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水传统社会中房名制度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本文试图以一个传统文化保留较好的村寨——朱坝村为个案,呈现出一个传统房名制度影响下的社会村落如何运作,以及房名制度如何影响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2.
国学大师钱穆说过大意是这样的话:文化关涉两个话题,一是如何做人,二是如何生活.在西方文化人类学的视野里,人是文化的生物.我们的生活处处可见文化的投影.  相似文献   

3.
无论我们承认与否,“文化工业”这种文化现象已经不容置疑地切入到我们的文化生活内部,改变着我们的文化观念和文化生活。如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它,从一个积极的方面去对待它,是关乎我国文化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随着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工业化将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不应回避它,更不应否定它,而应以积极的态度,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文化工业”的路子,使之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新契机。 一、“文化工业”的缘起与含义 关于“文化工业”一词的来源及由此引起的争论从来都是众说纷坛,莫衷一…  相似文献   

4.
如何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吸收一些积极合理的内容,以构建现代人类文化,促进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提高人类的精神文明水平,是一个非常富有挑战性的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本文试图就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关于理想人格的设计进行分析,并探讨它对于当代人类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游牧的蒙古民族;在原有古代蒙医学的基础上吸收了汉、藏兄弟民族,特别是吸收了藏医的理论精华,从而创造了蒙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至今仍然指导着蒙医的临床实践。但是,这种有悠久历史且未中断的医学文化,总有其内在的古典性,这种古典性也许最集中地表现在这个游牧民族的物质文化的特点上。在历史发展中,医学文化与物质文化总是密切相关的,如何看到这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我认为要在游牧生活中。不同的民族因其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地理环境是文化的发祥土壤,蒙古族文化只能源于北方这块土壤,而蒙古族文…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包括信仰、道德、习俗在内的生活方式的整体。生活是人的生活,文化凝结和传递的主体是人。人生活方式的特征反映文化个性,人生活方式的进步反映文化进步。但是,人生活方式的进步和特征是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实现的,人在把文化印记打向自身的同时,也把文化印记打向了自然界。打向人自身的是人文化,打向自然界的是物文化,它是人的生活,人的信仰、道德、习俗在自然界的体现。文化凝结和传递的主体是隶属于民族的,不同的民族文化铸造了不同的人,不同民族打在自然界的也是不同的文化印记。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漫长…  相似文献   

7.
锡伯族传统文化是锡伯族民众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表现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制度等各个方面,其内涵丰富多彩、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包括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制度、语言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等。考察多元文化格局下的锡伯族传统文化,探讨如何继承、发展和完善锡伯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群众文化指的是人民群众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为目的,自行开展的以文艺活动为中心的文化生活,体现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提高社会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的保证。本文对如何发展群众文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英国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祥地。工业革命是一场产业革命,是为了提高生产力水平,解放劳动者、创造新的生产力和生活方式的一场变革。我们说黄山市开展的“百村干幢”古民居保护工程也是一场革命,这是一场微文化遗产传承的革命,是倡导黄山农村居民对旧生活方式的革命,同时也是教育当代人如何传承优秀文化,创造性地利用古文化服务新生活的革命!  相似文献   

10.
陶清 《江淮论坛》2009,(3):82-88
生命文化研究,是以现实的个人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为研究对象,以如何自我实现和自我确证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为旨归的文化研究学科。生命文化研究,通过为现实的个人提供正确理解与合理处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和其相对相关、相互作用着的外部世界的对象性关系的方法论支持,通过对象化活动自我实现和自我确证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路径选择,以及通过人的本性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个性间相对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的揭示,以引导和推动现实的个人朝向着以真、善、美、利、乐为标识的自由目标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繁荣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东岳论丛》2021,(2):154-161
共同体的生活并不意味着相互之间生活的彼此妥协,而是意味着让每一个成员都能够过上有价值的生活。我们要追问的不是要在多大限度上来实现共同体,而应当是在共同体所暗含的公共价值中如何培育个体的共同文化的理性信念与公共品格,如何让公共生活领域走向一种具有文化价值的共同体。共同的文化理性信念和公共品格还意味着一种对现代社会的整合性认同,推崇人类社群交往的差异共识,而这种认同和共识,并不是外向的诉求,而是内向的圆融,是每个人个体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态度的选择,意味着对一种文化的良性秩序、公正的伦理道德、合理的价值意义的公共生活、情感世界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语言学习即目的语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学作品是文化知识的高度浓缩,是社会生活的全景图。本文从外语专业文化知识教学角度出发,试图探讨如何通过文学课构建外语专业文化知识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14.
黄显松 《学术探索》2007,(5):123-127
西双版纳傣族人生礼仪、日常生产生活和宗教活动中的水文化现象和傣族水文化的内涵,揭示了傣族生活中水如何从物质文化向影响傣族民族性格、观念、信仰的非物质文化的渗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龚刚 《中国学术》2001,3(1):358-361
“知识生活”(intellectual life)是如何从与“公共生活“的密切关联中孤立出来的?业余研究者与公共学术讨论是如何被排挤出现代学术体制的?知识分子是否必须脱离“公共文化”才能有效地从事学术研究或审美活动?他们有无参与公共生活的义务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面对大众:文化关怀与坚守——对当前文化现象的思考李明泉文化如何面向大众,如何进入市场,如何在进入市场的同时能进入人们的心灵,保持健康高尚的文化品格?这一问题已日益引起人们的思考。我以为,经济的增长没有文化的支撑,是难以持续稳步和有序发展的;而文化的传...  相似文献   

17.
1.伪生活与写作伪生活是一副虚拟的精神麻醉剂。在它的作用下,人们可以一本正经地说胡话,甚至心潮澎湃、激情四溢。伪生活已经成为许多人创作的源泉。有一年高考作文就有不少学生不约而同地写父亲早逝、母亲有病,自己如何挑起家庭的重担顽强地生活。其实真正丧父的学生没有几个,他们过早地学会了伪造生活的本领。当然,这也不能完全归罪于中学语文教育,因为伪造生活已经成为很多人的精神习惯。伪生活是泡沫文化的产物,它不是建立在合理想象、切身体验、洞察深思的基础上的,依赖于复制、模仿与空洞的叙述加上矫情和媚俗,人们制造出…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 ,是群体整个的人造环境 ,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和精神的产品 ,这些产品之间又有着并存渗透的关系 ,并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如果将文化广义地界定为人类行为的符号现象 ,那么 ,广告必然是文化的一部分 ,广告符号也会同其他文化一样 ,反映出现实世界的价值取向 ,它在为商品或服务鼓吹的同时输出的是一种精神意识 ,无论广告表现如何超脱现实世界 ,也无论广告如何似真似幻 ,其真实成分和梦幻成分都不能偏离世界文化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文化世界 ,就会有什么样的广告符号。一、广告文化的内涵1.广告文化的宏观…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家庭文化的发展扈海鹂问题的提出家庭文化是存在于家庭群体中的文化现象,家庭文化既是以家庭生活诸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化关系,又是以家庭生活方式为内容的文化过程,因而,家庭文化囊括了家庭生活从物态设施、精神观念到行为取向的各个方面。人类从传统...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为旅游业所依托的自然生态景观,如何充分挖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便满足当代旅游者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知识需求,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一现代旅游,已经不是古代特权阶层和富有者的享乐和近代有产阶级的消闲,其属性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第一,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精神享受。人们通过旅游,满足求新、求异、求奇、求智和寻根等多种心理需求,实现自主、自乐、自娱、自教为基本内涵的一种体验,使其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更加充实和完美。第二,旅游是一种社会文化行为。人们通过旅游,接受旅游目的地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