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颜色,鼓声和幻觉三个方面对美国著名的戏剧家奥尼尔的《琼斯皇》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这些表现主义手法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复杂心理变化和挖掘人的精神世界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话剧的表现主义与奥尼尔的《琼斯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戏剧的表现主义,早在“五四”时期就被介绍到中国。1920年,正当表现主义成剧住德国鼎盛期,我国就有宋春舫等人介绍评述了表现主义戏剧艺术。此后,斯特林体堡的《鬼魂奏鸣曲》、凯泽的《从清晨到午夜》等剧作也时有被翻译出版。但这些理论介绍与翻译都未曾对中国话剧创作产生明显影响,除了象郭沫若这样个别剧作家外,大多数剧作者都紧紧追随易卜生戏剧。只是由于《琼斯皇》一剧崛起剧坛,才引起东方剧  相似文献   

3.
音响节奏的有效运用是表现主义戏剧的艺术特色之一。在《琼斯皇》这部剧作中 ,奥尼尔通过对音响节奏 ,即贯穿全剧的鼓声 (thetom -tombeating)的充分运用 ,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本文试图通过对该鼓声在剧情展开、主题表现及观众注意力调节方面所起作用的详细分析来鉴赏这位戏剧大师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音响节奏是一种有效的表现主义艺术手法,在《琼斯皇》这部剧作中,奥尼尔对音响的使用十分成功,也非常有其新颖独到之处。几乎贯穿全剧始终的鼓声、枪声以及其它的声音,把戏剧情节紧紧连在一起,强化了戏剧的节奏和效果,增强了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琼斯皇>是奥尼尔现实主义戏剧和现代派戏剧的转折点,融表现主义、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戏剧美学思想为一体.作者以前人开拓的领域为起点,以新的视角、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创作并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6.
洪深的《赵阎王》在表现技巧上对奥尼尔的《琼斯皇》借鉴模仿较多。诸如舞台背景的布置对主人公心理的表现 ,内心冲突导致神经错乱而入幻境的狂想独白 ,利用击鼓声觉形象来渲染追赶的紧张气氛等等。洪深是利用西方现代主义的技巧来表现中国现实的真实生活。这种开拓者的足迹和尝试 ,在今天看来都是特别珍贵的。  相似文献   

7.
奥尼尔的《琼斯皇》运用无意识理论对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进行剖析,个人无意识、民族无意识和人类无意识都交汇在琼斯皇逃亡途中的记忆与幻影中,作品正是从这里表现出它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作家创作的生活积累、创作主观动机、社会文化背景及表现主义艺术手法的运用等角度重新评价《原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表现主义是戏剧的主要流派之一.它追求潜意识的戏剧化,即将梦境、潜意识的心理活动象征性地展示在舞台上.<琼斯皇>是尤金·奥尼尔的主要作品之一,剧中服装、灯光、声响等戏剧手段的运用对人物的刻画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强烈的代表意义.  相似文献   

10.
《原野》主要采用的是表现主义的叙述方式,属于反戏剧式的意象性叙述。而观念叙述、梦幻叙述以及意象叙述便是这一叙述方式的主要叙述手段。《原野》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对这些叙述手段的现实主义过滤和民族化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原野》是一部表现主义的探索之怍,怍者深受奥尼尔影响,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是主观的外化,忽视故事细节的真实,语言上大量采用了独白及群白。  相似文献   

12.
在《琼斯皇》中,显在的黑人叙事主体与隐在的白人作家主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创伤主体的转换机制。基于黑人的个体创伤经历及苦难的奴隶历史,奥尼尔将琼斯塑造成一个表现种族创伤的经典形象。在此基础上,奥尼尔以仪式作为建构创伤之文化媒介,揭示了族裔融合过程中的结构性暴力。究其根本,奥尼尔的创伤书写是与爱尔兰裔白人的创伤情结相关联的,反映出少数族裔群体在种族主义阴影下的生存焦虑。在美国社会的主体框架下,奥尼尔以非裔黑人的种族创伤为叙事起点,而以少数族裔的合理诉求为最终归宿,彰显出族裔作家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关切与忧虑。  相似文献   

