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和谐高校建设的中心任务之一。通过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及成因的分析,提出了构建和谐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3.
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美国心理学家舒兹(W·C·Schutz)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别人,因此都具有人际的需求.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上升的阶段,他们的人际关系问题就显得比较突出.一方面他们表现出高涨的自我意识,产生了比较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我中心意识;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与社会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人对社会、对他人的依赖性也在增强.显然,能否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人发展有着非常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心理因素,分析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形成,以及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作用;根据大学生的心理距离需求,分析了增进大学生人际吸引力的途径;并以集体的社会性目标和共同的生活准则为前提,分析了形成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5.
论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的倾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 ,对于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的 8种倾向进行了剖析 ;并且分析了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成长的影响 ;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交流的引导的 5种办法。  相似文献   

6.
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宿舍在大学生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使得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也备受重视,论文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开放式问卷并结合访谈,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进行了调查,深入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各种原因,并提出了营造良好宿舍人际关系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人际关系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课程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并就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大学生人际关系课程中的运用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应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归因方式问卷(ASQU)对某市4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第一,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总体状况良好,但仍有半数大学生存在人际关系困扰。第二,大学生在正性事件的归因上倾向于作出内在的、整体的和可控的归因;在对负性事件的归因上倾向于作出内在的、局部的和可控的归因。第三,高可控性的归因方式在人际交谈、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三种人际交往情境中,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巩固。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然而,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却令人堪忧,他们渴望美好、纯真的人际关系,却又在现实交往中将其功利化、庸俗化。文章分析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种种矛盾、对立的表征,并据此提出构建和谐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不和谐人际关系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校园存在着大学新生、独生子女大学生、毕业生、贫困大学生等人际关系不和谐的现象.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因素有:自身心理、学校、家庭、社会等.调适大学生不和谐人际关系应采取掌握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交往原则;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人际关系的好坏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积极引导、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确保他们健康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人际关系和谐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现有的对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探讨主要偏重于综述、特殊性分析和归因分析,对怎样构建和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具有推动力。然而,对于人际关系的"第一印象"却鲜有研究,在人际互动中,"第一印象"开启了人际互动程序,其好坏如何直接影响人际互动的持续性、愉悦性,决定着人际关系和谐与否。戈夫曼将舞台戏剧表演嵌入对人的互动行为研究,运化出印象管理理论,对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形象构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际关系问题是目前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成熟感、高知识层次和社会意识等基本特点,提出了在高等教育过程中,讲台教育和社会实践是师生人际关系的汇聚点,也是分离点。教师应具备从外形到内涵的整体修养,应该成为师生人际关系的专家。  相似文献   

14.
公德意识是高校德育的核心要素,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础和内容.作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公民存在,大学生首先应具备最一般的公德意识;作为正在接受系统高等教育的先进群体,大学生不应混同于一般公众,更应具备与大学生社会角色相适应的较高层次的公德意识.他律、自律和实践,是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竞争意识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通过研究在校大学生具体竞争失范行为,得出结论:造成竞争失范行为的原因是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竞争管理体制不规范和受外部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解决对策主要包括:建立失范干预管理机构、建立大学生心理疏导机构、创造良性竞争氛围、树立正确的竞争道德观念、正确理解竞争与合作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6.
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是否和谐,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抽样调查发现,目前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是基本和谐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在分析辅导员与大学生关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应当通过提升自身素养、转变教育理念、拓展与大学生交流的途径等措施,努力构建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7.
西方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至少已进行了30年,我国开展这一工作可以说已经起步但没有达到系统、理性、体系化的高度,还是个薄弱环节。大学校园频频出现的自杀、他杀等暴力事件说明更好地开展这一工作已是迫在眉睫。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命观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强力支撑。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构建和谐校园至少有六个方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公众的环境意识是反映一个社会道德水准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目前还仅停留在认知层面,高校的环境伦理教育应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新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大学生环境意识由知到行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而该项教育工作又不能一蹴而就.应把树立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项长期任务纳人到学校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校园精神文明的全过程,纳入到学生素质教育和学生管理的全过程.那么,这个全过程的运作需要加强学生专职教师队伍来支撑.加强高校专职学生工作教师的队伍建设应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