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元代官营航海贸易制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朝推行大规模的官营航海贸易活动,其航海贸易制度主要有三种:使臣贸易、斡脱贸易和官本船贸易。它们各有渊源,其形成、发展和结局也不尽相同,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私人贸易的发展,阻碍了海外贸易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2.
明初虽然实行“禁海”政策,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中后期福建沿海一带私人海上贸易发展迅速,逐步形成具有海上政权雏形的“海商——军事复合体”。由此,在民间形成一种“海中以富为尊”的社会风气,并孕育了海权思想的萌芽。地方官府则对严厉的禁海政策作了新的思考,主张开海贸易,既利民生,又弭寇患。而郑氏海商集团提出“通洋裕国”论,力主“大开海道,兴贩各港”,集中反映了明代后期整个民间海洋观念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17世纪之际,世界市场雏形初具、全球化初露端倪,当时的中国,自明代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东南沿海率先展开了由传统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向以海洋经济为导向的商品经济过渡的结构性转型。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增长最快、最富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在这一历史背景下,郑氏海商集团依傍这一得天独厚的社会环境,得以发展为私人海上贸易的龙头,而后组成了以其为主干的台湾南明割据政权。他与西方新兴资本主义海上贸易势力的发展特点有许哆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4.
美国海军史学家马汉是海权理论的创立者。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抓住机遇实施海洋扩张战略,迅速扩展海军实力,大力发展海外贸易,提升了综合国力,成为了海洋强国,并以强国姿态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  相似文献   

5.
乾嘉时期,海商下海为盗以及海盗涉足商业的“亦商亦盗”行为渐趋消失,然而海商与海盗关系仍颇为复杂。就海商而言,海盗既是海商海洋贸易的长久威胁,海商通常通过联合官府剿杀海盗以维护其海洋贸易利益;当海盗活动失控或政府盘剥行为超出海商承受能力之时,海商则会选择与海盗媾和,结成同盟以对抗政府。就海盗而言,海商既是海盗抢劫的主要对象,又是其船只、米粮等物资支持的主要来源。海商与海盗之间发生冲突抑或媾和,不过是海商在权衡利弊后的无奈选择而已。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海洋水产业的概念仍没有清晰的界定,其产业分类等也处于较为混乱和自相矛盾的状态。本文纠正了现有定义和产业分类的错误和矛盾,将海洋水产业与渔业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区分,认为海洋渔业属于海洋水产业的基础组成部分,海洋水产业包括海洋渔业以及海洋水产品的加工、运输、贸易和服务等一系列经济活动。并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对海洋水产业的产业分类和体系构成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7.
海洋时代的国家关系、国家兴衰和地缘政治,现代海洋实践对社会革命的推动,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海权建构和现代海军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海洋政治观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海洋沟通国家联系、丰富国家关系,海洋深刻影响国家强弱兴衰,海洋活动塑造新的地缘政治。海洋经济通过对生产力推动不断更新社会经济形态,并在资本主导的社会运转过程中加速新的阶级和阶级关系的生成,复杂的海洋经济关系还直接引起新的普遍的社会矛盾,并为世界性无产阶级革命提供条件。由探险、海盗活动到海洋贸易的海洋活动的现代性转变带来了海权需要,海洋扩大国家权力边界,但19世纪海权建设的实质常常主要是霸权体系形成,海洋法治处于艰难探索中。海军历史性地成为强国象征和海权的国家保障,海军的政治影响力增强源自海洋经济活动需求,海军运转高度依赖海洋经济活动。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洋政治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时代性特征,其所揭示的海洋政治的规律是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推动构建现代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和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指南。  相似文献   

8.
明初 ,政府利用行政权力 ,轮番采取“通”与“禁”的政策 ,使宁波海外贸易曲折发展。明中叶以后 ,政府又实施“海禁”、“限制私人贸易”的政策 ,致使地方政府不得不运用行政权力 ,放纵私人贸易 ,甚至出现与商人权钱交易的现象 ,从而使民间贸易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闽东南港市的人文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市作为一种人类生态聚落,有其自身的社会人文特征.它既是商品交换的中心,也是社会流动和文化交流互动的中心,它不同于内陆或非港口城市之处在于它是海洋人文与陆地人文互动整合的人类社会空间,它与海洋贸易经济活动有天然的联系,并具有支持或影响港市经济活动的社会心态.港市心态是海洋人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指港市社会族群所表  相似文献   

