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本文是笔者就读《史记》时所札录的一些文献材料中所反映的若干具体观点。对与司马迁政治思想有关的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它涉及了如下的三个问题:(1)司马迁继承了哪些思想资料;(2)司马迁的主要的政治思想观点;(3)司马迁与汉武帝的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史学和文学名著《史记》中包含了卓越的经济思想。《货殖列传》是集中表现司马迁经济思想的名篇。它是为春秋末到汉代初年以工商业致富的人立传,记述他们的言论,事迹和这一时期工商业的发展,反映了司马迁对社会经济问题的一系列看法。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从《货殖列传》看司马迁的理财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货殖列传>的深入分析可以知道司马迁的理财思想建立在中和先秦诸子思想的合理成分基础上,在宏观方面主张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官营工商与民争利,在微观方面赞同商人合法逐利,并提出获得社会财富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4.
从瑶族神话传说看古代瑶族哲学思想●文丰义盘福东瑶族,分布在湘、粤、桂、滇、黔五省(区)的部分山区,大都居住在高山峻岭之上,因而“南岭无山不有瑶”的俗谚至今还在流传。瑶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苦于历史上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相似文献   

5.
随着殷墟甲骨卜辞整理、研究的深入,由唐立庵先生所开始的卜辞时代的文学研究,也逐渐为学术界所重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研究成果,已在一些文学史著作中有所反映,使人们对殷商时代的文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把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从《诗经》向前大大跨进了一步,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增添了新的光彩。但目前的研究,还只限于散文和诗歌两个方面。为了进一步研究殷商时代的文学,有必要对甲骨卜辞所反映的殷商时代的神话传说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6.
王炜民 《阴山学刊》2006,19(5):58-61
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的优秀成果是中华民族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司马迁故里对司马迁和《史记》的研究、宣传可以看出,弘扬中华文明应注重有选择地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并且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才有利于使中华文明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徐国之族源可追溯到神话传说时代东方大神帝俊,帝俊也可称为后代东夷部族共同的祖先神。后来帝俊部落联盟发生分化,各个氏族独立发展,并向四方迁徙。其中仍居于山东一带的太皞和后来的少昊部族得以壮大,少昊之后大业有子曰伯益在舜时因有大功而赐为嬴姓,而徐国(徐氏)正是其中的一支。作为东夷之一支的徐人在商代本居于山东南部曲阜附近,曲阜以东和以南龟、蒙、凫、峄四山一带都是以徐人为首的东夷各部的活动地。西周初年在鲁人的打击下,被迫南迁至淮河两岸。徐国在公元前512年为吴所灭。  相似文献   

8.
在《史记》行文中,通过口传史料与文字史料的相互参校来来追求史实之真的做法,时有所见。作为《史记》采撰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它表明司马迁在这两种材料的可信度上并没有成见。在尊经传、重文字的传统下,太史公对于口传史料的重要性及可信性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而在这两者互相印证的过程中,就不仅体现了他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而且反映了他在取材中能兼容并蓄的史家胸怀和卓越识见。  相似文献   

9.
藏民族是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少数民族之一,对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藏民族对于自己生活的宇宙世界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反映在他们的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方面。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当人们在生产力落后,生产关系狭隘的情况下,往往借助幻想和神话来构造自己的世界图式,人们最初探讨的便是宇宙天地、人从何处来等问题,藏民族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则反映在一些神话传说中,而这些神话传说也正是古代藏族先民哲学萌芽的摇篮。  相似文献   

10.
在《史记》中,司马迁刻划了许多人物,尤其是悲剧式的英雄形象,体现出司马迁的生死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立名者,行之极也”(司马迁:《报任安书》)。建立功业,扬名后世,是司马迁终生追求的目标,也是其衡量历史人物的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神话这个海洋究竟有多大,有多深,过去一直没有人探测过,这部《中国神话传说辞典》的编写,可说便是对于中国神话海洋的试行探测。从事整理和研究中国神话,在我是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开始做这种工作的时候,对神  相似文献   

