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社会群体特征因素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社会学理论的年龄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研究中国从40年代以来政治生活的变迁给处于当代的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造成的文化价值取向特征和行为模式,分析该三类群体在选择产品时的差异。并结合实例说明,基于消费者特征的研究有助于产品设计的目标定位和产品市场的细分,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产品设计在为设计师带来市场机会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2.
从消费者行为差异看生活形态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具备了满足个性消费的经济基础。人们不仅仅要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而且要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同时来展现自己的个性、品位和身分,力求产品风格与自己的生活风格相一致,或者体现自己的生活风格。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准确找到自己的目标消费者、准确把握市场动向、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就必须对目标消费者的生活风格和价值观念等深层心理变量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了解消费者的生活形态认真研究其消费行为选择是企业在竞争中夺取市场先机的法宝。一、生活形态营销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一)生活形态营销提出的商业背…  相似文献   

3.
“中国风”设计已于近年来蔚然成风,优秀的“中国风”产品设计层出不穷。在这样一个回归传统的思潮之中,为了更好地将中国传统元素运用到现代产品设计中,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时代潮流及人们生活需求的“中国风”产品。笔者认为应当适时停下脚步,梳理并归纳出中国传统元素在“中国风”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用于指导实践。本文以产品语意传达形式作为理论支撑,以中国红在“中国风”产品设计中的搭配应用为主线,配合多项优秀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说明。  相似文献   

4.
产品设计中的形态美占有重要地位,把生活中的美融入形态塑造中将进一步触动人们的内心。同一种产品,在改变自己形态要素的同时也会影响着消费者的决策,甚至成为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同质化时代下的情感体验设计——以移动通讯终端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社会,产品已不仅仅是功能的载体,而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人们对产品精神方面的需求越发强烈,设计追求的目标也在有用性和易用性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与消费者心理产生共鸣的情感体验需求。通过对产品设计中情感因素的研究,分析在设计中刺激物对情感反应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将其运用到情感体验设计的过程中。认为,情感化设计中情感体验指数较高会对用户心理感受产生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社会给产品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创造出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产品是设计者关心的课题,本文主要从语义学角度出发,运用设计符号,塑造明确的视觉形象和具有象征意义的产品形态,把产品作为信息的载体传达给使用者更多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意言之辨"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渗透到美学领域,展现出了东方思维的巧妙和深刻.运用这一理论于产品设计,我们能够超越西方产品语意学把设计的表达与认知割裂开来、只强调"意"与"言"的关系这一局限性,把研究的目光转向沟通"意"言"的最重要的"象"的研究,通过研究产品存在的环境、社会、条件这一"语境"和不同生活形态、生活经验、知识背景、个人喜好的个体对未知物品的认知差异,来完善设计历程和产品设计所能表达"共同体"的意识或特性的探讨.而这正是目前设计界在设计能力上最值得提升的部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分析人的习惯性行为的各种方式,由此提出自然交互的设计概念。并对自然交互的构成本质进行了科学描述,提出了自然交互状态下的人机共生的协作理念。通过对"人机共生"的概念进行实例分析,推断未来的优秀产品设计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使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复杂与混乱,自然和均衡将是我们对未来产品交互设计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隐喻给产品设计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探讨多模态隐喻与产品设计本质之间的关系以及将这种新思维细化,能给隐喻界定完善的空间形态;将产品符号学中的隐喻划分为多个模态,能使得产品在设计时更加有理可据,也从而可根据不同模态来审视产品造型。文章建立了多模态层次系统,阐述了多模态隐喻作为新的设计方法和评审方式的合理性,探讨了多模态隐喻在产品设计领域中对造型语义的表达作用、评价产品形态美与语义传达时的准确性,以及解释了物品造型功能跨模态的映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侗族聚落空间形态演变趋势的分析,研究侗族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生态因素及生态影响。研究表明:侗族总人口的快速增长及其结构的多样性使得民居建筑在数量、形态和功能需求上产生变化;物质流和信息流的变化使得传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改变,由此导致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而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对民居的生态系统影响则表现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失衡危险和对民居社会生态系统中"款"组织形态这一核心因子的破坏。二者之间有着互为因果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