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受旅游市场、资源特色、发展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海南乡村旅游发展需要更新传统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以包密园度假社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包蜜园度假社区发展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人文条件和旅游资源基础上,针对目前开发中遇到的市场开发困境、空间开发困境、产业发展困境和社区参与困境等,指出包蜜园度假社区发展机遇为国内旅游市场需求升级,海南乡村旅游开始转型升级和休闲农业促进海南产业结构调整。设计相应的开发模式,主要包括市场运作模式、空间开发模式、产业发展模式和社区参与模式,为海南乡村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基于国内外乡村旅游社区相关文献的分析,以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周边5个乡村旅游社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以福利满意度与关注度(即重要性认知)构建四象限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乡村旅游社区农户福利感知情况。结果表明:乡村旅游社区农户对福利关注度均较高,但总体满意度不高;乡村旅游社区农户福利感知因地域资源条件、发展阶段、发展模式、经营方式及参与方式与程度等不同而存在差异。据此,提出增进乡村旅游社区农户福利的相关建议:(1)通过政府主导强化主要优势,巩固已有福利;(2)挖掘资源潜力改变次要劣势,完善福利体系;(3)通过市场配置突破主要劣势,增加福利来源。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社区需要通过嵌入性治理实现包容性发展,如何破解因资本下乡的负外部性导致的社区发展风险和治理脱嵌,实现乡村旅游社区的嵌入性治理,是亟须正视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基于双向运动理论和乡村建设研究的理论资源,运用田野调查法、深度访谈法和焦点小组访谈等方法,考察乡村旅游社区治理的脱嵌困境和嵌入性治理路径,构建了双向运动视角下乡村旅游社区嵌入性治理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以资本下乡为主导的乡村旅游发展方式凸显了市场至上“正向运动”的固有缺陷,导致乡村旅游社区面临着城与乡的发展失衡、内与外的利益冲突和主与客的角色矛盾等脱嵌困境。然而,三重脱嵌困境培育了乡村自我保护“反向运动”的外部环境,推动乡村旅游生产方式由资本下乡主导向乡村建设主导发展,并通过主体再组织化、城乡循环修复和文化生态整合,建构了乡村旅游社区的嵌入性治理的主体基础、内容基础和秩序基础。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乡村旅游火热度不断攀升,乡村旅游的管理模式也不断发生变化,产生了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机制。社区参与机制是乡村旅游工程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理念,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盘活乡村旅游资源,带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的概念、乡村旅游社区参与机制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建议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不断发展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体系,而且出现了以乡村旅游为载体的集旅游、健康、养老、养生等产业融合发展的蓬勃迹象。对长三角地区具有乡村旅游养老经历的城镇老年人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影响城镇老年人选择养老空间的诸多因素中,养老型乡村社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情况是首要影响因素,社区自然与人文社会环境状况是基础性影响因素,社区旅游资源与休闲旅游产品是重要吸引性因素,老年人家庭生活条件是前提性因素,地方政策引导以及理念普及是催化性因素。因此,为了实现养老型乡村旅游社区的健康持续发展,应该着力加强乡村养老旅游社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持续改善社区的自然与人文社会环境状况,不断丰富并完善养老旅游产品,持续创新体制机制以营造更加适宜老年人康养生活需要的宜居休闲氛围。  相似文献   

6.
城郊乡村旅游开发与乡村旅游社区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城郊乡村旅游及其社区发展,从城市社会地理学视角对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在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充分体现社会公正,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生活质量,重塑城乡一体化的乡村旅游景区与社区的区域功能,并构建相应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发展乡村旅游,突出旅游业在山西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也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社区是乡村地区旅游发展的主体,社区的有效参与有利于当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榆次后沟社区参与旅游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认为创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凸显社区参与的主体地位,丰富社区参与旅游的形式,提升社区参与的能力和水平,建立以社区为核心的参与旅游发展模式,对乡村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加强社区民生建设是我国当前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以4个旅游村落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利用四象限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乡村旅游社区的民生需求及建设状况。结果表明:乡村旅游社区对不同民生事项具有不同程度的需求认知和评价;乡村旅游社区的民生需求因地域环境、开发方式及开发阶段等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并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逐渐多样化、复杂化。应以民生需求为引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加强乡村旅游社区的民生建设。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社区营造在于激发乡村社区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促进社区价值的实现和社区福祉的提升。应用社区营造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行动主体不到位、社区参与不充分、社区增权不均衡等问题,拓展乡村旅游内容的深度和厚度,形成优选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与新机制,完善基于互益共同体的旅游社区治理体系,打造内引外聚的乡村旅游内容创新平台等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助推器。本文以贵州25个村寨为研究对象,选取其在携程、去哪儿和马蜂窝这三大旅游门户网站上的网络评论文本,通过运行词频分析软件ROST CM6获取高频词共现关系矩阵,以上述材料作为本文的研究数据。运行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6.0发现:初始网络关系图较为紧密,网络密度为0.8942;点度中心性数值较大的词汇涉及旅游资源和交通区位;“原生态”及“自然”等词汇中介中心性数值较大,对旅游者具有重要的中介感受作用。运行网络可视化数据分析软件Gephi进行高频词节点社区检测划分,其结果可以提炼为特色旅游资源、旅游区位、旅游偏好及旅游产品4个社区维度;通过对高频词汇表达意向特征进行拓展,最终提炼出19个贵州乡村旅游发展要素;并运行R语言数据分析软件绘制4个社区维度的组别共生关系图。最后,对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推动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促进劳动力市场发育等方面看,中国乡城劳动力迁移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由于中国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城市化水平依然很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仍很巨大。