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谈普通话词汇的规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三要素中最活跃的部分。它是通过旧质要素逐渐消亡,新质要素不断产生而发展变化的。现代汉语普通话同样受此规律的制约。这就是说,普通话在发展中要吸收新生词语和富有表现力的某些方言词,以及外来词语中的积极成分。我们要想学好普通话,推广普通话,使大部分人都能说一口标准的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除语音和语法外,更为重要的是做好词汇的规范工作。词汇规范就是要确定和推行普通话词汇的标准,使汉语词汇的发展合乎规范。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后,明确了普通话词汇的标准,即:“以北方话为…  相似文献   

2.
台湾国语中闽南方言与国语之间出现杂混、渗透与吸收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渗透与吸收不仅仅表现为词语的借用,还表现为构词成分、构词方法、词义的派生漫延。这是汉民族共同语与方言相交融影响的结果,涉及国语当下的语言使用实际情况层面和语言的本体层面。对台湾国语中夹杂使用闽南方言词汇的情况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台湾国语的特点与性质。在这种现象背后蕴含着的重要理论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探索。  相似文献   

3.
粤方言是汉语的重要方言之一,广州话是它的代表。它的词汇非常丰富和富于表现力。研究广州话词汇的特点,考究它的根源,找出它的发展规律,分清它跟普通话词语之间的异同点,不但可以帮助粤方言区群众学好普通话和帮助北方话区群众学习广州话,而且对于深入了解汉语方言和汉语发展史,对于语文教学和粤方言文学、戏曲的研究,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汉语方言(简称“内蒙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北方话的觉要组成部分,一般习惯上称为东部方言和西部万言。调查研究内蒙方言词汇,探讨内蒙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异同,探求内蒙方言词汇内部的异同,总结其特点和规律,不仅对内蒙人学习普通话,就是对普通话本身的建设,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词义。构词和词源三个方面对内蒙方言进行探讨。一、内蒙古汉语方言的词义1、同义异形。主要指同一个概念,内蒙方言和普通话有别,用不同的词来表示。这有全区通用的方言词的不同和部分盟市通行的地域词的不同。例如(例…  相似文献   

5.
普通话和新马华语词汇的一些差异已经影响到了三地华人之间的沟通 ,应该在它们中间积极开展协调工作。协调中要从理论上正确认识主体化和多元化之间的关系 ,坚持合作性、通用性、多样性和迫切性等原则。三地华语词汇差异有不同类型 ,按照迫切性的原则 ,协调中首先应该考虑名称相同所指有异以及名称所指相同色彩和用法不同的词语。在具体操作上要考虑到多种相关因素 ,要考虑到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英汉翻译中词汇层次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词汇都有其独特性,正是这种独特之处使之不同于其他词语。译者在实践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之一就是词语的不对等现象。本文就英汉翻译中词汇层次的不对等现象作了归纳并进行了初步探讨。词汇层次的不对等现象主要包括:词汇空缺、源语和目的语语义区分不同、语用涵义、源语词汇语义复杂、形式上的差异、词义冲突、语义联想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近几年播出语言为"台湾国语"的较典型的部分台湾影视作品中的语料,从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分析了"台湾国语"的闽南方言特色.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受闽南方言影响,影视作品语言经常窜用闽南方言词语从而体现出鲜明的地方风土人情;在语法上受到的影响则更为广泛多样.  相似文献   