12.
原始初民在创造神话的时候,必然受着各民族共有的因处于相似的历史发展阶段而形成的特殊观念的支配,同时又保存着各民族因独特的自然条件、社会发展情况、民族心理素质等因素形成的某些特点。神话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透过各族神话中普遍存在的大体相似的情节,以及神话中广泛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探讨究竟有些什么样的因素在支配原始人的  相似文献   

13.
邹衍是先秦阴阳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他以思孟学派的思想为基点,并吸收道家思想的成份,形成了一套从自然界到社会发展的思想体系,他是“是我国第一位历史哲学家”。这位历史哲学家对司马迁的影响不可低估.以往的研究者为了突出司马迁的“唯物主义”思想,在涉及司马迁所受阴阳家神秘主义思想影响时,不是语焉不祥,回避要害,就是简单地论断为司马迁不可能受到这些影响。有的  相似文献   

14.
从神话的视角考察中西文化精神,我们可以看到某些相似相通之处,也可以看出其中巨大的差异,如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尚和与尚争、天人合一与物我二分等.正是这种差异造就了中西文化相映成趣的文化景现,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中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5.
作为现代科学、哲学、宗教、艺术和科幻小说源泉的神话,无非是来自人的身体及其形态、结构、功能、情感、思想、观念、智慧和力量的移植、延伸和演绎,且主要是源自身体认知的对象化。特别是体现人类身体的美神、爱神和智慧之神,都可谓是人类身体真善美的化身。追踪身体对象化的认知机理,归根结底决定于人的身体结构及特有的生理、心理和认知能力,体现了身心合一论。正是身体认知的对象化及身体的知觉、感悟、直观、想象和觉识,才形成建构人类文明的各类概念、符号和理论。  相似文献   

16.
关于司马迁的道德观,过去曾有过不同的看法。本文拟就《史记·游侠列传》的材料,来谈谈司马迁的道德观。 道德是在不同社会经济基础上所产生的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它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下,整个人类或不同阶级、集团所遵循的处理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同各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新罗建国神话传说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它反映了自远古东夷少昊时代开始直至新罗建国时期中国居民移居朝鲜半岛的历史事实 ,自新罗建国之时朝鲜半岛就已纳入了东亚汉字文化圈 ,而中国边郡乐浪、带方在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曾发挥过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的《史记》作者司马迁,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人民所称颂,这是理所当然的。远在公元前一百多年的汉朝,出现了这样一位开创了为历代史学家所宗的历史纪传体的先河、塑造了诸多为人颂扬不已的人物形象的文史大家,实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但是,两千多年来,对这位伟大文学家、史学家的思想,却一直是众说纷纭的。班固说他“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论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所敝也。”有人说他“具有一定的批判精神”。有人说他“不可能超出董仲舒《春秋公羊学》(除去阴阳五行成分)和道家的思想界限。”有人说他“主要接受儒家思想影响,但同时也接受其他各家的一些影响”,他“超过同辈人的地方在于他的唯物主义思想因素和批判的精神。”还有的说他“接受了儒家思想,接受各家,特别是道家的影响”,“特别由于自身的遭遇,更增加了他的反抗性”。从以上众多的看法中,可以看出分歧还是很大的。我们认为,司马迁基本上是儒家思想,批判地吸收各家,特别是道家的思想影响。这些,本文暂不论述。我们想谈的是司马迁还有儒家和道家所包含不了的更为突出、更为光采夺目的思想——民主性的要求、丰富的人民性、以及对利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他的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而且是历代纪传体史著的范例。它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史的重要资料。司马迁一生著述中虽然没有什么专门的政治论文留下来,但是,在他这部综合性的历史著作中,特别是在太史公(司马迁)的论  相似文献   

20.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对司马迁思想提出了三点批评:“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我认为班固的上述批评,有的得当,有的不当,有的则是指司马谈非指司马迁,应作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