中国劳动力乡城迁移远未完成,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城镇化带来农村社会结构失衡、“大城市病”等社会问题,影响了城乡协调发展。追求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推动了乡村生产要素集结发展,推进了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中,人口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是核心。农村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有利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受区位优势等因素的影响,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由外延向内涵提升,人口回流趋势明显。在就近迁移、就地改造两个方面,安徽省形成了大城市扩容、中小城市产城一体化、中心集镇建设三种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乡村城市化与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乡村城市化以农业劳动力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 ,非农产业与非农人口镇 (乡 )集聚 ,乡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式”发展为主要特征。目前各级各类小城镇在推动城乡经济结合 ,促进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发展 ,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乡村城市化仍普遍存在土地占用量大而利用率低 ,规划滞后、布局分散而效益偏低 ,城市化水平有限、环境质量不保证且市场容量较小等一系列问题。为推进中国乡村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 ,文中拟构了小城镇发展的六种基本模式 ,包括功能辐射型、产业开发型、科技创新型、市场主导型、生态建设型和文化保护型等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城乡二元体制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体制是中国特有的一套综合性社会制度,由为保障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制度安排演变而来.城乡二元体制有效推进了工业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却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导致中国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变迁及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性与一致性的实证分析,论证了城乡二元体制是影响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并通过成都市以统筹城乡改革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案例分析,表明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推进人口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有助于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最后,针对成都在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过程中面临的瓶颈,提出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共同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一种政府指导的制度变迁,在这一变迁中会遇到一些阻碍。文章主要讨论的是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撤制村、队过程中的一些冲突。关注农村社会冲突,不能不关注农村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因为相对而言,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在农村要大于城市。文章通过对政府城市化进程中的撤制村、队工作的案例研究来说明,在农村组织中良性的非正式制度所具有的认同功能可以决定农村撤制村、队这一强制性制度变迁的顺利与否,并且这一认同功能在农村中有其特殊的传递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日益面临市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多层次就业压力,这无疑给城镇化与城乡就业的协调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实证研究发现:1971-2012年虽然中国城镇化与就业的协调性比较高,但城镇化与就业的协调性指数波动幅度比较大,同时就业增长滞后于城镇化进程,这已成为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一大难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以及户籍政策的束缚。为了有效促进城镇化与就业的协调性,必须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平等化,缩小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施积极的人力资本投资政策,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技能。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加快城市化步伐。城市化能减轻人口对资源的压力 ;能实现乡镇企业在空间上的集中 ,实现对农村环境的保护 ;能实现对农村潜在市场的开拓 ,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释放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有利于计划生育国策的贯彻和我国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并加快农村科技进步与推广。加速城市化的进程 ,首先要提高认识 ,其次要选择发展战略 ,三是要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具有驱动作用,分析认为传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经济呈现出一定的脆弱性,使得中部农村城镇化发展失去驱动力且长期处于停滞阶段,从而进一步阻碍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正自东向西推进,为中西部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抓住东部产业转移的契机是新时期实现中部农村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径路。  相似文献   

19.
工业化过程是一个工农、城乡互动的过程。市场动力主导作用下的自然工业化,有自下而上的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特征。这种自然工业化模式与现实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工业化模式比较,工农、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不明显。浙江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具有自然工业化的特征。发展中国家要化解二元经济结构,除了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展政策外,还要立足工业化市场作用机制,搞活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城乡关系演变的一般逻辑的分析,发现城市类型转换、产业结构变换、城市化过程、城乡资源流动、城乡关系这五个层面相互作用,导致城乡关系的演变。运用比较经济史的方法研究了原生工业化国家与中国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城乡资源的流动,认为商业部门的发展在中国城乡资源流动和城乡关系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建国后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剔除市场的作用,依靠政府将农业剩余强行转移到工业部门,形成了城乡隔绝的局面。改革开放以后,商业部门的迅速崛起使问题进一步深化。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不可能改变这种趋势,依靠政府来做也是极其困难的。据此提出了中国走出城乡关系困境的统筹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