8.
“舍小取大”现象系指在具体的语境中,用上位词或语义范围大的词取代下位词或语义范围小的词,这是华语词汇运用中一种独具特色的常见现象,与普通话形成非常明显的差异。文章选取具有比较典型“舍小取大”表现的四组/个词,即“懂(得)”“拯救”“开幕”和“个”,考察其在早期国语中的相同表现,进而证明华语词汇及其运用与早期国语之间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要点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彤 《理论界》2005,(6):191-191
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之一,也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主要包括词语展示及释义、词语辨析、词语讲练等几个方面。而词语的文化内涵、近义词的辨析、虚词的讲练是词语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词汇的活用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琼 《学术论坛》2005,(11):194-197
认知词汇有其独特的知识信息、心理表征、组织结构和激活方式。根据词汇习得过程和添加理论,词语释义和词语造句可以加深词汇信息处理、扩大信息产出、活用词汇、丰富表达。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客观现实的各种变化最为敏感的词汇,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本文主要从新词的产生、原有词语翻新义和网络词语的产生三个方面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汉语词汇的发展变化,探讨汉语词汇发生变化的各种原因,认为社会的发展变化带动词汇的发展变化,词汇的发展变化又有力地折射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2.
赤峰方言词汇初深张晓赤峰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的华北、东北次方言,由于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地理等原因,总的来看,与普通话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但与其他方言一样,它毕竟有自己特殊的形成历史。这种特殊性表现在词汇方面,就使词汇带有了明显的地方特色。一赤峰方言...  相似文献   

13.
词汇大纲是汉语水平考试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语国际传播、对外汉语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HSK词汇大纲在和旧HSK词汇大纲保持较大连续性的基础上,有了很多积极的改进:明确了各等级考试的词汇量,注重词汇大纲的吐故纳新,根据当前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新增了一些常用词语、调整了一些词语的词汇等级、删除了部分旧HSK词汇大纲里的非常用词。新HSK词汇大纲适应汉语国际传播的新形势,有利于考试规模的扩大和汉语在海外的推广。  相似文献   

14.
历史文献专书词汇研究方法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词汇系统为统领,宏观与具体研究相结合,这是专书词汇研究的新视野;立足专书材料本身,突出词语运用的特色,这是专书汇研究的基本思路;共时历时相结合,综合运用统计、实证、定性与定量等手段,这是专书词汇研究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晓 《社会科学家》2006,(1):197-200
《太平经》是研究东汉乃至整个中古汉语的重要语料,但长期以来,围绕这部典籍所展开的语言研究还显得比较薄弱。对《太平经》语言的研究,主要成就集中在文字校勘方面,在词汇、语法方面的成果不多。有关《太平经》词汇研究的成果,主要分布在词语考释,熟语、应叹提顿语等特殊词汇,以及同素异序、同义复词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以词汇系统为统领,宏观与具体研究相结合,这是专书词汇研究的新视野;立足专书材料本身,突出词语运用的特色,这是专书汇研究的基本思路;共时历时相结合,综合运用统计、实证、定性与定量等手段,这是专书词汇研究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确处理儒释道与汉语词汇的关系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要善于通过相关的词语来了解儒释道的文化现象,以及对社会的积极意义,从而促进新时期下宗教关系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儒释道的相关文化内涵来加深对相关词语的学习和理解,尤其是对特殊宗教用语和某些行业语的考察,从而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从注重提高汉语词汇解释技巧和表达手段的多样性、注重词语的扩展与联想归纳以及注重汉字教学、通过讲解汉字字形讲清词的本义三个角度探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法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对外汉语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9.
从现代汉语词汇看基本范畴词汇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本范畴词汇词形最简单,而在现代汉语中更是很多都是单音节词,因而也就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即使是双音节词,其潜在的构词能力也是不容否认的.因为基本范畴是人类认知的基本层面,语言的表达也就更多地依赖于基本范畴词汇.交际中更多情况下使用的都是基本范畴词汇,只有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才使用非基本范畴词汇.基本范畴词汇最简洁,最容易理解、最常用,也就最容易解释说明非基本范畴词汇,词典中也就最容易充当释义用词.基本范畴词汇在组合上也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与其搭配的词语是比较自由的.与非基本范畴词汇不同,基本范畴词汇多可以自由地出现在句子的不同位置.  相似文献   

20.
词汇习得与外语词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母语词汇习得与外语词汇习得之间存在种种差异 ,外语教学中词汇的处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阐述了外语词汇习得与儿童母语词汇习得的不同 ,并结合外语教学探讨外语词汇教学的原则和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