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的特性     
艺术的特性是什么?也就是说,艺术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质的区别是什么? 建国以来,普遍的权威的说法是:文学艺术的基本特点,在于它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有的文艺理论教科书都是这样写的,只是词句稍有变换。“形象”成为论述文艺特性专章的标题。对于形象涵义所做的说明虽略有不同,但基本意思也是一致的:形象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真实的生活图画。 这个观点主要是欧洲的,往上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摹仿说”,直接来于别林斯基。他有一段阐明这个观点的话经常被人引用:“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政治经济学家被统计材料武装着,诉诸读者或  相似文献   

2.
艺术形象,是一切文学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手段,也是抒情诗反映现实生活并借以抒发激情的手段.古代诗论中所说的景、物、事、形,指的就是诗的艺术形象,名异而实同.它是构成诗歌意境的“细胞”.然而什么是诗的艺术形象?过去有种种议论.有人说,诗的形象就是“意境”,这就把“细胞”当作整体了;有人说,诗的形象是诗人自己和他所刻画的人物,这就过窄了.诗的形象是自然、社会、和曲折反映现实的幻想的情、景、事、物,其中包括作为直接抒情主体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的艺术典型论认为,个性即典型。发现和把握现实生活中“突出的性格”、“独特的形象”,通过“卓越的个性刻划”,创造出丰满完整、鲜明生动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是马克思主义典型论的基本原则。 艺术是社会现实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艺术的主要反映对象是人。艺术源于现实,艺术典型源于现实中的人。现实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们的感性实践活动使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生动具体。对现实生活中的“偶然事件”、“个别情况”、特殊人物的观察和把握是艺术家创造典型的前提。但是,往往有这种情况:每当人们论及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物的时候,在探讨艺术典型的时候,哲学的思考便把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偶然与必  相似文献   

4.
由“乐音的运动形式“构成的音乐艺术,到底有无形象?其艺术形象的特征是什么?这是音乐理论界长期争鸣和探索的问题.笔者以为音乐的艺术形象是一种模糊形象,它存在于音乐作品各部分显现的模糊性之中.一系统论的方法告诉我们:音乐艺术作为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种物化形态,它的内外构成包含作品的审美认识、审美评价、审美表现三个主要方面.审美认识指艺术家对客观对象的直接把握和反映,使欣赏者通过作品中表现出的客观性特征,对社会生活加深了解和认识.审美评价指艺术家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对社会生活的理性思考和情感评价,使欣赏者透  相似文献   

5.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质之一,体现在形象性之中;而通过艺术典型化途径塑造社会相“类型”形象,则是鲁迅对杂文艺术的独特创造,也是赋予杂文以艺术本质的最鲜明的特征。正如许多研究文章所指出的,鲁迅杂文塑造的“类型”形象,也是一种蕴含艺术特质的完备的艺术形象。按照美学规律,艺术一经产生,便具有审美特性,呈现出形式各别的美的形态,从而给人们以愉悦快感,或陶冶人的心灵情操。那么.杂文“类型”形象给予人们的是怎样的艺术美感呢?或者说,形象是以怎样的方式反映出美的形态的呢?这是需要继续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所谓艺术形象的形态特征,是指艺术形象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观念形态的特殊形式的整体,与其反映对象的整体——自然形态的现实生活相比较所具有的总的形态特性,而不是指某个具体的艺术门类和具体的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呈现于欣赏者面前的个别的形貌特点。后者是千差万别,形态各异,绝不重复的,但各种不同的艺术门类和不可胜数的具体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作为一个总体,又具有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共同的形态特征。弄清艺术形象总的形态特征,有助于深化对艺术本质及其特性的认识,正确处理好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相似文献   

7.
音乐艺术的作用阮中秋艺术的作用大致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美育作用等。音乐艺术的作用也是如此。艺术是通过形象,再现社会生活的。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反映时代的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面貌。欣赏者往往可以从艺术作品中认识到他所表现的时代和国家具体生动的形象。音乐在...  相似文献   

8.
一文学艺术是以有血有肉的、饱和着思想感情的、活生生的形象来反映生活的,它不仅给人以思想影响,而且也能激起人们的感情作用。艺术形象是具体的、生动的,因而人们对于艺术形象的感受也是具体的、生动的。可是由于各人的世界观、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等等的不同,对于艺术形象的成受也会千差万别,甚至截然对立。假如说,人们对于艺术形象的感受,乃是与艺术形象本身客观具有的思想内容(这乃是反映对象和作  相似文献   

