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华人在马来西亚现代化进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华人是马来西亚经济现代化的先驱者,二是华人是马来西亚政治现代化发展的推动者,三是华人是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信仰的国家,在这个特殊的国度,华人的宗教信仰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马来西亚,华人的宗教信仰呈现出多元复杂、实用主义、包容性与开放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马来西亚有近七百万的华人,是中国以外保留中华传统文化较为完整的国家。华人精英在教育领域及传承中华文化方面的成就卓著。马来西亚华人常常自许马来西亚拥有从小学到大专的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但是,究竟马来西亚华人在日常生活中还保留有多少中华文化,这是一个笼统又难以回答的问题。不过,可通过华文小学的课程内容窥探一二,因为马来西亚有超过九成的华人在华文小学接受教育。因此,华文小学的华文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马来西亚华人文化。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文化教育事业有着长足的进步 ,其中华人的贡献功不可没 ,尤其是潮籍华人 ,文章根据丰富的资料 ,全面地阐述了潮籍华人自 2 0世纪初以来在华文教育与其他文化事业方面对马来西亚做出的贡献 ,指出他们不仅在经济领域 ,而且在教育文化领域 ,也同样对马来西亚有十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云里风是马来西亚第四届"马华文学奖"得主,他的作品主要描述个人的生活经验和马来西亚华人的社会现象.他的写作生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见证马来西亚在1957年独立后,成为一个新兴的国家.云里风的小说被誉为"华族生活的忠实写照",具有很明显的时代特征,反映出马来西亚从建国前到建国后,社会转型对华人社会的冲击,同时也表现了马来西亚华人这几十年在这个土地上的感受、梦想和憧憬.本文从云里风短篇小说探讨马来西亚华人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面对的社会问题和困境.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第三代华人作家钟怡雯因其"混血"的特质故而拥有独特的三重地域经验——马来西亚、中国台湾与中国广东.多重的地域经验所带来的必然是身份的暧昧模糊,中华文化与马来意识在她身份建构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拉扯,马来西亚、中国台湾与中国广东都是钟怡雯生命中具有不同意义的"原乡".钟怡雯怀着原乡情怀穿行于其间,探寻超越原乡迷思而重建文化身份的可能途径.钟怡雯散文的地域书写也为新一代马华作家的创作提供一种有益借鉴: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通过地域经验的叙事来摆脱原乡的迷思,进而重建自我身份,重写自身未来的发展与走向.  相似文献   

7.
《21世纪》2002,(3)
距离近马来西亚位于赤道以北七度,由马来亚半岛、婆罗洲岛的沙巴及沙捞越两洲合并而成,居东南亚的核心地带,面积约为三百三十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二千万。全年温度介于摄氏21-31度。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主要民族为马来人、华人与印度人,以及其它少数民族。其中,华人约600余万,是世界上除中国和新加坡以外华人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马来语是国家的官方语言,但是英语也是主要的媒体与商业语言。马来西亚政府历来重视教育,致力于把国家建设成为东南亚地区教育的中心。费用低在马来西亚留学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低廉。留…  相似文献   

8.
2002年1月4日,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总会长、第三届世界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戴小华女士在同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和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十二次文学沙龙活动中,介绍了东南亚华人文学的现状,她对世界华文文学、特别是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前景充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青年在马来西亚佛教发展过程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无论在弘法、文化、慈善、培训等方面,马来西亚佛教都有青年的踪迹.独立前的各种准备,尤其从“民间佛教”进展至“知识佛教”,是马来西亚佛教青年运动的基石.之后,佛教界对青年的重视、佛教团体的大量成立、佛教领袖的付出等原因,让马来西亚佛教青年运动从萌芽到发展.最终,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的成立,让此项宗教运动达到一个巅峰.本文探讨了马来西亚佛教青年运动形成与发展的内部原因.  相似文献   

