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教师要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就要努力争取成为创造型教师。教师只有具备创造性教育观、创造能力和创造人格,热爱创造活动,并愿意在创造性教育中尝试创造的方法培养创造性人才,才能在21世纪的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从十一个方面论述了创造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灵魂。创新过程不仅包含有智力因素,还包括非智力因素。创新人格是非智力因素中的重要因素,是体现在创造活动中的个性心理特征,它虽然不对创造活动起直接的决定作用,但它为创造力的发挥提供心理状态和背景,通过引发、促进、调节和监控创造力以及与创造力协调配合来发挥作用。大学德育课在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地激励和发挥德育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其对创新教育的认识,转变教育观念,深化德育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试方法的改革,在德育课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创新人格,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目标,大学德育课才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未来社会需要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教育。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不可替代的主体,教师的职业要求和自身素质决定了教师作为培养者的角色地位,培养创新人才是教师自身价值的体现。教师的培养作用主要表现为开发创造潜能,营造创造环境,训练创造性思维,塑造创造性人格。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人格不仅为创造性活动所需要,而且它本身就是人的创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聪明才智是智力因素,是创造性的一种潜能,其实现需要人格的参与。人格是影响创造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谈了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塑造问题。  相似文献   

5.
创造性人格及其培养当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造教育的主旨并不是培养各种创造技法,而是培养创造性人格,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的动力和源泉。培养创造性人格应当营造创造性气氛,培养创造性学习习惯,并给学生以最大的心理自由。  相似文献   

6.
创造力研究与创造性人才培养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对创造力研究的深入 ,创造力的普遍性和可开发性得到公认。学者们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创造力的本质和内部机制 ,人格因素得到重视。通过对创造性人格特征及其组成深入研究 ,学者们将创造性人格作为判断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标准。面对知识经济时代 ,高等教育要改变传统观念 ,通过素质教育、创造教育和创业教育等途径 ,实施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理想人格是一个人在人格追求上的奋斗目标,现代社会的理想人格是个性化的自由人格,属于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格精神是创造。创造性是人成功的完成某种创造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也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特征。人格的形成是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创造性是个性化理想人格培养的途径,正是人的创造改变着自然,改变着自己,使自己成为自己的主宰者,成就自己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实施创新教育是 2 1世纪教育面临的必然选择 ,这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客观上要求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表现能力和创造人格等创造心理素质。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心理素质应从教育观念的转变 ,学校创新环境的创设 ,创造性教师队伍的培养 ,青少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造人格的培养 ,实施创造性教学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学前期是个体人格的奠基时期 ,要开发学前儿童的创造潜能 ,绝不能仅仅培养和训练儿童的创造技能与技法 ,还应关注其创造人格的塑造。学前儿童创造人格的两大支柱是“强烈的创造动机”和“肯定的自我意识” ,即“好奇心”和“自信心”。教师和家长应据此采取积极的、相应的策略 ,科学地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 ,促进创造性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面对全球性知识经济大潮的挑战,人的创造性和孕育创造性人才的创造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高等教育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全方位倡导、多渠道实施、深层次推进创造教育。从教育观念更新到培养目标确立,从课程设置调整到教学方式改进,从管理模式选择到教育环境营造,必须致力完善学生创造性人格,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挖掘学生创造性潜能,把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基本的价值目标,真正使创造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1.
独立性、批判性、主动性是创造性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强烈的创造意识、“新”“专”“精”结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结构、健康的人格是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素质特征 ,树立创造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育者创新素质、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教育管理体制与机制等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途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及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实践活动模式———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培养创造力的手段,挖掘动手操作的各种教育因素。实施过程中遵循创造性原则、多元性原则、全面平衡原则,构建幼儿创造教育课程的基本框架,对幼儿全面发展,优化创造品格,使之具备完满的人格奠定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及其课题内容主要有一,树立创造性教育价值观;二,改革新的知识观和教育内容;三,培养创造型教师和创造性学校环境;四,强化知识的选择能力和创造能力;五,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相似文献   

14.
创造型教师的人格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型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创造型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它在教师的创造活动中起着动力作用、导向作用与调节作用。研究创造型教师的人格特征,一方面为创造型教师的成长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也为教师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能力提供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及其实践中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创新教育具有主体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特征。创新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个体的创造人格特征 ,即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两个层面。创新教育必须走出实践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英语创造教育的目的、范畴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创造教育的内涵为参照点,指出英语创造教育的目的是教师通过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促进受教育者在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心理品质等方面的素质形成。英语创造教育的范畴包括听说读写译各个方面。教师应采用最佳外语教学方法,在外语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7.
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任务.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对教师的创造人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创造人格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创新教育因素、创新智能因素和创造个性因素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高山景行润物无声--论大学教师人格的作用及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活动的特点决定教师工作是一种具有强烈示范性的工作,教师的人格在教育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首先是一种情感交流活动,引发这种情感交流的很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育也是一种传播活动,教师以自己的人格获得学生对其所具有的权威性、亲近感和信任感的认同,就能获得好的传播效果.大学教师的职业人格主要包含四个方面教师的学术精神、教师的学术作风、教师的学术品格和教师的道德风范.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人格培养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造性人格特质体现在人生态度、创造动机、认知风格和意志品质四个方面,是创造性人才最重要的人格特征。通过对人格动力结构的研究,可以看出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是环境刺激和人格动机、人格行为共同作用、反复强化的结果。高校德育要充分认识和发挥自身优势,以塑造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为切入点,营造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大学生产生创造性行为,塑造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从而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20.
工程本科创新教育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中 ,创新教育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针对我国高校教育现状 ,分析了当前高等工科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结合培养目标 ,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指出支撑创造活动获得成功应有的创造性人格。在教学管理上 ,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