9.
艺术构思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精神活动。艺术构思的结果,是在艺术家的头脑中产生了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象,既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又不等同于客观现实;它只是客观现实经过艺术家的头脑反映的产物,是客观现实移入艺术家的头脑,并在艺术家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马克思)。那么,艺术家是怎样在他的头脑中反映客观现实的呢?说具体一点,艺术家是怎样在他的头脑中构成艺术形象的呢?这就是本文所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辞海》提出的形象定义将形象界说为“图画”提出商榷。形象有图画型和非图画型两种形态。汉语中“形象”一词最初是就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而言的,后来它的含义扩展了。国外的理论也认为艺术形象并非一种形态。将形象定为“图画”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毛病,可用“感性形式”这个词组取代“图画”一词。文艺理论还有另一种选择,即仍将形象定义为“图画”,同时将文学艺术分为两类:形象艺术与非形象艺术。  相似文献   

11.
<正>形象,一般来说,是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专门用语.它是文学艺术家在一定世界观的影响下,将现实生活和历史生活加以选择、综合,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审美意义和外在形式的生动具体的艺术对象.后来,人们推而广之,不但在文艺范畴,而且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领域使用“形象”的概念,用以表达一个人、一个团体、一种物品,在形状、相貌、气质、风度等方面反映给人们的某一侧面或者整体的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际交  相似文献   

12.
艺术创作就其本质和特征来说是美学研究的一个主要目的和对象,艺术是美的领域。这里略谈艺术创作有关的几个美学问题。一、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艺术是人对现实的审美活动的最高形式,它的特点是人的创造性活动,是人的知识、本领,由素养或学习所发展起来的能力。艺术是用形象、图画反映现实生活,它提供真实的画面,突出艺术的形象性特征。艺术反映现实深刻地体现了“诗人用形象来思考”的创作规  相似文献   

13.
关于文艺作品通过塑造具体感性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本质的问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写本质”的理论,可以说是一个老问题了,至今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本文就在这一问题上的两种互相对立的偏颇、错误观点,以及什么才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写本质”的理论等问题,发表一些粗浅看法,也算是一种争鸣,在此就正于广大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14.
文化工业时代的音乐商品化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精神产品,音乐商品有着不同于一般物质商品的特殊性,音乐商品承载的是音乐艺术,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并以其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并作用于社会生活。因此音乐商品既体现一般商品的特点又具有意识形态的特征。正确处理音乐商品这两种特性之间的关系,在体现音乐艺术价值的同时,注重音乐商品文化内涵,依循商品化的客观规律,才能真正推动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的音乐商品化最终追寻的不是瞬间的商业利益,而应该是文化的积淀与渐进。  相似文献   

15.
审美眼光     
这也是距离论的一种变相;审美眼光既然只注意事物的现象或者表象,那么艺术所反映的现实事物或者现实生活便是多余的了。因为它根本就不会在艺术欣赏者为表象催眠了的脑子里起什么作用,这肯定是和事实不符的。作者只用图画来做例子,而不提文学的各种形式,尤其是小说和戏剧,正说明他这一立论的弱点所在。  相似文献   

16.
艺术形象是反映生活的特殊手段,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离不开形象的创造。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里说:“戏剧应该是人生的镜子,风俗的榜样,真理的造象。”黑格尔也说过“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表明艺术与形象是密不可分的。但是迄今为止,对此问题众说纷纭,有肯定的亦有否定的,如狄德罗说:“歌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突出了。在人们开展的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中欣赏音乐是最为普遍的。如何欣赏音乐才能得到真正的艺术享受呢?首先要知过什么是音乐,其次要掌握一定的知识。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门艺术。创作、演唱(演奏)和欣赏是音乐艺术实践的三个方面。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单凭形式美(好听)是不全面的,要的是听出内容美。欣赏通常有三个阶段:1.感官欣赏;2.感情欣赏;3.理智升华的欣赏。要获得完美的艺…  相似文献   

18.
“艺术并不完全服从自然界的必然之理,而是有它自己的规律。”①这艺术的“自己的规律”是什么?至今人们还莫衷一是。在我国,流行甚广、影响颇深的可谓再现的理论,认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的反映,而实现这形象反映的根本就是真实地冷静地再现客观现实关系。  相似文献   

19.
讨论文学艺术是怎样反映事物本质的问题时,首先应当看到:文学艺术是通过艺术形象从思想感情上去感染人们的一种不同于哲学、科学的特殊的意识形态。因此,它就要求,也决定了作家、艺术家在认识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时必须始终具有生动的具体形象和饱满的情感。作家、艺术家在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整个过程中如何才能始终具有具体形象和饱  相似文献   

20.
文学以艺术形象审美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思想感情,并以此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作用于社会生活。文学艺术总是作为主、客观内容与特定形式相互结合的和谐的整体呈现于读者。其基本特点是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或者由许多艺术形象所组成的形象体系。形象在艺术中居于中心地位。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