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节约作为一种社会价值取向,它植根于地球资源的有限和人类需求无限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开源节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智慧。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利益和长远发展。领导决策失误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和损失,严重影响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进程。科学决策已经成为对领导者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今天,高层检视中国未来发展全局,已经把建设“节约型社会”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节约所针对的显然是浪费,但值得探讨的是:如今的中国究竟是哪些人在肆意铺张浪费?不回答这个问题,为之制定的方针政策就会本末倒置,无的放矢。  相似文献   

4.
《办公室业务》2010,(7):63-63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7月5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任务,事关各族群众福祉,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  相似文献   

5.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必将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企业管理创新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德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荣 《领导科学》2006,(16):8-9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长远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德国,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对建设节约型社会进行积极探索。2005年7~9月,笔者随江苏省委组织部高研班赴德国学习。通过在德国两个月的学习,我认为,德国在节约型社会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对我们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一、德国建…  相似文献   

7.
《决策探索》2009,(19):26-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六十华诞。在这一个甲子的历程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化中期国家,人民生活从贫困迈向总体小康,教科文卫等各项事业迎来了大发展、大跨越。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为了更好理解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更好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领会党的四中全会决定的精神实质,本刊专访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著名经济学家高尚全。  相似文献   

9.
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思考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事关国家现代化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在实现这个宏伟目标中应发挥重要作用。一、新的形势正迫使企业发展模式转型中国工业化必须有可靠的技术来源。没有自己技术、专利、品牌、标准的支持,没有源源不断  相似文献   

10.
国家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高校作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摇篮,必须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贯穿到高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尤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军事人才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是巩固党在新世纪执政地位的主要依靠力量。能否保持与时俱进,事关“打得赢”、“不变质”的实现,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此情况下,只有培养与时俱进的新型军事人才,才能适应新的形势,才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在新阶段的发展提供安全保证,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厚望与信任。“9·11”事件后,世界军事斗争形势和战争形态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美国以进行反恐战争的名义出兵中亚,将反恐战争…  相似文献   

12.
他们,曾将自己的血肉之躯投身硝烟弥漫的战场;他们,曾将血汗洒向各种灾害抢险的第一现场;他们,曾把青春年华奉献给祖国的南海北疆……是他们打造了国家的钢铁国防,如今又是他们服从国家的利益,脱下衷心爱戴的军装,投身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保持和发扬军队的优良传统,锐意进取,艰苦创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国家政权的稳固奉献自己的力量。本刊将从本期开始,对军转干部这个特殊群体,转战国家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的历程进行系列的追踪报道。军队转业干部工作地位重要、意义重大,事关党和国家的政权稳固、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干部的切身利益。当前,国家、军队的建设和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给军转安置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相信这种有益的探索,会给军转安置工作和当前河南省掀起的新解放、新崛起、新跨越大讨论,带来更多的激励和启迪。  相似文献   

13.
腐败问题执政党的硬伤,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关系党的执政任务和执政使命的完成。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事关改革发展的大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列举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表现特征,分析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产生原因,提出解决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有效对策,将有助于建立和完善教育、警示、防范、监督、检查、惩戒反腐倡廉体系建设。从源头上遏制,从制度上防控,从运行中自律,严格依法依纪惩治腐败分子,努力创造科学发展、廉洁政治、风清气正的社会政治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决策》2012,(1)
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对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围绕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我们必须创新体制,完善机制,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像经济体制改革那样,不断向纵深发展。在这方面,  相似文献   

15.
《经营管理者》2011,(4):30-31
最清醒的回答 我们从采不认为自己的发展是一种模式 温家宝说,我们的改革和建设还在探索当中,我们从来不认为自己的发展是一种模式。同样,我们认为任何国家都要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我们认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都可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科学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观点对于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十分重要。本文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和战略安排,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各方面内容的意义、思路和方针,重点分析了经济、社会、生态文明、科技教育人才建设的主要任务。文章指出,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岀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要坚持自信自立,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本文分析对读者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内外有别     
"内外有别"政策已实行多年,今后也不大会改变。这可以理解。老百姓居家过日子还讲个里外嘛,何况事关国家脸面。过去国家穷时,群众节衣缩食,外宾来了敞开供应,宁肯勒紧裤腰带“瓜菜代”、闹浮肿,也省下口粮“援外”;自己舍不得吃,对虾、大闸蟹全出口换外汇,人民没怨言,因为国家需要,出口是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8.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特点、新情况,解决当前社会管理中突出问题作出的重要部署,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战略任务,要确保这项任务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必须坚持把它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谢文群 《经营管理者》2013,(32):290-290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文件的这段话,准确地描述了新形势下水利的重大战略地位和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建设我国水利现代化,是摆在我们基层水利工作者面前急迫的艰巨任务,做好基层水库管理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水库工程发挥防洪、供水等功能的重要保证,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结合本人工作实际,阐述水库管理单位在水库工程安全管理方面应遵循的原则,坚持的观点以及安全管理职能等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光荣传统,是劳动人民永远不变的本色。保持人民群众勤俭节约的本色,是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主义作风的法宝,是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勤俭的作风是无敌的。成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