10.
文化适应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学习和扬弃的过程,也是产生新文化和建立新模式的过程。马华文 化建设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本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关系,丰富内涵、兼容并蓄、不断创 新。马来西亚华人文化的发展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因应当局的文化政策,或“救亡”、“抗争”,或“交融”、“创新”。 华文教育的文化适应互动性比较明显,将在马来西亚华人文化适应与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社会慈善或社会救助,是中国宗教发展和进入社会的唯一路径;而中国宗教最能实践的,就是灾难时期的社会救助及其公益慈善事业。在此路径之中,中国宗教亦获得了它们应有的变迁与发展,同时也相应地构成了中国宗教进入社会服务社会的基本特征和若干模式:救助式社会救助、指令式社会救助、交换式社会救助和特殊式社会救助。这就极大地制约了中国宗教的社会救助功能。所以,中国宗教虽然能够适时地进入社会,以其独特地意义系统、服务方式和民间组织,进而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社会自我服务,发挥出它们应有的社会协调功能。但是,如何把当代中国宗教的社会服务模式,建构为一种"社会建设的行动单位",而不把中国宗教的社会救助与社会公益服务,局限于精神和心灵的安慰与咨询,或者是局限于一些财物的捐助。就此而言,中国宗教的社会服务功能,应当是把财物的捐助行动与社会的重建整合起来,最终建构一种新的慈善理念——"社会慈善",以真实服务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结合赛珍珠的作品来探讨她的宗教观。赛珍珠同时深受基督教和中国宗教价值观的影响,反对殖民主义和传教士的文化霸权,认同中国宗教,在作品中探讨东西方宗教的冲突和融合,主张建立一个各民族、各文化、各宗教彼此平等、尊重和沟通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是简单和脆弱的。儒、释、道三教能够合三为一,共同交织在一起影响着中国农民的思想、价值和观念。民间宗教信仰构成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民间宗教是我国社会底层人们的一种信仰方式。通过对民间宗教状况的研究可以深入理解农民的生活意义和精神世界。民间宗教在苏北的存在状况大体有佛教体系、道家体系、民俗体系和民间信仰四个方面。随着外界约束力的减少,农村民间宗教信仰中出现了管理混乱、工作网络不健全和过分夸大民间宗教作用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宗教对于中国文学发展的影响极其广泛和深刻。在中国古代专制政治体制下,儒、佛、道(道家和道教)形成支撑思想、文化发展的三大支柱,因而更加强化了宗教与文学的关系。宗教与文学二者在发展中相互影响,相互推动,情形十分复杂,包括积极的、消极的方面;宗教作用于文人生活、思想、文学创作的内容与艺术形式、表现技巧以及文学思想、文学批评等等诸多层面,成果极其丰硕,成为推动文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深入探讨中国宗教与文学的关系,对于宗教史、文学史与文化史等领域的研究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来西亚华语戏曲来源于中国,它是华族文化认同的象征符号。长期以来,华语戏曲在马来西亚上演,沿用的是中国乡间演戏的世俗通例。在社会文化功能方面,华语戏曲的演剧活动在彰显其最重要的宗教功能的基础上,其“娱人”的世俗功能也得到了发挥。这种特殊的演剧活动,体现的是一种狂欢精神,具有原始性、全民性和反规范性的特征,从中显示出华语戏曲在马来西亚这个国度特殊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宗教社会学要研究中国的宗教,即道教、中国化了的佛教和其他民间宗教信仰。因此,本土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学的发展趋势,中国化是中国宗教学成长的立足点和发挥宗教社会学现实功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由于特殊的历史情境和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特性,使得对于宗教的否定评判成为这一时期学术界的主流态度。早期现代新儒家在宗教问题上既深受这一主流态度的影响,又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他们否定宗教,尤其是反对在中国通过宗教的方式来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但是,他们建构的新儒学的理论又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18.
世俗化指宗教面临外部环境的冲击,而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它反映了宗教自身的调整功能以及宗教和外界的交互作用,在本质上意味着宗教神圣性的弱化。印度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和中国佛教为佛教世俗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和良好的土壤。“人间佛教”对佛教世俗化作了某种程度的修正并成为新时期佛教发展的主流,但如何合理地把握出世和入世的关系在新世纪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9.
作为近现代一流哲学大师的冯友兰先生对宗教有自己独特而深刻的见解。无论是对宗教本质、特征与作用的看法,对中国哲学与中国宗教关系、对儒家宗教性的看法,还是对宗教、哲学与科学三者关系的看法,对近代科学与基督教的论述,对祖宗崇拜以及对佛家与佛教、道家与道教的精彩论述,都体现出他对宗教,特别是对中国宗教的深入把握与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20.
宗教是人以之创造自己的一种文化形式,这种创造离不开社会语境。新时代中国的社会现实要求中国宗教必须坚持中国化发展方向,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中国宗教要在保留自身目的的同时适应并整合社会目的,在复杂行动体系中协调各种原本矛盾的行动,在国家最高领导力、教职人员的带动影响力及信教群众根本创造力的张力中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