10.
明初自实行"海禁"政策后,海上走私活动一直零星存在,但到成化、弘治时期(1465-1505)东南沿海的走私活动则开始活跃.与以前主要为沿海卫所军卒不同,这时期形成了由普通商民、海防军官、沿海豪势、册封使节、权贵人物等多种势力参预走私贸易的复杂局面.虽然明政府通过增补新的条例打击走私,普通商民的走私活动被有所扼制,但闽粤沿海豪势和权贵势力的走私活动却在抬头,并向规模化方向发展.与权贵利用出使占城机会前往满剌加贸易不同,闽粤走私商人则多与来广东朝贡的番商交易,由此形成内商走私贸易与外商朝贡贸易相互依存的局面.而成弘时期闽粤商民的走私贸易,也重塑了中国在东亚海洋贸易体系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在辽宋对峙的历史过程中,双方间和平贸易的经济文化往来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辽宋贸易大体上可划分为官府设置的榷场与私人贸易两种形式。双方间物品的交换极为丰富,种类繁多。从辽朝方面而言,由于西京大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重视商业发展的经济特征和南北对峙所赋予云朔地区的特殊地位,使得西京大同成为辽宋贸易的重要场所;这既满足了南北方各族人民的生活需要,也对加速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产生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郑和下西洋的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明初的海外贸易及其与郑和下西洋的关系在十五世纪初期的郑和下西洋之前,中国与东南亚、印度等国的关系,大都建立在所谓“朝贡贸易”上面。十四世纪中期,亦即明初,在对外贸易方面,官方的“朝贡贸易”和私人的出海贸易,二者之间,为着争夺国内、外市场而经常开展激烈的斗争。一方面,是官方想要以“朝贡贸易”来独占整个对外贸易的市场;另一方面,是私人出海贸易为了反对官方的独占对外贸易而进行海上走私贸易的激烈斗争。  相似文献   

13.
元朝通过政治、经济、军事上一系列的举措,加强了对南海的管控。由于对南海区域国家进行武力征伐和军事威慑,确立了霸权地位,建立起不平等的国家关系和贸易关系,元朝的南海海洋经略目的是保障官府垄断贸易,但也有利于促进私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与海洋经济相呼应,北部、东部、南部三个海洋经济区的海洋主题节庆活动在蓬勃发展的同时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发展契机。将厦门国际海洋周与其他海洋经济区的海洋节庆活动进行对比,从巧用公共关系传播、探索市场化运作、挖掘海洋文化深度、打造闽台海洋品牌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传递品牌文化,提升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明嘉靖年间,葡萄牙人与日本、中国海盗勾结,盘踞双屿港进行海上走私贸易长达20余年。文章通过对双屿港海上私人贸易兴衰的论述,就明中叶浙东沿海“倭寇”的组成,以及海上走私贸易对明海外政策的影响,作了简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明末清初的华东市场与海外贸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末清初,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华东地区拥有全国80%以上的主要商品和商品流通量以及商业资本。然而国内市场的不充分,促使华东市场的这种优势产生的扩张力只有向海外发展。这种扩张力与正在形成的世界海洋经济市场的拉力发生互动作用,促成了十分活跃的海外贸易,拉开了中国近代中外贸易的序幕。  相似文献   

17.
作为以海洋和航行为背景的历险故事,《鲁滨逊漂流续记》也许不如其前篇《鲁滨逊漂流记》享有盛名,然而,这本书中反复出现的贸易书写有其幽深的政治和经济渊源,值得关注。运用新历史主义,并结合作者笛福的散文随笔、政论小册子、书信、作者传记以及所生活的历史环境重读这部经典,分析小说中的鸦片和茶叶等贸易书写,挖掘小说文本的深层结构和隐喻系统,揭示其隐含的17至19世纪英国与中国贸易关系。研究发现,文学与历史的深刻内在关联充分体现在《续记》中,作为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笛福在他的作品中大力倡导私人买卖和自由贸易;《续记》作为虚构文本丰富了新历史主义的探索形式,从鲁滨逊的个人故事和小写历史入手反观英国的海外扩张和贸易,可以拓展历史反思的维度。  相似文献   

18.
论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紧密相关,但传统上还把它们视为不同的领域。当世界贸易大量增长,跨国投资快速增加,多国性企业逐渐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之后,贸易法和竞争法传统上互不跨越之界限早已不复存在。从20世纪90年代起,竞争领域的国际调整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国际社会日益认识到,私人反竞争行为与公权力施加的贸易壁垒一起成为阻碍贸易自由化的两大障碍。对于涉及国际贸易的限制竞争行为,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反应不尽相同。因此,探讨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的不同规制路径以及二者间的平衡与协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倡导建立私人档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私人档案是社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 ,个人的活动离不开社会 ,社会的不少活动离不开私人档案。因此 ,私人档案对个人和家庭来说 ,越来越显示出其前所未有的重要性。社会也希望个人能提供真实的私人档案 ,以确保社会活动的有序性。本文就私人档案的界定、内容和种类、价值与作用等方面作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以燕窝为代表的海产品生产、贸易和消费,展现中国研究中"海洋中国"的面向,将燕窝消费、贸易和生产网络视为一面认识和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的透镜,以此超越人类学中国研究中的"乡土"视野。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文章大致梳理了燕窝在中国大陆的消费、在中国香港的贸易和马来西亚沙捞越的生产情况,指出"海洋"以观念和实在的海产消费、沿海港口贸易等方式构成了中国社会的重要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