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六大报告对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进行了全面部署,把“三农”问题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了深刻论述,这对我们做好新世纪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我认为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理论突破,这个提法跳出了传统的把城乡经济社会相互分割,单纯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局限,把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放到一起,统筹进行考虑,指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针;提出的建设现代农业,是推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方向;提出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和最终落脚点。这个论述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贯彻十六大精神,一定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来展开,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推进和日臻完善,农业和农村的内涵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不断涌现,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对农业经济核算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面对这一新的形势,现有的农村统计方法制度却力不从心,基层执行现行方法制度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统计的社会经济效益低下,因此有必要面对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3.
2006年10月,笔者参加了由国务院扶贫办培训中心组织的“美国农业扶持政策和现代化农业培训班”。通过21天的培训考察,对美国农村、农业的扶持政策,对农村贫困问题及解决措施有了粗浅的认识并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4.
一、发展小城镇的现实意义 小城镇是联系城市和农村的纽带,农村城镇化是把自然经济变为商品经济的途径,是沟通城乡、工农产品交流的桥梁,是市场经济辐射的阵地。发展小城镇,触及了农村最深层次的、最困难的问题,是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中国现代化建设问题的根本出路,从根本上加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通过抓基层组织建设,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持农村稳定,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完成新时期党在农村的历史任务,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全党全国人民正在为实现本世纪末的战略目标努力奋斗。农业是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三大农村工作目…  相似文献   

6.
新税制实施以后,国家对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城市带农村,工业带农业,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实行这些政策,对促进重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重庆在税收方面也存在着不利于实施“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问题,主要是:  相似文献   

7.
关于当前农村人口流动的调查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与劳务输出产生的人口流动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调查,指出了当前农村人口流动所带来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同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意识,重视保护农业劳动力;推进涉农企业到农村发展战略;积极支持、鼓励大专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组。  相似文献   

8.
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万家富;农村定,则天下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何力 《决策导刊》2007,(5):29-30
近年来,大足县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出现了农业升温,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农业综合能力逐步增强,农村经济形势看好的喜人局面。但与其他先进区县相比,大足的现代农业实践仪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还存在农业经营一体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对于实现农业的两个根本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多年来,寿光农村合作银行坚持立足“三农”不动摇,以“四步曲”支持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回顾2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走过的历程,总结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对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正确把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农村改革以前,农村财产的绝大部分属于人民公社,广大农户只拥有很少一点归他们自己所有的财产,农民名义上是集体经济的主人,但他们与集体财产之间的实际关系始终没…  相似文献   

12.
《决策导刊》2005,(2):1-1
农业在我国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目前正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有利条件很多,困难问题不少。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意义非常重大。2005年伊始.中央又发布了针对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政府监管市场主体的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理应主动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积极拓展监管服务领域,不断延伸监管前沿,把监管市场主体与服务“三农”有机结合,更加贴近农村、农业和农民,为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黄冈市是典型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大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问题关系全局,影响深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应不应该也有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0年不变的情况下,农业还需不需要搞集约化经营的问题;在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扶持的形势下,农民还能不能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问题等,已成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0,(20):22-23
近年来,农业部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实施了农村清洁工程。启动了循环农业示范工作。开展了“节能减排农村行”活动等,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6.
郭永昌 《决策》2006,(10):30-32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提出了“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这个提法使人明显地感觉到国家对于农业的关注,尤其是对于农民的重视。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觉得不管是从实践上,还是从理论上,这个提法是有问题的。实践上的问题是,“三农”问题一直抓了这么多年,成效并不十分明显——农业没有根本的改观,农村还是山河依旧,农民的收入仍是长期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17.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对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对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内涵和架构进行了描述,分析了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同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指出了中观层面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如何认识和把握农业发展新阶段 (一)今年以来河北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态势 总的来说,今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一方面,在有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特别是农业正在发生历史性深刻变化。这种发展态势,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二是农业科技进步成效显著;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农业市场化水平有新的提高;四是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农业建设取得新成效;五是乡镇企业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克服诸多不…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农村出现的产业化经营,不受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的限制,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联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和经营机制,这样做,不动摇家庭经营的基础,不侵犯农民的财产权益,能够有效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提高农业经营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这表明了全党全国人民已统一认识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趋势     
《领导文萃》2007,(12):8-9
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新农村政策体系正在形成 1、取消只针对农业和农民的四项税收和其他负担。2、对农民实行多项生产性直接补贴。3、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发展农业水利、农村交通、电力和沼气。4、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政府新增的这方面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5、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着力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和农民工等特殊人群的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