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萍  李红星 《学术交流》2007,(11):52-54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公共行政领域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的公共行政及其替代模式纷纷遭到批评和质疑。于是,在"能量场"理论的启发下,将公共事物作为"公共能量场",进而产生了民主治理的新模式——话语理论,以开发性的对话模式来激发公众参与意识,保证参与的有效性,达到公共行政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
论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气象服务属于公共事务,涉及广大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公益性是公共气象服务的本质属性之一,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具有内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当前我国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着地方气象部门对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重视程度不够,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的领域不宽,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的水平不高等问题。公众参与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公众参与公共气象服务的意义在于:保障公众的气象权,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公众满意度;提供服务信息,实现公共气象服务的最终目标;维护公共利益,有效防止气象部门的权力垄断;增进理解互信,共同面对气象预报风险;扩展均等服务,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3.
行政程序法作为对公共行政权力进行规制的法律制度,是在公共参与等要求之下出现的.在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和科技化等社会发展背景之下,当公众参与的兴起业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时,传统行政程序面临其自身难以解决的困境.中国行政程序法在制定过程中必须对公众参与这一潮流作出适当的回应.  相似文献   

4.
李三虎 《探求》2007,(1):49-56
科学技术在对当代社会的广泛渗透和深刻影响过程中,不断塑造了公共领域的技术维度(如互联网络等)。但同时公共领域作为私人生活与政治生活实现交流的中介场所和硬设施,也日益把科学技术作为一个公共问题加以接纳,并在政治意义上不断改变着科学技术在公众心目中的力量形象。鉴于科技与公众之间的复杂关系,公共领域开始将原来被动接受科学知识的科学大众化变成了公众参与科技的政治行动。  相似文献   

5.
公众参与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也是推进社会共治的关键环节。着眼于防范化解社会风险和矛盾、完善社会治理共同体,可从动力、保障、组织三个维度推进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公众参与,即以公共精神的培塑提升公众参与的内生动力,以信息技术的嵌入增强公众参与的质量保障,以自组织能力建设提高公众参与的组织化水平,从而激发人民群众的自主参与意识,提高其参与效能,提升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论公民参与和公共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参与作为民主行政的一个重要标志,能更好地体现公共管理的民主性、服务性、透明性和有效性。本文不仅从公共选择、新公共管理、治理和善治的视角,分析了公民参与的理论基础及模式,而且提出了要促进公民参与,必须大力发展社区建设、第三部门、电子政务及其相应的制度。  相似文献   

7.
城市社区的公众参与是确保社区管理效果的有效途径。城市社区管理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社区管理日益复杂化的需求和社区公众的多元化诉求上。城市社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形式可以分为社区动员式参与、公众自发式参与、合作式参与三种参与形式。城市社区管理中公众参与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填补社区管理空白、优化社区资源配置和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城市社区管理中合作式的公众参与是比较契合中国社区管理实际的参与形式。  相似文献   

8.
陈钊陆铭  徐轶青 《社会》2014,34(5):68-87
本文利用CGSS2010的调查数据,考察了户籍身份对城市居民公共意识与公共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户籍身份对移民的公共意识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并没有随着移民收入或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明显减弱。在公共参与方面,移民表现得更为消极,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现有制度对他们的公共参与形成制约。但在群体性事件参与和面临政府不公对待的态度方面,不同户籍身份人群之间却没有显著的差异。虽然收入水平或教育水平更高的居民的确具有更强的公共意识,但并不明显具有更高的公共参与度。  相似文献   

9.
刘娜  王红丽 《社科纵横》2010,25(4):87-88,93
公共精神是民主社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美德,是一个国家、社会不可或缺的素质。长期以来我国是一个公共空间比较狭窄,公共精神比较缺乏的社会。公共精神的缺失将会影响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会影响公民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的形成。构建公民参与网络,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是当前社会治理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公民有序参与: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基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永琴 《学术交流》2005,(12):42-45
公民有序参与公共决策有助于实现公共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当前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存在参与体制不完善、参与渠道不畅通、参与法制不完备、参与主体不成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共政策的质量,需不断完善和发展。健全公民有序参与公共决策的机制需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加速政治转型,不断拓宽公民参与决策的新渠道;完善法律,实现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法制化;提高公民素质,增强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1.
原丁 《阅江学刊》2013,(3):96-100
传统媒体因单向传播而缺乏互动机制,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政府向受众的单向传播,成为公众参与的积极推动力量。然而,新媒体对公众参与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因此,政府需要积极回应,发挥新媒体在公共参与中的优点,遏制其缺点,促进公民参与,使新媒体成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论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政立法是19世纪以来西方国家为适应社会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行政主体立法制度,为有效控制行政立法,美国确立了较完善的行政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目前,中国行政立法大量激增,但公众参与制度尚未真正建立起来,行政立法中公众参与的缺失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因而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我国行政立法的公众参与机制。行政立法公众参与机制应遵循行政立法主体主导、公众参与有效、可行、适当超前的原则。在具体制度建构上应赋予公众立法动议权,立法草案一般应经过通告、评议法定程序,立法案正式表决前可交付一定范围内公众先行表决以供立法主体参考,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情况应于立法案通过后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13.
王涛 《阅江学刊》2011,(2):144-148
公共权力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宗旨,实现公共利益离不开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参与及其道德能力的发挥。公共权力要获得合法性,就必须履行其宗旨,并在合理的政治秩序下,依靠公共证明来为自己做辩护。  相似文献   

14.
在探析国内外公众参与历史街区保护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构建历史街区保护的公众参与度评价体系。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泉州西街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中的公众参与情况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历史街区保护的公众参与度较低。居民意识到自身参与的重要性,并且有意愿参与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参与意识较强,但由于文化、专业知识和参与途径等方面的限制,居民参与能力较低。另外,居民参与后对历史街区保护所产生的影响不大,参与效果不理想。针对评价结果,为提高公众参与度提出了一些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公共饮食卫生管理是公共卫生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一个城市现代化的程度和水平。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北平市公共饮食品管理比较混乱。1934年北平市卫生局正式成立,其着手实施的一系列改善公共饮食卫生的措施使北平市公共饮食卫生状况有了一定的好转。  相似文献   

16.
刘素芬 《创新》2013,(3):83-86,128
公民网络参与是信息时代实现城市善治目标的必然选择,而公民网络参与的发展有赖于城市善治目标的逐步实现,主要体现为:透明性是公民网络参与发展的前提,回应性是公民网络参与发展的关键,有效性搭建了公民网络参与发展的平台,法治性提供了公民网络参与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基层政府作为公共组织,有效地供给优质高量的公共产品是其基本职责,并且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不科学,结构不合理,责任不明确,总量不充足,因此优化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公共品概念的扩展:软品与硬品的一种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公共品定义难以对公共品的供给低效率问题给出有力的解释,从公共品概念扩展的角度,探索提高公共品供给效率的理论基础成为近期公共经济学有待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从供求两方面和个人参与物品供给决策或公共选择的角度,对公共品的概念进行新的扩展,将公共品视为软品和硬品的一种组合,并使用图解法初步给出公共品最优供给的均衡及其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