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经济决定论”是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庸俗解读,将经济因素视为唯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忽视了社会历史发展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忽视了社会历史发展中人的存在,造成一系列的问题,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会演化成宿命论。社会历史本就是自觉的人的活动的展开,是主体和客体辩证作用的结果。只有把社会发展各因素当做一个整体,把人也纳入其中,才能破除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绝对对立。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竭力实现社会公平的历程中,始终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理性看待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呈现出历史继承性、整体协调性、人民主体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继续教育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有一个发生、发展、提高、创新的历史过程。继续教育作为一个领域,一个实施形态只有近百年的历史,而继续教育的思想却渊远流长。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继续教育从思想萌芽演化为实践活动、形成制度,以至于今天终生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人类社会新的追求目标,这正是继续教育思想的涓涓源泉不断浇灌的结果。 一、继续教育思想的早期萌芽 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同时也创造了教育,继续教育的思想火花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升华。即使在最封闭、最沉滞的社会里,继续教育的思想和行为也必然与人类求…  相似文献   

4.
所谓人才,是指才能较高,以其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一定贡献的人。钱学森同志在《人才系统工程》一书中指出:“我们的人才,不是什么天才,而是人民之才。是人民当中各行各业有才能的人。”人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人才概念是指那些德才兼备,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如我们讲的领导人才、科技精英、经营奇才等。广义的人才概念是指所有具备一技之长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人都是人才。从一般意义上讲,人才具有以下几方面特性:社会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人才都离不开他所生活和工作的社会环境和具体的历史条件,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对人才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不同时代的人才都是该时代社会需要和社会评价的产物;在阶级社会里,其社会性集中表现为阶级性。智能性:任何人才都具有一定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聪明才智,这是他们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取得成果,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条件和保证。进步性:人才能够通过他们的劳动成果或绩效,对当时的社会事业发展和进步起着某种积极促进作用并且做出贡献。创造性:人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就在于他们善于运用自己的知识、技能等条件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取得成效。广泛性:人才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就是讲的人才的广泛性,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人才。动态性:所谓人才的动态性,是说人才的内涵和层次不是固定的,会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动态性主要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人才和非人才,各种类型和各种层次的人才,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人才概念本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衡量标准;就个体而言,人才的出现总有一个从潜到显、从崭露头角到炉火纯青的发展过程等。  相似文献   

5.
就人类发展史来说,由动物演变为人,逐渐使用语言,可以想象经历了多少万年的漫长岁月。而由语言到创造文字,则是人类发展进入了一个决定历史进程加速的重大阶段。由于居住地域、生活条件和发展历史千差万别,形成不同的部落、部族和民族,人类的语言、文字有成千成万种.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淘汰,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传统的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先介绍理论,这种方式未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案例引导课堂教学,以案例引导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符合高职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规律,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城乡一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过程。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宏观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局限于乡村的自我完善,而是应当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探索一种适合乡村建设与农村城市化有效契合的新农村模式。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新农村成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8.
创新能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跟不上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江总书记这一席话将创新的重要性上升到了国家前途与命运的高度,全面深刻地诠释了创新的深刻内涵。 创新是人的本能,是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的创造性作为人类社会中最有魅力的东西,推动着人类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9.
智力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以适应自身需要的心理结构.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过程,就是智力发展的过程.智力是能力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智力的构成要素也必然成为人的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基础或有机构成因素.除遗传因素外,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与形成要靠学校内外的全部教育教学活动去促进.所以在学校教育中,以培养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的的美术教育同样是智力开发的重要因素.美术教育作为一种发展智力、培养形象思维和创造意识的教育活动,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弘扬培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追求的目标。由此引发了各学科教学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剧烈而深刻的变革。而创造力是主体性的灵魂,是衡量个人主体性发展水平的尺度。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既是学科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声乐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必须以创造性的教学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一、在新的平台上释放人类能力1.能力时代的人力资本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人力资本在经济和科学发展中战略地位已经凸现。表现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人力资本,特别是受到良好教育和具有创新合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某种程度上讲,对经济和高科技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已受到普遍重视,并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人力资本在经济和科技发展中起到了主体性和主导性的作用。实现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在人,…  相似文献   

