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知识分子形象是鲁迅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他们以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但他们也有共同的特征即都是精神的失败者。知识分子形象及其精神特征反映了鲁迅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的深刻理解,反映了鲁迅对人的生命与价值的理解达到了本体的高度,并深化了鲁迅先生的"立人"思想。  相似文献   

2.
追求中的忧郁美 也许中国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有着某些相同的性格与共同的历史命运。从屈原开始直到鲁迅,莫不如此。屈原的“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他们在为民为国的奋斗中,都感到一种孤独感与寂寞感。鲁迅前期的悲剧心理,一是他感到前途的渺茫,不知新的出路在那里,一时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二是鲁迅感到势单力薄,“布不成阵”,与旧势力抗衡,不知新文化统一战线内部化的真正原因。“寂寞新文  相似文献   

3.
"饮冰子"是梁启超的笔名,表达了梁启超对国家忧虑焦灼的痛苦情绪;"火的冰的人"是鲁迅的自况,表达了鲁迅在绝望的冰谷中燃烧的悲壮情怀。如果用"饮冰"意象来形容梁启超创作中热烈而奔放的美学风格,那么,"死火"意象则最能体现鲁迅创作中的冷峻与悲凉。无论表现为"饮冰"还是"死火"的创作心境,其实都源自启蒙的焦虑。因此,"荷戟独彷徨"不再是单纯个体的寂寞与哀伤,而是表现了更深沉的忧患精神与进取意识,代表了这一过渡时期知识分子最具象征意义的精神姿态与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4.
五四新文化阵营分化后,坚守思想启蒙的鲁迅从俄罗斯盲诗人爱罗先珂身上感受到中国知识者与俄国知识分子的巨大差距。于是,鲁迅观察中国知识分子的视点开始由批判复古保守的旧文人渐趋转向审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崛起的新知识分子的表现。与"特殊知识阶级"长达一年的鏖战,引发了鲁迅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本质与价值取向的持续关注。挣脱体制,自我放逐,做一个"真的知识阶级",是鲁迅来到上海对自己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5.
落后民族要改变自己的落后面貌,首先必须进行深刻的自我批判.鲁迅与萨尔蒂科夫--谢德林即是中俄民族伟大的自我批判者.他们批判了各自民族普遍存在的愚昧、麻木、卑怯、奴性;批判了人们之间的隔膜、不相通;批判了各自民族的"无特操"的劣根性;提出了"庸人与屠夫的互补"这一深刻命题.对于国民性格诸多不良方面的成因,两人都将其归为专制制度的残暴统治.他们在民族自我批判方面亦有明显不同:谢德林对知识分子关切重于批判;而鲁迅对知识分子的态度要严厉得多.这因为俄国知识分子确实比中国知识分子优秀.  相似文献   

6.
觉醒的知识分子是鲁迅小说中着力塑造描写的形象,这类知识分子也可称之为"孤独者",他们是鲁迅为中国现代文学史贡献的重要形象.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和中西文化的撞击,这些觉醒者们以"救国"、"救我"为己任,成为旧思想、旧秩序的反叛者,但最终又成为"孤独者",又都走上了从追寻到幻灭、从希望到绝望的人生道路,形成"圆圈"的生命模式.造成这类知识分子人生历程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既有鲁迅创作这类小说形象时的心态因素,更有当时社会心理、社会文化等现实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鲁迅与柏杨都以鲜明的人格魅力著称.两人的人格建构,既有鲜明的共同点,也有迥异之处,整体上分别呈现出"高山"与"激流"的特征.鲁迅像一座悲凉深邃的苍山,伟岸挺拔,厚重、深沉;而柏杨则像一条发自高山深谷间的激流,充满自信的生命力,演绎激情人生.鲁迅和柏杨虽然人格建构有差异,但他们都是真正的知识分子,他们构成中国的脊梁.  相似文献   

