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汉译佛经是汉语史尤其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语料。讨论了 6条中古佛经词语 ,即 :讲堂、接、骗、同房、违错、言 /谓 ,旨在为大型语文辞书 (主要是《汉语大词典》)及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提供书证并修正部分词语的释义  相似文献   

2.
汉译佛经在近年来颇受汉语词汇研究者的重视,尤其是佛经文献中出现的新词,它们对同时期中土文献的词汇系统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对汉语史以及辞书的编纂都具有重大意义.《汉语大词典》是目前中国最权威的大型辞书,但它对东汉时期的佛经语料关注较少.以支谶佛经为中心,探讨《汉语大词典》(下文简称《大词典》)中未收录的新词,以期进一步完善东汉时期的词汇系统.  相似文献   

3.
为了宣传教义、争取教众,汉译佛经往往采用比较口语化的语言,这就使得作为一种语料的佛经具有正统文献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和特殊价值。在追溯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诸种语言现象的源头时,佛经往往可以给我们提供更早更生动的例证。本文试从词汇史和语法史两个方面,各举实例,论列如次。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墓志是辞书编纂和修订以及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语料.本文即选取其中若干词语进行诠释,以供<汉语大词典>编纂者以及汉语词汇史研究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史书语料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史书语料的特点表现为用语典雅、用词范围广、 使用新兴词语、使用俗语词;史书语料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汉语构词法的研究、辞书的编写、近代汉语 词汇研究、汉语词汇史的断代研究、父子连名制的研究、同形异义词的研究等。从语言学角度深入研 究史书语料,有助于提高汉语史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近六万件古代文献中,佛经及其相关文献占全部遗书的90%左右,是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一座宝藏。敦煌佛经中所存与传世佛典相同的部分,比后世刻本更接近佛典原貌,为语言的研究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语料;其古佚、疑伪经部分大多是全新的语料,具有填补空白的研究价值。加强敦煌佛经词汇研究,一方面可以为敦煌语言词典的编撰拓展新的领域,增添大量的词条,弥补以往敦煌语言词典取材过窄、收词有限的缺憾;另一方面,对其他一些大型辞书诸如《汉语大词典》的修订也具有重要价值。敦煌佛经中有许多未为辞书收释或释义不周的词语,前贤时彦亦较少论及,笔者择取新近所研读的敦煌佛经中的此类词语试加考释。  相似文献   

7.
中古汉语词汇双音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中古汉语词汇双音化研究中,双音词认定标准多样并存在主观性,衡量指标受到词频和语料长度影响,而且对中古汉语的特点、特别是佛经文献的特殊性考量不足。针对上述状况,本文采取新的方法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研究表明自上古到中古时期,中土文献词汇双音化呈现一种渐进性的发展趋势,符合语言发展的自身规律,而中古时期佛经文献的双音化程度则明显高于同时期中土文献,表现了语言接触对汉语发展的一定影响。中古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全貌是由汉语发展的内部因素和语言接触的外部因素共同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中古律部汉译佛经,包括《摩诃僧祗律》、《五分律》、《四分律》等。其内容主要是规范佛教僧众言行的清规戒律,也涉及到僧俗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加上这些译经篇幅较长,字数较多,因此也是汉语词汇研究的可贵语料,其中的不少词汇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郦道元的《水经注》成书于北魏时期,是研究中古汉语的一部重要语料,书中出现了很多中古时期的新词和新义。书中异文突出反映了一些常用词在中古时期的更替现象。从汉语词汇史的角度看,《水经注》一书中的词汇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汉魏六朝是汉语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翻译佛经作为此时期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语料之一,已越来越多地被学界引用和研究。在引用和研究汉魏六朝译经语料时,学界多以《大正新修大藏经》为版本依据。具体考察目前有关研究成果,发现在上述译经语料引用中存在轻信题署、忽略版本异文、轻信不当断句三个主要问题,这些问题或轻或重地影响了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1.
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用语与汉语进行了有机结合,产生了众多新词汇,包括成语.汉语佛教成语有多种来源,如佛教词语与汉语传统词汇的结合、梵文音译为主的佛教词语、汉地僧人的禅语等,其中佛教词语与汉语传统词汇的结合是主要的构成方式,包括佛教用语与汉语传统用语直接结合;汉语传统用语被赋予与佛教相关的新的意义;汉语固有词汇意译佛教梵语;汉语与佛教共有相同词汇相结合.梵语与汉语的融合,反映了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北凉昙无谶译四十卷本(北本)《大般涅槃经》经过南朝宋慧严等人修改后釐为三十六卷(南本),北本和南本间出现了不少异文,通过考察这些异文,发现南本修改的语体动机大约有避俗、复古、就正三类:所谓“避俗”,是指回避北本中的方俗语词,删除口语词或使用文言词以改变比较口语化的表达;所谓“复古”,是指去除北本中的新兴成分,改作先秦即已通行的古旧成分;所谓“就正”,是指删改北本中带有佛教汉语性质的语言成分,以使译文更加接近、符合中土文献语言的正统文法。  相似文献   