13.
《原野》是曹禺的第三个戏剧生命,深受西方表现主义文艺思潮和美国杰出戏剧家奥尼尔戏剧的影响,戏剧中意象纷呈、隐意深奥。“森林”、“老屋”和“金子铺的地方”是《原野》意象群中的主要意象,在意象构架的象征世界里隐寓着曹禺对原始文明、封建文明和资本文明的批判。  相似文献   

14.
《原野》初版于一九三六年一月。它是曹禺继《雷雨》、《日出》后写出的第三部剧作。从问世起到一九五○年十一月止,它一再印行,达一十六版之多。这个数字足证读者对它历久不衰的兴趣和欢迎。一九四七年唐弢对此曾作过简捷动人的描述:大江南北,多少剧团演过《原野》,多少人读过《原野》,《原野》是百看不厌的剧本。《原野》在评论界  相似文献   

15.
以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对人的本质的问询和对人的生存困境的探究。这正是奥尼尔《天边外》和曹禺《原野》主题的共同特征。同时,两剧也表现了作者在审美追求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6.
洪深的《赵阎王。在表现技巧上对奥尼尔的〈琼斯皇〉借鉴模仿较多,诸如舞台背景的布置对主人公心理的表现,内心冲突导致神经错乱而入幻境的狂想独白,利用击鼓声觉形象来渲染追赶的紧张气氛等等,洪深是利用西方现代主义的技巧来表现中国现实的真实生活,这种开拓者的足迹和尝试,在今天看来都是特别珍贵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通过对奥尼尔的创作和在欧美产生的表现主义运动作一个简要的介绍和通过对奥尼尔在剧本《琼斯王》中如何运用心理分析手法作较全面的剖析从而阐明奥尼尔与绝大多数表现主义作家不同的人生观和艺术观.奥尼尔一身共写了六十二个戏剧草本;由于不满意,自己毁掉了其中的十一个,另外还有几个打印在稿纸上,未曾发表.奥尼尔一生都致力于悲剧创作,发表上演剧本除《啊,一片荒芜》(Ah、Wilderness)是喜剧外,全都是悲剧.他曾四次获得普利兹戏剧奖,获奖的作品和时间分别是《天外边》(Beyond the Horizon,1920),  相似文献   

18.
瑞典戏剧家斯特林堡被誉于欧洲现代戏剧之父,他的《一出梦的戏剧》是最具有表现主义特征的戏剧作品,不仅突出地体现了斯特林堡高超的戏剧创作技巧,更综合展现了表现主义戏剧的独特魅力。从表现主义视角分析《一出梦的戏剧》中的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和舞台技巧,能清晰展示出作品的表现主义戏剧特征,并能深刻揭示出斯特林堡对人生本质和精神世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全宋诗》第67册3520卷资料,对宋代诗人邓林的生平事迹及其《皇荂曲》之外新辑佚诗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考辨。因为同时代姓名相同的几位邓林事迹相混淆,造成了《皇荂曲》作者邓林小传的模糊。据方志等材料对以下数位同名邓林作了深入辨析:A邓林,字楚材,福清人,淳熙五年(1178年)进士,有《虚斋文集》;B邓林,新淦人,宝秸四年(1256年)进士;C邓林两人,景定三年(1262年)进士,一为南城人,一为崇仁人。《皇荂曲》的作者邓林,字性之,号四清社友,为邓彝叔之子。进而讨论了《全宋诗》和《两宋名贤小集》邓林小传的失误。  相似文献   

20.
鲁迅和卡夫卡是在思想、气质、个性和风格诸方面都反差极大的两位伟大的现代作家。鲁迅是清醒的理性主义者,念念不忘此岸世界;卡夫卡是虔敬的宗教徒,对彼岸世界念念不忘。鲁迅是真的猛士,拥有“粉碎一切”的勇力;卡夫卡是“软骨头”,哀叹“一切粉碎了我”。鲁迅是现实主义艺术家;卡夫卡是表现主义艺术家。鲁迅富有幽默感;卡夫卡几无幽默感。…… 但是,这样两位作家的中篇小说代表作——《阿Q正传》和《变形记》,在哲理内涵的表现上却存在着引入注目的“异中之同”,它们都揭示了异化;并且,又存在着更加引人注目的“同中之异”,即《阿Q正传》主要以现实主义艺术方式,从客观角度描绘出了人在社会里的异化处境——阿Q作为一个愚昧麻木的农民在封建性未庄的异化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