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世纪之交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不断充实新内容 ,尝试新方法 ,探寻新途径 ,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时代的要求 ,培养出更多跨世纪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2.
高校“两课”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对推进“三进”工作,对于大学生塑造自我、了解社会、认识改革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当前“两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两课”教育只有结合实际、重在实效和贴进大学生生活,才能更好地发挥“两课”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面对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其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来开展,这样才能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号召力和吸引力。本文分析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的关联性,进而提出二者整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涵,认为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建构受教育者的社会主流价值;弥合现代教育的偏差和裂痕;培养正确的网络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其实效性的功能整合措施。  相似文献   

5.
05方案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学时的分散性,导致实践教学在具体操作中存在诸多困难。为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功效,应当对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进行总体整合与具体设计。整合后的实践教学,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优化,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有利于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涵,认为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建构受教育者的社会主流价值;弥合现代教育的偏差和裂痕;培养正确的网络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其实效性的功能整合措施。  相似文献   

7.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网络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进行了讨论界定 ,用主体论厘定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关系 ,运用社会学的“戏剧论”、经济学的“成本理论”等讨论网络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过程 ,对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创新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两课"教学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加强其教学是高校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两课"教学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改进"两课"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9.
当前新形势下,要发挥好“两课”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必须切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的“三贴近”原则,努力实现“四个提高”目标;围绕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建立健全“两课”教学部门与专门思政工作部门的联系机制,完善思政工作运行机制;建立联系学生的渠道和制度,努力实现“两课”教师的“三深入”。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方案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创新发展问题进行新的审视和整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育人功能,探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的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思想为指导 ,密切结合经济全球化及其引致的世界政治和文化格局变化的新特征、国外社会主义理论思潮变化的新动向、以及社会主义理论主题转变的历史阶段和时代课题 ,切实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关于加强高校“两课”教学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院校"两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教学质量高低和教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新世纪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两课"教学要适应新的形势,在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应有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青年马克思科学伦理观生成的思想背景,主要包含有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社会唯物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青年恩格斯、赫斯—蒲鲁东的社会主义批判理论的印记;同时还与马克思当时的共产主义学说和劳动伦理观紧密关联。青年马克思科学伦理观的内涵,一是马克思从科学与社会(人)的关系方面,揭示了自然科学和工业史的伦理功能———在确证人的本质力量过程中的作用;二是马克思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方面,论述了自然科学与工业的科学伦理价值;三是马克思阐述了科学活动的社会伦理本性。青年马克思科学伦理观对于科学迅猛发展并得到广泛运用的当代仍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和科学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交往德育是对传统灌输德育的超越。它根据人的需要,尊重人的发展的层次性,把握人的发展的规律性,把德育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把德育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展。交往德育以尊重人为出发点,发展人为落脚点,充分体现出对人性和人的生命意义的关怀。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在这一理论的引领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实现进一步的扩展。当然,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发展还要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制度创新水平以及文化水平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之学"和"为人之学",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不仅忽视了哲学批判前导的功能和对人的关注,教材建设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本文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理念和教材体系,提出下面两项创新举措:一是大力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人性光辉与批判前导的维度;二是在教材体系上,实现各部分内容的创造性重组,并采用史、论、著、比、实有机结合的方式,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17.
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要着重抓住三个方面:一是确立新观念,着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是充实新内容,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现有的课程设置;三是运用新方法和新形式,在搞活课堂教学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虽然作为客体而存在,但是并不阻碍其主体性的凸显。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域下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进行哲学审视,有助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主体性的建构,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促进学科理论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崭新的人类文化和一种与时俱进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不同时代的国家和民族中,既体现着其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一致性和时代性,又体现着理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正如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一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也呈现出其历史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因此,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模式,可以分为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其它多样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等.  相似文献   

20.
加强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合发展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就现有研究而言,学界对人工智能科学内涵的马克思主义解读、马克思主义对人工智能的理论观照和人工智能助推马克思主义事业发展的实践向度等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但仍存在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合发展问题意识不足、对话缺失、教育工作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未来需要在辨识与辩证中明晰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合发展的问题域,在科技与文本中推进人工智能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形态建设,在阵地与场域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