12.
随着2013年五月比特币在Mt.Gox交易平台上破纪录地再创新高,这种曾经一度不被看好的虚拟货币戛然出现在人们眼前,世界各国货币爱好者的热情也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状态,而在我国范围内,比特币的影响也日益增长,各类国内虚拟货币交易网站,炒币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
  尽管比特币拥有如此一发不可收拾之势,但在业界,仍有许多人对这种人类历史上首次出现的虚拟货币持怀疑态度。那么,究竟比特币的源头和基础是什么?在未来,这种新兴的虚拟币种是否能够对人类社会起到变革性的作用?本文将从货币学的角度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3.
普世伦理问题是一个在当今国际社会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普世伦理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学术界对普世伦理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议。他们探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人类已经步入新世纪,人类面临的时代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以知识为基础,注重更新、创新和升级换代的时代,它使整个社会的发展变化日益丰富,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以至每个人、每一个组织都面临生存与发展挑战。因此,研究经营管理者的现代化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观念与创新意识 经营管理者的现代化是指素质的现代化,这是伴随着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而产生的一个新概念,是经济理论界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普遍关注并着力研究的一个课题。经营管理者的现代化主要指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形成…  相似文献   

15.
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排斥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界普遍认为“社会排斥”这个概念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法国。由于欧共体委员会的推动,现在它已成为社会公正和社会流动的核心概念。我国学者结合中国的社会现实对这一理论做了许多阐释性工作。刘继同认为,社会排斥是一个动态过程,即指某些社会群体因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而处于劣势的社会境况,并被排斥于社会认可的一般社会状况之外的社会过程。这种状况包括从一般劳动力市场中被排斥和从有安全保障的就业体制中被排斥;能力被忽视和功能价值的无法实现等。  相似文献   

16.
人才创造力发展的文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属 性,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进 步的无穷动力。一个没有创造力而只会循 规蹈矩的人算不上一个真正的人才,创造 力是人才成长的最重要的特征,表现为在 工作中敢于批判和冒险、敢于标新立异、不 迷信权威、不守常规、自信和富有激情等。 创造力的大小不仅受遗传因素的影 响,如性格、气质类型等,而且更受文化环 境的影响,包括家庭、社会与学校中的各种 文化现象。文化是人创造的,但同时也影响 着处于其中的人,影响着人的思维观念、价 值判断和行为方式等。在一个人从幼儿成 长为青年的过程中,他所经历…  相似文献   

17.
人才是“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进行创造性劳动,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上做出较大贡献的人。”人才之所以能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较大贡献,是因为人才通过创造性劳动,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新价值、新人格。创造性是人才聪明才智高度发展的表现,是人才的本质属性。创造学家认为:每个人在幼年时代都具有潜在创造力。然而,在后天的发展过程中,有的人潜在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成为人才;而相当一部分人,其潜在的创造力却逐渐减弱,甚至枯竭,成为重复劳动的庸才。个中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是肯定…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教学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以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觉能动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中心,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相似文献   

19.
利益能使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所以强烈地牵动着人们的思想和感情,必然成为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动机、目的和基本的行为原则,成为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因素和中间环节。所以,我们在实施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的过程中,必须正视利益关系问题。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人的利益的形成是一个从人的需要到人的劳动再到人的社会关系的逻辑过程。其中,需要是利益形成的逻辑过程的起点、源泉和动力。人的欲望越强烈,奋斗的动力就越大。满足需要的途径只能是持续性的劳动。劳动受到人们的劳动能力和劳动工具的实际水平的制约,劳动能力和劳动工具的实际水平越高,劳动的效率就越高,就越容易实现人们的利益目标。人  相似文献   

20.
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学家预言: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己钻研问题、缺乏预见能力的人.所以,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应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历史这一学科的知识有着具体性,它包括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条件、过程、地位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每一社会、每一个国家的发展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这就要求学生锻炼思想,独立钻研,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独立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此外,在历史教学中还必须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包括培养学生利用已学历史知识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以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摸索出了"把学法指导贯穿在历史课堂教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