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非均衡发展战略观"是一种功利主义的发展观,在当代中国,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既不可能缓解生产力构成的多层次性和布局的不合理性,也不可能形成对经济发展持久的拉动力量,反而会从根本上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完善,加剧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动摇共同富裕的价值观念,造成社会的冲突与对立,影响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义旭东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3):45-46
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富带后富的指导思想、先沿海后内陆的战略布置以及“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是这一发展战略的主要内涵。它是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 ,依据中国国情而设计的 ,该发展战略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前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邓小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变迁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三个阶段,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而发展的。区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发展战略,分析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区域战略及其效应,提出现阶段采取的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江红英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5-9
"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实现"共同富裕",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局限性的基础上,邓小平根据新形势提出了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通过20年来的实践,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促进了我国经济整体上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使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结构升级优化、体制创新加快;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创造了条件;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区域发展战略理论. 相似文献
5.
周正祥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6(2):107-109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完善和创新 ,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努力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完善和创新实际上是一个“均衡———非均衡———新均衡”的发展过程 ,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相似文献
6.
钟承垠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5):60-63
目前,我国宏观上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增长,而微观上大量国有企业仍面临资金紧缺、亏损严重的难题。对此,应通过控制投资需求,扩大消费需求,促进供给结构优化和质量效益提高,做好投资体制改革以及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决策等措施予以治理。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和布局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浩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3):51-56
文章从发展经济学理论的角度,论证我国历史上区域经济发展均衡战略和非均衡战略的得与失,提出了树立以人为本、统筹区域发展的观念、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对策思路,即实行新的区域经济战略布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以及组建都市圈、明确经济中心、打造经济区等。 相似文献
8.
非均衡区域发展战略是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富带后富”的指导思想、“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以及“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是这一发展战略的主要内涵。这一发展战略的实质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既包含着对非均衡发展的战略选择,也强调未来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体育产业化的影响因素与非均衡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产业是第三产业的一个子行业,体育产业具有明显不同的产业特征和要求相应的产业运营机制。对于转型中的中国体育产业化既是一个发展的问题也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在明确界定体育产业化的概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体育产业化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运用该框架分析指出,中国体育产业能够产业化,但中国体育产业化需要采取不平衡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 ,我国的基础教育基本上是沿着非均衡发展的格局演进的。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对社会既产生了积极效应 ,也产生了部分消极效应。但总体而言 ,在 2 0世纪 90年代之后 ,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负面或消极效应远大于正面或积极效应。进入新世纪以来 ,这种消极效应逐渐显性化 ,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三沿"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重点从"向沿海倾斜"实行大门户开放的区域增长极突破,实现我国区域经济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转型,从改革开放试验区增长核突破,走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从"增加对外开放城市"突破,走有序梯次开放开发之路."沿江开发"与"承东启西"是邓小平推进区域经济腹地开发、实施主轴发展战略的大举措.沿边后发协同战略是邓小平对区域经济梯度推进理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监管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政府绩效评价监管对引导地方政府绩效评价规范、有序、健康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提出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监管的总体目标和操作目标以及应遵循的监管原则,监管方式和监管内容,实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有效监管的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3.
论西部开发的大推动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西部地区的现实条件和历史经验 ,对西部的投资只有采取大推动战略 ,才能有效打破需求和供给对其经济发展构成的限制 ,实现西部经济系统和区域发展水平质的飞跃。强有力的政策保证、规模足够大的投资和资金投向的正确性是大推动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同时在实施过程中 ,政府的经济政策亦不应忽视区域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周小燕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9(4):97-100
公司的监事会制度,在某些国家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机关分权制衡的一种必要选择。监事会作为一个监督机构所发挥的监督职能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法律背景。我国公司的监事会制度也是在全球公司治理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但是监事会在我国的公司治理中欠缺实质性的独立监督权,并且在监事的选任方面专业业务能力也不足,因此造成了我国公司监事会制度并没有有效地发挥其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15.
侯耀先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126-12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陕西省九年义务教育已基本普及,全省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实现了适龄儿童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等等。但在义务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众多的失衡现象,如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均等;城乡之间义务教育教学设施配套不均衡;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均衡;城乡之间学科设置不均衡;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升学率不均衡。解决这些失衡发展现象的策略和建议是:强化政府职责,加强义务教育投入;建立统一的标准化学校,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加大力度发展乡村经济,缩小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差距;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加强乡村地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湖南省人口出生性别比持续偏高,且地区、城乡、孩次间差异拉大。这一现象产生既有社会的原因、历史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原因、现实的原因。综合治理人口出生性别比异常问题已刻不容缓。文章通过对湖南省人口出生性别比现状的分析,在强调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下,提出借鉴交通红绿灯电子监控的方法,发明监管B超性别鉴定的“电子眼”。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政府应当考虑的十项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康之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5):54-60
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历史转型期,中国政府需要根据历史转型的特点以及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做出系统、全面的策略选择。具体地说,当前中国政府应当考虑的策略包括意识形态策略、制度策略、经济体策略、文化策略、组织策略、社会结构策略、教育策略、生活策略、政治策略、社会保障策略10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政府治理范式变革——基于麦肯锡7-S系统思维模型的一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荣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0(4):578-583
变革政府治理范式,使之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是世界各国政府治理的恒新主题。而麦肯锡7—S系统思维模型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政府治理范式的变革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体现系统思维的视角和方略。由是观之,当代中国政府治理范式变革必须坚持如下方向:政府治理理念变革:从重效率到重公平;政府治理战略变革:从重经济发展到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政府治理结构变革:从竖直化到扁平化;政府治理体制变革:从单中心到多中心;政府治理风格变革:从行政管制型到公共服务型;政府治理人员变革:从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政府治理技术变革:从人工型到电子型。在我国政府治理范式变革过程中,必须着眼整体统筹谋划,各个要素的变革必须配套进行并保持对社会环境的最佳适应状态。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