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个坚持”是党的二十大一个重大理论贡献,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方法论指引,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深刻认识和领悟“六个坚持”的重要意义与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贯穿其中的“六个必须坚持”,渗透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人民至上体现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坚持自信自立体现马克思主义民族性;坚持守正创新体现马克思主义革命性;坚持问题导向体现马克思主义实践性;坚持系统观念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坚持胸怀天下体现马克思主义开放性。“六个必须坚持”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性,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价值和独特魅力,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3.
“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根本途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和取得胜利的最大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将“一个结合”丰富为“两个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的新境界。“两个结合”的原创性提出与创新性发展有着其深厚的历史逻辑和鲜明的现实实践逻辑,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蕴。这一伟大时代命题的实质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固本培元与守正创新相结合的原则。这要求我们党牢牢把握“两个结合”的实践路径,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夯实思想根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根植深厚的人民情怀;坚持问题导向,推进理论创新;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4.
“两个结合”是我党在百年历史交汇点首次提出的新命题,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通过分析“两个结合”中蕴含着的矛盾分析法,以其内涵的理论作为支撑并积极运用,是推动中国创新发展不断向前,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运用好矛盾分析法,在解决中国问题时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中华的沃土中汲取养分,才能正确指导中国实践,大力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及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对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内涵具有宝贵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萌 《学术探索》2023,(8):28-34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政治实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深刻揭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遵循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不仅为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更为新征程创新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方法。在“六个必须坚持”的视角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重点破解制约共同富裕实现的瓶颈问题,统筹构建多元协同的共同富裕推进方案,努力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贯通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与展开,源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引和实践拓新。“两个结合”开启理论创新、理论创造新空间,既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路径,也科学指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遵循。新时代新征程,要坚持好、运用好“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科学方法论,以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及时求解时代新课题,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不断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实践新格局新高度。  相似文献   

7.
肖倩 《南方论刊》2023,(8):21-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源起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内蕴着强大的哲学逻辑和哲学意志,其理论内核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挖掘“六个必须坚持”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深刻剖析、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用哲学思维和哲学智慧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路径,是推进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经验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在基层的具体实践。以“两个结合”为分析视角,可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历史演进提供方法论指导,厘清“枫桥经验”在产生、发展、创新过程中的历史逻辑,明晰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实践脉络。纵观“枫桥经验”60多年的发展历程,始终坚持以“两个结合”为指导,以良法善治为目标,不断进行理论上的守正和实践上的创新。新的历史时期,要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以人民至上为根本立场,以大抓基层为鲜明导向,以法治思维为工作方法,以建设平安法治社会为目标追求,进一步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更好运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具体实践,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次高度凝练地用“六个必须坚持”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六个必须坚持”的六个方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既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又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两个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理清“两个结合”的内在逻辑和哲学意蕴,是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守正创新的根本前提。“两个结合”坚持历史总体性立场,以主客体相互作用和相互结合的方式,在内在关系上逐层推进。从内在逻辑来说,“第一个结合”是“两个结合”的基础,内在包含着“第二个结合”,“第二个结合”在原来“一个结合”的基础上,实现了主体创造性补充和线性延伸。同时,“两个结合”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观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观点,从学理层面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规律,是新征程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这是继党的二十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新的价值判断,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文化使命的清醒认识和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规律性把握,内蕴深刻的认识论、方法论思想,具有独特的实践价值。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党的创新理论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把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革命性品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贯通;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自信思想基础,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赖以立足的实践场域;在深化践行“双创”思想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作为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最重要实践,又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拓前进的最强大动力。适应新时代新征程新发展,要求进一步深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必须牢牢把握三个认识维度:突出主题,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深入研究与揭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功能与内涵;贯穿主线,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历史进程和现实指向的高度,深入研究与揭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髓与真谛;把握国情,从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和面临重大问题的高度,深入研究与揭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指向与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实践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推进理论创新,就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把握新世纪新阶段的“两个基本问题”,坚持“三个根本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过程中的重大思想解放。中国具体实际不仅包含由政治经济因素所构筑的客观条件,而且也包含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构筑的文化心理条件。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摆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二个结合”的重大判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达到了新高度,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个结合”内具的思想解放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根脉”的高度,通过“结合”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有机统一,重塑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体两翼”的动力机制;二是从更加宽阔的历史视野、更加深厚的历史纵深出发,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传承发展深入把握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显著优势,拓宽了“走自己的路”的文化根基;三是中华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及其积淀下来的宝贵智慧滋养,为深化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也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提供了无比坚定的自信源泉。  相似文献   

15.
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看,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同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科学指南。在这一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了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两个结合”、活学活用等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6.
顾海良 《学术界》2023,(12):5-12
对“两个结合”的规律性认识和对“第二个结合”中文化主体性的学理性探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新的辉煌。“两个结合”的规律性认识,深化了“第二个结合”历史演进和时代意义的思想真谛和本质规定;文化主体性使得中华民族历史中成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和理论要素,升华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特质和理论形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确立中华文化主体性、夯实“第二个结合”思想基础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过程。在“两个结合”整体上,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脉”和“根脉”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创新也是为了更好地坚守这个“魂脉”和“根脉”。  相似文献   

17.
“三个坚持”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成贵 《江汉论坛》2003,4(11):31-35
中共十六大报告把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坚持执政为民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提出来。本文认为,与时俱进是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实现思想的解放和理论的创新,才能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和不竭的活力;先进性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只有坚持党的先进性,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才能使党始终居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先锋队地位;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只有坚持执政为民,始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真正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完成党的根本任务;牢牢把握“三个坚持”这一根本要求,必须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不断改进党的作风。  相似文献   

18.
“第二个结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动理论创新的重要法宝,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个结合”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推动“第二个结合”是一个历史与逻辑、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是“第二个结合”的逻辑前提。“第二个结合”的根本任务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确立坚实的文化基础,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激活中华文明的充盈活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相成就。“第二个结合”是一次新的思想解放,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与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自觉划清"四个重大界限",不仅具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利开展"十二五规划"的现实意义,也具有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重大理论意义。深刻把握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理论意义,必须从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本身的辩证关系视角去理解;必须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去理解;必须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视角去理解;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视角去理解。只有深刻把握了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的理论意义,才能在社会实践中从容应对"十二五"时期面临的新任务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中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是把经典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起来的能力、把历史和理论有机结合起来的能力、把党的理论话语和学科话语有机结合起来的能力。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代表作,即两个“1·5讲话”和“2·7讲话”来阐析这“三个结合”,可以得出这个结论:中青年学者提升“三个结合”能力的途径虽然有多条,但是最根本的途径是要认真研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代表作,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