13.
作为基督教一个分支的亚述教会于7世纪(唐朝)传入中国,始称波斯经教,后称景教。亚述教会的波斯传教士似乎是借用佛教中莲花这样的标志,向中国民众介绍这种新的宗教。莲花的出现也使人们对于两者之间的联系产生了猜想。自9世纪开始,亚述教会开始在中国衰落,直到13世纪的元朝都没能成为一种有影响的宗教。元代亚述教会信徒身上佩戴的铜质十字架上出现的万字符标志也成为两种宗教间密切关联的一种证据。而在中国发现的亚述教会的标志----莲花和万字符,可能是波斯人从中亚带来的雅利安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而不一定是取自中国本土佛教并与之结合的产物。由此看来,两种宗教间的联系可能要比原本设想的少得多。  相似文献   

14.
汉译佛教词语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汉字与中国化佛教两要素涵化而成的“汉译佛教词语”,久为东亚各国所通用。在中国和日本,汉译佛教词语构成宗教、伦理、哲学等领域的中坚概念。汉译佛教词语藏于汉译佛典之中,其形成期相当于佛典汉译期,主要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汉译佛教词语在中日两国间的互动,则一直延续到近现代。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华严宗和天台宗是中国佛教诸宗派中最具哲理性的宗派,对中国佛教思想性格的形成影响至深。凤潭通过对中国华严宗思想特别是对澄观和宗密的华严思想的批判,试图会通华严思想和天台思想。虽然凤潭对澄观和宗密的批判有失偏颇,但他敏锐地指出了中国华严宗的思想基础由法性本空向真心缘起的转变,并指出了法藏的华严思想与智者大师的天台思想有相通之处。这对我们准确把握中国华严思想与天台思想的理论特质不无帮助。  相似文献   

16.
汉韩语佛教词语对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韩语佛教词语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产生的特殊词语。由于佛教的传入,中、韩两国开始了大量的佛经翻译和频繁的佛事活动,这些都对汉语和韩国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极大地扩充了两种语言的词汇系统,使两种语言产生了大量的新词语,这些新词语可以分为一般词语和成语两类,而且佛教的传入也是造成汉韩语双音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解释了五个汉译佛经《大藏经》中的词语:消息、宁可、巨细、障石疑、缭戾,并一一加以溯源。  相似文献   

18.
佛经翻译利用并激活了汉语固有的四字格模式,使其构词能力大大加强,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汉语四字格的蓬勃发展。首先,佛经翻译的影响是汉语双音化在魏晋时期步伐加快的重要动因,由此导致了多种构词法的增长和完善;其次,佛经翻译对新文体及与之相适应的四字句的选用,促成了汉语四字格独特的2+2节奏倾向的形成;再次,佛经翻译的口语化倾向影响到各种通俗文学体裁,尤其与后代白话小说中大量出现的四字格俗语有关;最后,源于佛教的四字格成语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的最高比例,它们与汉语成语融会在一起,成为汉语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佛典语言化作诗的花朵——佛文化与《野草》研究之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佛文化语言对鲁迅《野草》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野草》中大量使用佛家词语、偈语式警句和新句式,并呈现出非逻辑性和荒诞性特点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