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良 《领导文萃》2014,(23):91-95
正卖官鬻爵,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最早能追溯到秦代。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四年(公元前218年),"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这意味着,百姓每缴纳千石粮食,可以授予一级爵位,朝廷借卖爵赈灾。汉武帝时期,由于对外连年征战导致国库空虚,朝廷决定缴纳钱粮者可以获得官爵或赎罪。秦汉以后,如若出现财政危机,一些王朝也会通过卖官鬻爵创收。到清代中晚期,官职买卖渐趋正规化常态化,捐钱买官已成为进入仕途的一大门径;不过,捐官的级别不得超过四品道台。综观历史,最热衷于卖官鬻爵的皇帝莫过于汉灵帝。  相似文献   

2.
专家治国论始于何时恐不易考,但可以肯定君主专制时代未闻此论。然而,随着历史的进步、专业的分化、知识的累积,专家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突显出来,以至于专家也可以言治国了。时至  相似文献   

3.
<正>李鸿章任人唯亲误家国胡思敬《国闻备乘》卷一有一则《李文忠滥用乡人》的掌故,说李鸿章厚待安徽同乡,晚年坐镇北洋,同乡有求必应,安置在各局所军营。他认为自己曾率乡中子弟为国效力,现在太平年代,就应当让他们多积钱财,培植子孙,一切小过悉宽纵勿问。同乡刘铭传因事至天津,观察李鸿章所用人后大骇曰:"如某某者,识字无多,是尝负贩于乡,而亦委以道府要差,几何而不败耶!"并告诫亲密朋友说,北洋当有大乱,汝辈宜及早还家,以免公私  相似文献   

4.
《决策探索》2011,(21):82-82
如果官员都把贫困区县变成要钱的理由,不思进取,不努力改变现状,最后是误人也误国。我们要摒弃为了要钱戴“帽子”的心态,把扶贫帮困的机制体制安排得更加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5.
陈雄 《领导文萃》2009,(23):109-111
欧阳修这一生,很受伤。轰动一时的两次绯闻案件.曾将欧阳修置于极为尴尬的境地,推向人生的最低谷。  相似文献   

6.
雷颐 《领导文萃》2013,(6):85-87
自从乾隆年间英国使臣觐见皇帝拒行跪拜之礼后.民间对此便有种种说法。一说英国使臣见到中国皇帝后慑于“天威”。不由自主双膝下跪:另一种说法是洋人的膝盖与中国人不同.根本不能弯曲,所以才没有下跪。鸦片战争爆发时.有人提出“红毛番”虽擅海战.但由于膝不能弯.  相似文献   

7.
正袁世凯当上民国大总统后,想将家眷迁往天津。按照计划,搬迁分三批次进行,袁世凯的正室夫人于氏以及大公子袁克定等人殿后,拟最后一批撤离洹上村。据袁克文在《辛丙秘苑》中讲,袁克定来火车站时乘坐的是马车,拴在树上的那匹马,原是袁克文骑来的。袁克定刚刚学会骑马不久,马术不佳,袁克文等人劝他仍乘坐马车返回洹上村,  相似文献   

8.
欧阳修晚年自称“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因号“六一居士”。这位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被誉为“天下翕然而师尊之”的一代文宗,成功地领导了诗文革新运动,他不仅对文体进行了改革,而且对语法和文风也实行革新,主张行文平易自然,不故作高深,并身体力行。《宋史·欧阳修传》中说:“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析之于至理,以服人心。”夜读《涵芬楼文谈》,发现一则欧阳修规劝同僚的趣闻,不仅表现了他倡导清新自然文风的决心,而且体现了其高超的批评艺术,很值得我们当代领导…  相似文献   

9.
戏曲舞台上把曹操处理成白脸奸贼,但作为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曹操的形象却要光辉得多。许多人用美妙的语言称赞过他:西晋史学家陈寿说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唐太宗李世民称他为“哲人”;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10.
戴旭 《领导文萃》2013,(20):48-50
一顶世界最高的纸军帽,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很认真地扣在了中国自己的头上。在发布的《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0)》中,社科院认为中国综合国力排名世界第七,而中国军力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笔者听到后的第一反应是,中国军力尽管过去一直被强大,但谁也不敢与美国相提并论;此次中国自己的权威机构却突然自封世界第二,真让人哭笑不得。作战平台中国仍需进口社科院根据军费、军队人数和武器装备三个方面的指标,认为美国军力世界第一,中国第二,俄罗斯第三。这种数学方程代入的评价方式,完全没有体现军力即国力、国力即工业和技术实  相似文献   

11.
12.
<正>贪官、懒官之外还有巧官,贪官人人喊打,巧官无影无形。假如你遇到了巧官这样的下级,你有足够的智慧制住他吗?顺风顺水的一生清朝有个叫曹振镛的牛人,在中央工作了54年,历三朝、相二帝,一路春风,福禄寿俱全。道光帝在位30年,曹振镛居相位15年,要不是不幸病逝于工作岗位,此公与皇帝任期共始终绝对不成问题。当他归天的噩耗传来,道光皇帝哭哭啼啼地说:"你们哪里知道,他贡献大呀!他走了,我可怎么办呀!"当  相似文献   

13.
大唐帝国自唐太宗“贞观之治”起,由于政治清明,社会生产发展迅速,保持了一百多年的繁荣。尤其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年间,唐朝的强盛达到了开国以来的顶峰,即是后人所乐于称道的“开元盛世”。是时海内富实,米斗价十三钱,青、齐间仅三钱。天下安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是到天宝年间,大唐帝国开始走向它的反面,社会政治日渐黑暗,贪污腐败盛行,到天宝年间达到了有唐以来的极点。李隆基整日纵情于声歌酒色之中,失去了往昔锐意进取的政治抱负。朝庭当中,麇集了一大批贪官奸佞,这些人只顾敛财受贿,损天下而肥己。另外一些鸡…  相似文献   

14.
张立 《秘书之友》2020,(1):31-33
<正>宋庆历三年(1044年),欧阳修任职知谏院。他在任上处事有度、正直敢言,赢得了同僚的肯定。求贤若渴的仁宗皇帝对才华横溢、为人刚正的欧阳修特别优待,不经考试,直接让他担任知制诰一职。皇帝的信任与器重对儒家学者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动力。欧阳修在其位尽职尽责,回报皇帝对他的知遇之恩。除此之  相似文献   

15.
正欧阳修(公元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不仅在文学上颇有成就,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在政治上也很有建树,后人赞扬他是很会做官的好官,其从政智慧很值得后人借鉴。一、坚持正道并从容应对官场失意的人生低谷欧阳修主要生活在宋仁宗时期,23岁考中进士,之后在朝为官。庆历新政(范仲淹变法)时期,历任右正言、  相似文献   

16.
《领导科学论坛》2009,(1):63-63
顾农扬州人对欧阳修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曾在这里当过郡守,所建之平出堂至今犹存,是远远闻名的旅游胜地。其实欧阳修在扬州当地方官只有一年,到第二年就改任颖州(安徽阜阳)郡守了。现代官员最为看重的“政绩”,他在这里好像并没有建立多少,最有名的也就是修了这么一座平山堂。如此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