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哲夫是著名的生态文学作家,他力图揭示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企图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在近40年的创作历程中,他的创作实现了从"生态小说"到"生态报告"的转变;在创作中,他主要采用了虚构与写实两种方式来表达他的生态理念,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生态问题的方法。哲夫认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除了要揭示,更重要的是要人们增强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警觉性以及提升相关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2.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发展是解决中国各种问题的关键。代价与发展密不可分,人们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过程中要理智对待代价问题,要坚持低代价发展原则。环境问题是发展代价的重要表现之一。关注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和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建设生态文明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密切相关,生态效益型的经济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生态经济要旨在于经济发展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根据福建经济发展现状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目标,提出农村发展生态经济的几点思考:生态建设必须基于规模生产;区域优势要转化为市场优势;发展山地生态经济要保育与富民并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关键。解决这些问题对发展农村生态经济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喻包庆在《探索》2013年第6期撰文指出,为了解决人与自然严重失衡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要努力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而这又离不开“人类本身的和解”。就我国而言,为了解决日益恶化的生态问题,实现这双重和解,迫切需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5.
生态资本主义否定生态环境问题的存在或严重程度,否定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根源,否定社会主义的解决方案.生态社会主义对生态资本主义的批判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命题:生态环境问题是确证无疑的,其严重程度不可小觑;资本主义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不变革资本主义制度,任何改良性举措都无法克服生态危机.对此,我们要既要高度警惕生态环境问题,又要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既要洞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又要综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的各种成因;既要注意解决市场、技术背后的体制问题,又要充分利用市场、技术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生态政治化:解决当代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长远的目标就是要推进生态政治化,为此,必须树立生态政治价值观,完善政府生态责任机制;加强生态政治民主建设,激励社会公众环境政治参与;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加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政治合作。  相似文献   

7.
庇古、科斯手段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上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针对牧区草畜失衡生态问题展开对庇古、科斯手段的有效性及有限性分析,目的一方面在于把一种经济学理念引入到牧区生态环境的治理中,另一方面要说明生态问题只是环境问题的一种,它具有环境问题的一般性,也具有特殊性,用庇古、科斯手段在解决环境一般性问题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不同的环境问题应采取不同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贫困山区大多是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区 ,要解决贫困山区的人口问题 ,就有必要弄清少数民族山区的人口发展情况。笔者通过对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口发展的分析与研究 ,发现其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经济、生态、社会等问题。因此 ,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步伐 ,就必须解决好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9.
生态伦理学领域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念上的分歧,严重影响了生态伦理为解决生态危机问题而进行的道德辩护的功能.从表面上看,分歧缘于两者之间存在"自然存在物是否有道德地位"的观念差异,深层则反映出两种理论都存在人性的缺失,出现了作为生态伦理哲学基础的错位问题.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性危机,近代以来形成的现代生人性观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要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就要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消解现代性人性观,形成关爱自然界的人性,构建为人自身立法的新型生态伦理学.  相似文献   

10.
行政生态存在的重大理论缺失使其难以有效指导公共行政以解决资源环境问题。资源环境问题本质上属于代际公平的范畴,从共际公平的本义切入,寻求政府管理与代际公平的契合,就是要推行生态行政。生态行政是对行政生态的修正和政府处理资源环境问题及维持社会代际公平的必然选择。推行生态行政需要从斧正行政目标、强化政府环保责任、平衡政府权能、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约束政府生态管理行为等方面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价值观方面来探讨社会发展问题。解决此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首先要实现生态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根本转变,即思维方式、价值的外延和内涵的转变.由此而形成的生态价值观应是一种互益的、广义的、系统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将有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约·贝·福斯特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探讨了生态-社会革命与绿色工业革命及其对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之间的效能关系.世界环境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处于紧要关口,一场生态革命势在必行.离开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试图只通过技术的、政策的、市场手段的绿色工业革命来解决全球性的生态问题是不可能成功的.福斯特强调,只有通过生态-社会革命——真正的全球性的生态革命只能作为社会革命——而且是社会主义的革命的一部分才能行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概念本身就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和生态价值相统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为了创建更加有机和可持续的社会-生态关系,与地球和平相处.福斯特的理论发现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启示:对待当代资本主义要批判和扬弃;对待马克思主义要继承和创新;对待社会主义要融合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我国的生态补偿都是由国家财政来支付的。这种单一的生态补偿机制已经不足以解决跨区、跨界的环境问题。对生态保护作出贡献者应当给以补偿,对在生态破坏中的受损者也要进行补偿,还要对减少生态破坏者进行补偿,这种情况下,亟待建立一种完善的市场补偿与政府补偿相结合的综合配套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4.
《南都学坛》2016,(1):93-97
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总根源,虚假需求和异化消费是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技术的资本主义运用则加剧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基于此,生态马克思主义提出要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就必须改变社会关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社会;要抛弃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原则,树立以人为本的生命伦理价值观;必须变革个人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需求观、消费观和幸福观。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也有自己的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协同创新包含不同主体、层次、维度,涵盖了多种环节与生产要素,是生态系统联动的过程。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创新存在实施主体缺位、制度保障体系尚未系统建立、利益结构分割、科技支撑不够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让生态文明成为人们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示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协同推进,需要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创新共赢的目标、过程、评价及保障体系,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生态文明上也应得到充分体现。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要立足本国国情,又要吸取人类社会其他优秀成果,而不能闭门造车。市场社会主义在解决生态问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不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国家不能走资本主义的老路;经济民主是实现生态健全的保障;利润共享是生态文明的基石。  相似文献   

17.
东营市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东营市作为在黄河三角洲上兴起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不仅要解决好基础设施、人才资源、区域协调等共性问题,更关键的是要突出黄河、生态、资源等特色,发挥优势,顺势而为,以石油为东营的发展之基,使生态成为城市的金字招牌,把东营建设成为黄河之都,并以此增强发展后劲,实现多元发展,促进城市转型,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区域繁荣.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研究的对象是指在一定经济管理体制下,根据市场经济条件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分析和解决县域内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问题。全面实现县域范围内生态、文化、社会等方面综合效益最优化,实现经济发展综合效益最优化的目标。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做到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提高农业的经济收入,解决农民贫困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加快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生态荣辱观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精神在人自关系领域内的必然诉求,它的广泛实践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向度.当前我们要特别重视政府、公众、企业这三个主体在践行社会主义生态荣辱观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要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必须依靠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发农村能源,建设生态家园,实现自然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本文在介绍青海农村能源结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合理开发农村能源、建设生态家园的发展思路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