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学问》2015,(5)
清朝的满洲人同金朝的女真人一样,兴起于我国东北地区,是以女真人为主体的、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政治军事集团和民族共同体。金朝作为女真人南下中原建立的第一个王朝,其王朝肇兴的过程、入主中原的经历、治理国家的理念,同清王朝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清朝统治者也把金朝女真人作为自己的先辈,把金朝作为自身民族曾经建立的政权,并且把对金朝的认同提高到维护清朝统治正统性、激发满洲人进取和忧患意识的高度上来,在兴衰借鉴、礼仪尊崇、史书修编、文字使用等多方面体现了对金朝的认同和重视。  相似文献   

2.
金朝与中国史上其他北族朝代同样是种复合体制的朝代,即“胡汉”杂揉的多元文化的时代,除女真本族与北族传统的社会文化外,还有汉族社会与汉文化的影响.金朝及其他北族朝代和汉族与汉文化间的关系始终是历史上的重要课题.以金朝而言,不但是继辽及北宋所建之国,而且更进入淮河以北的中原之地,北宋华北深厚的汉族社会基础及文化无疑是促成女真“汉化”的主要因素.汉族传统学术文化与北宋型学术文化是金代不论北族或汉族都共同所接收,则金人对所承绪的社会、文化如何看待?对异代前朝的看法如何?是个被忽略但应颇值得探讨的问题.就笔者所见,金人对辽、宋的政治、社会等史事极少提出看法,而谈论多在于汉、唐时代.对于北宋士大夫倒有些许看法,但其看法在于文化学术方面,而又以文学为主,这是颇为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流域文明与流人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流域文明是由源与流二者构成的,而流人文化正是这种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流人文化是指历代流人在与自然、社会相互作用中所创造和传播的一切知识的总和,其实质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新质文化,具有中原农耕文化与边疆游牧文化兼备的双重特点。  相似文献   

4.
前燕官学教育兴起、庠学与小学的教育形式与发展进程、崇经尚武的办学特点与历史作用渗透着学校教育在前燕政权由向慕汉文化走向吸纳中原文化历程中的历史使命,加速了慕容鲜卑由游牧民族社会向农耕社会的迈进。从办学宗旨上看,是流寓前燕的中原士人以宣扬先进的中原文化推进慕容鲜卑由游牧民族社会迈向农耕社会为目的改良慕容鲜卑人教育观念的必然产物。官学教育不仅为慕容鲜卑本民族培养了一批文武兼通的人才,也推动和促进了前燕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卓有成效地提高了慕容鲜卑的文化素质,而接受官学教育旋即成为慕容鲜卑人出仕为官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每一种民族文化在它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同时也就形成了相应的民族心理素质和心理结构。 日本历史上经历了两次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次是古代汉文化大规模的涌入,一次是明治维新以后欧美文化的影响。两次外来文化与日本大和民族土著文化之间的冲突、融合,产生了一种既非日本土著文化又非中国汉文化和欧美文化的新文化形态。与此同时,也相应地形成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神话与中国东北诸族的文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古民族先后发生于长白山区域的神话 ,分别展现了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面貌。这些神话揭示了他们以中原为原初地和文化取向 ,并不断主动地融入于中原文化的心理历程和发展脉络 ,从而在文化归属上阐明了东北古族中华化的历史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7.
满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曾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她不仅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更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这个曾经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 ,以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生产、生活方式在较长的历史时间内影响了我国北方辽阔地域内的各个民族。但是随着清王朝的衰落并最终消亡 ,加之与中原汉文化的不断融合 ,这种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弱 ,即使在满族人比较集中的地方 ,带有民族特点的风俗也已经逐渐消失 ,许多满族人对自己民族的一些风俗习惯也不甚了解 ,以至今天成为一种亟待发掘的民族文化遗产。由杨锡春先生所著的《满族风俗考》…  相似文献   

8.
孟昭毅 《唐都学刊》2003,19(2):20-25
日本汉诗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结晶。作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汉诗迄今已有 130 0多年的历史。梳理和廓清这一历史 ,以凸现日本民族对汉文化独特的接受和创发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民族的冲突与融合进一步发展.雄踞北方的辽朝和金朝.以及后来的元朝和清朝,对中国多民族国家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族在建立国家政权和相关制度的过程中,根据各自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要求,或"因俗而治",或易俗而"行汉法",在结合本民族历史文化风俗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吸收了历史上或当时主流意识的国家观及其制度,分别建立起颇具特色的国家政权.这一时期的史学家和政治家们则从历史之势、历史之变与常相统一的思想出发,对其进行总结和阐述,为中国古代国家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学问》2010,(6)
吉林省的古代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中以吉林市东团山遗址的汉代时期夫余文化最为显著。在夫余文化遗址出土和采集的众多遗物里所反映出来的时代特征,同中原汉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