是中国佛教音乐的最主要源头。  相似文献   

17.
赵莉 《西域研究》2003,(1):103-106
新近出版的《考证与辨析———西域佛教文化论稿》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 0 0 2年 7月 )收录了霍旭初先生继他的第一部论文集《龟兹艺术研究》 ( 1993年 )出版后的十七篇论文。论稿以龟兹佛教文化艺术研究为中心 ,也涉及了龟兹地区以外的西域佛教文化艺术。本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关于西域佛教文化艺术领域新课题的考证和研究 ;二是对一些文章论说和观点的辨析与争鸣。一近十年来 ,霍旭初先生对龟兹佛教文化和石窟艺术作了不少新的探索和考证 ,解决了有关佛教文化艺术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关于鸠摩罗什和龟兹石窟艺术关系的研究前…  相似文献   

18.
佛教石窟的选址 ,不单是佛教僧侣修行的考虑结果 ,更是与当地文化的抗争结果。翻检我国佛教石窟的分布 ,很能够说明这点。我们知道 ,在我国北方 ,自西向东分布着众多的佛教石窟 ,这些石窟大多位于天山、祁连山、阴山、燕山一线 ,体现着佛教在中国古代的兴旺发达。我们承认 ,当年开凿的这些佛教石窟确是位于山水的嘉绝之处 ,可以达到佛教僧侣静心修行的目的。然而 ,问题不仅仅限于此。经过细细的考察 ,我们发现 ,这些著名的石窟建筑的所在地位于中原汉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峙的锋线上 ,由远及近 ,按年代时间排列如下 :敦煌莫高窟 ,前秦符坚建元二…  相似文献   

19.
须弥山石窟为全国十大石窟之一,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须弥山石窟研究,已有不少成果问世,但没有涉及有无藏传佛教造像的问题。须弥山石窟有藏传佛教造像和藏传佛教壁画遗存,一是第46窟的藏传佛教佛造像(在北周佛造像基础上的改凿),一是第48窟中心柱彩绘藏传佛教壁画造像。须弥山石窟藏传佛教文化有其生成背景:一是西夏藏传佛教的影响,二是忽必烈时期藏传佛教的影响,三是安西王忙哥剌皈依藏传佛教的影响。藏传佛教艺术影响须弥山石窟造像应该在元代,明代初年敕赐须弥山圆光寺碑记载,寺院住持和僧众大多为藏传佛教僧人,说明最晚也是在明代初年。即便是到了明代,藏传佛教造像的文化背景也是在元代奠定的。  相似文献   

20.
巴基斯坦北部印度河上游地区,是连通南亚次大陆与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重要通道,沿着这条道路西北印度的犍陀罗佛教艺术传到了新疆及内地。本文从该地区的佛教岩画中挑选了三个本生故事,即与犍陀罗关系密切的母虎本生、尸毗王本生和精进力比丘本生,分别与新疆克孜尔石窟中同类题材的壁画进行了详细比较,进一步证明了此地是犍陀罗与新疆之间的艺术桥梁。该地区作为早期佛教传播的中转地,直到7世纪以前都没有建立固定的寺院,因此从犍陀罗传来的寺院佛教艺术,在这里被转移到了路边的岩石上。这些佛教岩画生动展示了在古代全球化背景下丝路沿线地区经历了深刻的文化嫁接,并结出了全球本土化的果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