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西部,每年看天来临的时候,漫山遍野总会开满烂漫多姿的格桑花,把这片广袤而贫瘠的土地打扮得分外妖娆。格桑花是青藏高原上一种普通野花,但它的生命力却极其顽强,它喜爱高原的阳光,耐得住雪域风寒,它被藏族乡亲视为爱与吉祥的象征。那些成千上万得到资助不再辍学而改变命运的孩子,正如一朵朵灿烂圣洁的格桑花美丽绽放…… 相似文献
2.
3.
丁海笑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3)
教育平等权为宪法性权利,对于我国教育权利,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权利的享有和实施而言,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区域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权的区域不平等根源在于社会的开放程度不够,东西部地区经济、政治资源不平衡,高教作为稀缺资源,高校择优录取的原则使得本来教育匮乏的西部更加受限。从维护西部地区最为广泛的学生平等的入学权出发,探析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入学权区域平等保护是本文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旅游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广西大学作为西部民族地区的一所重点大学,其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需要政府、学校和企业的紧密配合。广西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应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实践教学以及科研活动方面充分体现产、学、研三者的交叉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合作教育。 相似文献
5.
潘启富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欧盟在我国的西部民族地区资助了一批项目,这些项目中的培训很有特色。从心理学、学习理论、成人教育学和教育方法价值观等四个方面对其中的“参与式方法”进行教育原理的分析,给我们以多种启示。在实践中从教育专业的角度对项目培训提供帮助,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开发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白下区先后推出了爱心驿站、爱心特教站、爱心超市、爱心接力站、爱心银发网等一批响当当的爱心品牌。最近,那些曾经温暖人心的爱心品牌如“爱心特教站”越发响亮,而“社会妈妈关爱团”等新的爱心品牌又涌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在新世纪需要重点实施的系统工程,有着深刻的战略意义。实施西部大开发必须走中央、东部和西部自身“三结合”的路子;需要中央政府从政策到财力上的大力扶持;需要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积极支配和配合;更需要西部自身从体制改革,结构调整等方方面面采取有效措施,以发挥自身优势,三方面行之有效,西部大开发一定会在三方合力地推动下取得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学校的财政仍然存在着困难.另外学校的债务不能化解,教师的福利补助没有保障.本文从学校角度出发,以学校的财政情况来评价新机制,以期新机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完善. 相似文献
9.
山东济南城管队员在执法时,一位抱着一个三四岁孩子的女商贩给城管队员下跪,城管队员杨珂见状也向女商贩跪下。事后杨珂称,下跪是为了与对方"平等对话",也怕对孩子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她是网上著名的“QQ奶奶”,在QQ上拥有13万个好友。这位七旬老人“与时俱进”,聊QQ,刷微博,写博客,办网络学堂,都是为了走近青少年。她说:“我从来没看到有坏孩子,只看到可怜的、教育缺位的孩子。” 相似文献
11.
凌云岚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6):6-12
20世纪20年代湖南长沙发生了两个新闻事件:周南女校学生袁瞬英自杀事件和彭襄弃妻事件,湖南新闻界、教育界和普通社会民众围绕这两起事件发起了关于“婚姻自由”和“教育平等”的争论,此后发生的湖南的女性参政热潮,虽然有更为复杂的区域文化背景原因,这两起事件也是触媒之一。 相似文献
12.
龚冬梅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西部地区反贫困是中国农村反贫困的最重要部分,而西部地区贫困主要体现为教育贫困。西部教育贫困表现为知识贫困、信息贫困和文化贫困,应通过发展西部农村教育来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的素质和发展技能,从而达到反贫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程秀云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1):18-20
教育家陶行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孩子就是一本书.我要用心去读懂他们,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用爱去教每一个学生.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愉快地成长.履行着“用心去爱,用爱去教”的誓言。可是.俗话说得好:醉后方知酒昧浓,为师方知为师难。用爱去教.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14.
刘晓红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6):211-218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补齐“三农”领域主要短板和建立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机制的国家战略。“五个认同”是西部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战胜乡村振兴困难的力量之基,是有效推动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从认同形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讲,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应加强“五个认同”教育;从广义教育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出发,以及基于乡村广义教育的功能现状分析西部民族地区“五个认同”教育的难点问题,旨在提高乡村振兴视角下认同教育的有效性,提出西部民族地区“五个认同”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爱邻联盟”家长课堂开课啦!这是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阳光社会工作服务社与徽州人家社区共同举办的培训项目,目的是从家中做起,培养青少年卓越领袖素质。课上,专家与家长们一起互动、观看影片,交流心得;让家长们4分钟内分别在纸上写出自己孩子的优缺点各20条;提醒家长要正确关注孩子的身体、智力、情商、个性、能力、习惯的培养;要站在一个朋友的角度,接纳并尊重孩子、倾听孩子的心声,与孩子进行平等的心与心的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缓和孩子和父母之间紧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这几年不知是什么原因,学龄前儿童的教育成了一个经常性的话题。本来我已经过了这样的阶段,但是看到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所谓“教育”.想想过去和孩子一起走过的路.以及这么多年有关孩子教育的经历,倒真想说说孩子的教育.特别是“学龄前儿童”教育,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8.
19.
“新机制”实施对西部农村儿童入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机制在西部农村地区实施已经两年有余,分析该政策对儿童入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西部地区6省18个县的调查,探讨了新机制实施对西部农村儿童入学的影响。研究发现,新机制的实施降低了农村家庭的义务教育投资成本,对农村儿童入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应该看到,少数贫困家庭儿童和女童的入学仍然存在困难,国家亟需建立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资助制度。 相似文献
20.
杨胜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109-112
西部地区反贫困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基于社会发展视角,以咸阳市“三告别”工程为案例,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剖析了咸阳市扶贫开发的模式和路径,提出咸阳市扶贫开发的具体措施,以期能为西部地区的反贫困路径选择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