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因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单基因疾病的基因治疗、肿瘤的基因治疗和AIDS疾病的基因治疗三个方面介绍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及基因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2.
影响人类健康的很多疾病都是由于人体基因所发生的错误而引起的。对“错误”的基因进行诊断,并加以校正或置换,可以从根本上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基因与疾病的关系、疾病基因的诊断、基因治疗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因治疗的社会伦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因工程技术一直在飞跃式的发展,从20世纪早期基因理论的创立到公元2000年人类基因组的破译只有不足100年的时间。基因治疗是基因工程技术在医学上重大的应用。本文试图通过对基因治疗的伦理研究,阐述其可能导致的社会伦理问题,探求可行的解决思路,从而呼吁人们尽快采取措施,预防基因治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因治疗与法律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因治疗是新生的,也是很不完善的,其中包含了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基因治疗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但是,运用刑法作为一种调控机制,将基因治疗中的某些行为犯罪加以处罚,应该作为一项“最后措施”来执行,否则,不利于科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因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治疗手段,与常规治疗手段相比有着诸多的优点,同时也带来了其他科学尤其是伦理学的挑战.作者试图通过对基因治疗的全面分析来了解其遇到的各种伦理问题.同时也希望通过正确的处理使基因治疗能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最终为全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6.
肿瘤基因治疗是近年来出现的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新疗法.本文通过对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致癌机理的阐述,综述了肿瘤基因治疗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天天 《社区》2010,(18):47-47
你将从父母那里继承什么疾病由你的基因决定。因为在每个人的身体中,都有几万对遗传基因,如果其中一对基因中有一个不正常,就要看这一对基因里正常的基因与不正常的基因哪一个的作用更强。坏基因强而好基因弱的话,这个坏基因就是显性致病基因,下一代得到了这个基因,就表现为患有疾病;坏基因弱而好基因强的话就是隐性致病基因,带有隐性致病基因的人可能终生不发病,但他们的孩子可能因得到爸爸妈妈各一个隐性基因而得病,通常孩子发病的可能性为25%。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肝细胞靶向性Asor PLL DNA复合物。方法 :将携带外源基因的质粒与脱唾液酸糖蛋白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种可溶性的蛋白 核酸复合物。结果 :该复合物能通过脱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 ,以非病毒感染的方式 ,将外源基因导入肝细胞并得以表达。结论 :和传统的重组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方式相比 ,该复合物具有更高的靶向性、安全性 ,该系统的建立为以肝细胞为靶组织的外源基因介导的肝脏相关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的绘制似乎给久已存在的基因决定论提供了理论支持 ,但人性的复杂性及其社会性本质决定了基因在人性系统中的作用及防治疾病的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人类肿瘤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因治疗特别是肿瘤的基因治疗方兴未艾,基因治疗在给肿瘤的治疗带来光明前景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伦理问题.文章回顾了肿瘤基因治疗的历史,总结了现在存在的问题,并就肿瘤基因治疗应遵循的伦理原则等进行了探讨,相信只要对肿瘤基因治疗合理规范和正确引导,必将推动肿瘤学的发展,改善肿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厉畏 《华人时刊》2006,(5):93-93
预测医学的出现,可以改变目前疾病预防措施“千人一面”的状况,大大减少预防医学中的盲目性,也将大大降低预防费用如果能够及早检测到缺陷基因,就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直接的医学干预,或及早改变生活习惯,避开可能“引爆”缺陷基因的条件,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基因检测是健康产业的关键部分,它正引导着预测医学的发展,并从根本上改变着医疗产业的形态,也将改变整个健康产业的形态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开展的一项公众态度调查数据,细致探讨公众在该事件上的认知评价,尤其是对于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的态度。结果显示,公众对基因编辑技术应用持较为积极的态度,对基因治疗和基因增强技术均表示接受的比例占到近半数,对两种技术均表示反对的比例占到两成,仅支持基因治疗技术的占到近三成,几乎没有受访者只支持增强技术。公众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了解程度越高、风险/伦理意识越强,则越不支持基因编辑技术在治疗和增强方面的应用;对科学家越信任、个人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公众,则更支持单纯的基因治疗和治疗与增强的双重应用。科学家和临床医生要在基因编辑技术这类涉及人类安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风险与受益、伦理问题等)展开更为广泛的科普和伦理讨论,提升前沿技术应用的公众感知度及面向科学家的制度性信任,充分把握新技术认知接受上的群体异质性及保障实践应用上的群体公平性,让这项技术的应用在符合人类整体利益的轨道上安全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3.
《华人时刊》2006,(4):I0009-I0009
基因是什么? 基因是细胞核染色体上具有遗传功能的 DNA片段,是生命的密码。一些生命的存在或衰老形态都是由基因决定的,比如人类的生命、健康、疾病、长相、体重、肤色、性格、身高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疾病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法避免的难题,中国古代落后的科技发展和医疗水平也促使了诗人赋予疾病神魔化的意义。“病”最初是一种医学术语,但是在文学作品中,疾病被赋予了更为广阔的含义,疾病书写成为中国古代文人骚客抒发胸臆、寄寓情感的一种独特手法,反映了宗教文化、伦理道德文化和政治文化,有其独特的艺术象征特质。中国古代诗歌对于疾病主题的描写,隐喻着诗人对于自身和对于社会的不同精神态度,同时也蕴含了古人的生命观和艺术观,是中华优秀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华人时刊》2006,(4):I0010-I0010
人的身体只是房子,而基因却是穿越无数代人一直在传承的常客。当现代科技翻开人类基因的天书时,才发现人类的所有疾病都和基因有关系。解码生命就是破译基因,今天我们依靠高科技手段通过对基因的检测,能够提前预知人的健康未来,能够预先让人采取防范疾病的措施。没有做过基因健康检测的人,对自己身体的未来犹如瞎子,很难有效把握自己未来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
《民法典》第1 053条的“重大疾病”,再现《婚姻法》法定疾病禁婚条款中关于“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界定疑问。究其根本,立法者追求规制事物张力导致概念过度弹性化、法学与医学在概念定义上不一致,是造成司法实践再现“疾病”界定疑问的原因。然而,囿于概念教义化,学界对“重大疾病”如何界定莫衷一是。因此,有必要整理相关的法教义知识、明确概念的目的及规范立场、通过研判司法实践案例将其类型化,比如将行为能力欠缺型疾病、性功能障碍型疾病、生育障碍型疾病、传染性型疾病、遗传性型疾病等归属于《民法典》第1 053条的“重大疾病”,而基于“团体主义”与体系化的要求,纯粹经济耗费型疾病不应当界定为《民法典》第1 053条的“重大疾病”。  相似文献   

17.
雁群 《山西老年》2012,(5):60-60
许多疾病与饮食紧密相关。因此,进食后自己的感觉不容忽视,一些异常感觉往往预示着某些疾病的到来或存在,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疾病的隐喻》与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珊·桑塔格对于西方文化中“疾病隐喻”的分析,揭示了人类文化在疾病隐喻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她的批评实践触及文化研究的一些重要问题:隐喻修辞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身体的文化与道德意义以及疾病与“他者”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通过考察分析《尔雅》疾病词语的释义和前人的批注 ,简要阐述古人对疾病的认识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0.
疾病谱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水平的提高及医疗保健状况而变化的。对我院出院患者的疾病分类、年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近年来医院住院患者的疾病变化趋势和年龄分布情况,并且能够合理的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并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就我院2007年至2008年两年的出院患者疾病分类年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了解本地区住院患者疾病和年龄之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