8.
鲁迅与林语堂都曾将知识分子作为其小说着力表现的对象,由于他们本身亦属于这一阶层,二人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能从不同的方面折射其文化立场.本文试选取鲁迅、林语堂涉及知识分子形象的小说作品,探究两人文化背景、文化立场的同与异.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小说中<鸭的喜剧>历来不为研究者重视,本文试图以王一川的"双重本文性"作为切入点,解读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精深的寂寞意识,以及这种寂寞意识对鲁迅思想的深刻影响,从而解开<鸭的喜剧>在鲁迅思想转型过程中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赋义"的精神本能在文学作品中是以一种"寻路人"的原型恒久存在并随着民族、时代与社会文化的变化而不断置换变形的.本文以鲁迅前期四篇小说中的现代知识分子形象为例,试图寻绎鲁迅及其同类知识分子努力为民族和自我重建精神意义系统的曲折历程,并试图借此揭隐这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文化特征及其衍变.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革命叙事:革命与复仇的张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仇意识是鲁迅独特生命气质与存在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反抗非正当的生命境遇确立其作为人而非奴隶性存在的证明,也是鲁迅意欲构造国人新的精神与人格的切入路径之一。鲁迅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革命叙事,复仇被纳入其中。鲁迅的革命叙事一方面是书写革命运动被造反、个人复仇等动机混淆造成的失败;另一方面是呈现高渺的革命理念在真实的牺牲之痛与仇恨感、虚无感中的坠落。鲁迅在自然论与道义论叙事眼光之间犹疑,其革命叙事所呈现的道德困境和悖论正是后起的革命文学所用力弥合之处。在鲁迅的革命叙事中被点到为止的“处境的劣,即道德的善”命题,被后起的革命文学组织成为其革命话语的一部分而被权威化。  相似文献   

12.
鲁迅和沈从文的关系是学界时有争议的问题。建国前沈从文对鲁迅的文学成就在《鲁迅的战斗》、《从周作人鲁迅作品学习抒情》、《学鲁迅》等多篇文论中都有论述,认为鲁迅作品中具有他认为构成经典文本重要内容的"人生可悯"的情感因素;盛赞鲁迅"对工作的诚恳,对人的诚恳,一切素朴无华性格,尤足为后来者示范取法",对鲁迅为文为人的高度评价体现出对鲁迅的逐步接受。建国后改业从事文物研究的沈从文在他的大量书信中多次提到鲁迅。富有意味的是,他人生的后40年在书信中提及鲁迅时多隐含讽刺,鲜有溢美之词,而是体现出一种疏离:表现出一种复杂难解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20年代,中国新文学流派纷呈,在鲁迅的带动下,“乡土文学”兴起,不同地区的作家用不同的文笔表现不同的社会风俗。本文从主题方面论述了“乡土小说”对我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鲁迅研究是20世纪中国思想研究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极简要地描述介绍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分阶段考察了其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泛政治化”阶段及“新时期”以来的主要研究框架、研究视点以及所得出的主要论点和成果,并适当分析了各家观点分歧之成因,从而由一个侧面印证了20世纪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升沉起伏、曲折多变。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鲁迅”笔名出现的时间、知名度和涵义 ,探讨作家鲁迅的人生道路。指出鲁迅的生活道路是平凡的 ,思想道路是曲折的 ,政治道路是坚定的。无论是作为作家还是作为思想家 ,鲁迅的道路都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与茅盾间的默契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韬 《南都学坛》2002,22(6):75-77
共同的早年经历 ,使得茅盾对鲁迅的文学思想产生了一种天然的默契。他们的一系列创作表明 ,对于被人群摧残的个人的移情 ,正是他们灵感的泉源之一。茅盾与鲁迅屡屡地在绝望与希望之间徘徊 ,绝望与希望的对抗在鲁迅与茅盾的作品中形成了一组巨大的张力。把“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观联系到他们对小品文的思考上 ,茅盾欣然表示了对鲁迅的赞同。在“直译”的问题上 ,茅盾不仅与鲁迅的立场完全一致 ,而且还对“直译”的内涵做出了颇精辟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鲁迅与尼采比较研究,探讨了鲁迅接受和扬弃尼采思想的原因及二者对批判宗教和旧道德、破坏旧轨道、寻找新道路、提出理想人物标准等方面的相同之处和二者性格气质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彭家煌作为“五四”新文化浪潮激荡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和文学创作上都深受鲁迅的影响,成为重要的乡土小说家。他的小说不论是题材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艺术手法的运用,都呈现出与鲁迅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19.
在关于殖民都市上海的镜像描写中,现代作家鲁迅的体验和书写无疑具有标本式的意义。展开对鲁迅及殖民都市上海的关系研究,不仅可以观照一种崭新的极富创造性的城市文本,丰富物理意义的上海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能通过鲁迅对上海殖民时代众生形态的刻画,接触到一个别样的殖民都市上海,感受到一位“波西米亚”气质的“浪子文人”复杂而浩渺的伟大心魄。  相似文献   

20.
伤痛与爱抚     
研究鲁迅作品,论者多从宏观入手,本文取相反视角,以生命个体经历为参照系数,追寻兄弟失和与鲁迅创作之潜隐关系,透视鲁迅在这一时期充满矛盾挣扎的心灵世界,为解读鲁迅作品提供新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