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显示,上海人才在国内具有相当的优势,每万人中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897人,每百从业人员中此类人才所占比例为20.31%,位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北京。上海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层次总体上走向合理,人才资源比重随着产业发展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在一些重要、关键行业中高层次人才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比起美国的1.64%、日本的4.97%、新加坡的1.56%、法国的2.47%、上海的0.51%还差距很远。在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方面,上海重点瞄准了海外著名高校、世界组织、跨国大企业、金融机构的人才,去年引进高层次留… 相似文献
2.
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全球范围科技革命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新世纪初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我国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和开发重点都将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将对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带来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本文将对新世纪初期我国人才资源开发面临的形势及趋势预测谈谈粗浅的认识。(一)企事业单位高中级人才的增长将保持强劲势头,但人才总量增长率呈减少趋势。1980年底,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资源占当年我国人才资源总量71%。而到1998年,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资源占我国人才资源总量的比例下降了10.42个百分点。这表… 相似文献
3.
自1994年11月黄菊同志提出“构筑上海人才资源高地”以来,本市人事部门紧贴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高地”建设,实施了“引智工程”和“育人工程”,为人才的集聚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努力创造条件,提供优质服务,加大投资力度,使人才高地建设为上海社会跨世纪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随着人才总量的不断增加,人才资源高地已形成一定规模,据统计,截止1997年底,本市已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47万人,但人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还不尽合理,高层次人才所占人才总量的比例还不是很高,人才的整体素质与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还不相匹配,如何引进高层次人才,盘活使用好现有人才,选拔培养复合型人才,则是上海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5.
当人类社会发展跨入21世纪──知识、智慧、智力世纪的时候,在知识工业、智慧产业成为国际经济的主导工业和产业,知识主宰未来,未来属于知识成为世纪最高命题之时,“人力资源再造工程”成为新世纪发展的核心,尤其是从注重人的“力的资源”转向开发团队的“心的资源”新理念,成为新世纪发展趋势时,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列入国家管理、企业管理、社会管理的紧急议事日程。目前全球正全方位地迈向知识经济新时代,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历史性的转变。人的价值因这一转变而得到提升。人拥有的知识因这一转变… 相似文献
6.
构筑上海人才资源高地,形成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机制、成长环境,使上海早日成为海内外35岁左右的优秀青年人才向往和集聚的地方,是当前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热切关注的焦点。去年12月9日下午,由上海团市委主办、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协办的上海青年人才资源开发研讨会在上海青年文化中心举行。来自上海市委 相似文献
7.
世界范围的科技、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使世界各国面临许多日益复杂的重大问题,为合理解决这些令世人注目的重大问题,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和咨询机构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报告,预测和展望21世纪世界发展的前景和战略。纵观各国的发展计划或发展战略,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依据放在“人才资源”这个支撑点上。世界上许多经济学家都在把科学技术视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的同时,将开发人才资源称作是促进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第一原动力。 当代国际国内经济技术的激烈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竞争。实践证明,人才资源已成为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谁拥有更多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执“争博士水平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8.
今年5月,共和国首都正式聘任了17位市长“国际顾问”他们中的9位飞临北京给北京的市长们献上了第一批建议。这是继上海、武汉.香港之后我国大都市的第四个市长国际顾问组织“国际顾问”的产生新中国第一批市长“国际顾问”产生于11年前朱基就任市长时的上海市全称叫”上海国际企业家顾问协会”外界也称“上海市市长国际咨询顾问团”。这一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美国花旗银行、日本东芝韩国大宇等20位大公司总裁、世界顶尖级知名企业家为成员的”国际顾问协会”每年召开一次年会10年来为大上海的国际化发挥了重要作用。”8年后以改革开放后首… 相似文献
9.
10.
上海演艺人才资源再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所作的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地提高和人才资源地开发。为努力实现“把上海建成国际文化广播影视交流中心、国内外文化广播影视作品展演、展示集散港之一和优秀文化广播影视演艺人才荟萃高地”的战略目标,上海文化广播影视系统新一轮资源整合已经启动。作为深 相似文献
11.
12.
着力探索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路子许学东刘世家河南省南阳市是1994年批准建立的地级市,面对撤地设市新旧体制的转换,如何发挥人事部门服务经济建设的职能作用,促进南阳经济更快地发展,是摆在人事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新的市人事局领导班子于1995年初组建... 相似文献
13.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上海提出了明确的发展定位,那就是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也就是说,要将上海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型大都市。显然,国际型大都市的建设,离不开大批高级人才尤其是国际化人才的加入。作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上海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型大都市的过程中,可以依托长三角都市圈的便利条件,通过人才共享的途径,有效提升本市的人才优势,为实现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型大都市的目标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到2010年,要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为此,上海市委、市府及时确立了构筑上海人才资源高地的战略规划,制定了上海人才资源开发的目标体系和政策体系,经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使上海正逐渐呈现出“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良好局面。 实践证明,构筑上海人才资源高地的关键在于加大青年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使上海成为优秀青年人才的向往 相似文献
15.
一个月前,一位领导同志在 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 “关键在人”的重要论述,深入研究一些专家学者的意见之后认为:人才,是国际大都市构成的很重要的前提。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是很有见地的。 就上海而言,要在 2010年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也就是说,要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它应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带有前瞻性、开创性的城市。这样的国际性大都市,似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它的经济实力,在全国是领先的,在国际上是进入前列的。也就是说,综合经济实力,是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基础条件。其二,它的系统性运作,应…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上海人才战略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现在起到2010年,是上海建成 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的重要时期。要实现党中央、国务院给上海提出的这个跨世纪奋斗目标,关键在人才。为了合理开发上海人才资源,加快构筑上海人才资源高地,为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必须充分认识我市人才资源的现状,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新世纪发展战略。 一、上海人才资源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上海已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素质较高、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人才队伍。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人才,总量逐年增加,总体实力在…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3.优化产业人才资源配置,调整人才专业结构。根据国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部署,积极推动人才资源重组,实现产业间的人才资源合理布局。加强和稳定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加大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使农业技术人员有较大幅度增长。结合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开发人才向企业转移,改变我国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产学研脱节状况,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占全国总数的比重,要从目前的40.5%提高到50%以上,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调整专业结构,提高高级人才结构比例。重点开发高新技术和复合型人才;提高人才的学历层次… 相似文献
18.
一位著名西方经济学家曾经说过,亚洲未来取决于人才。如果说第一个经济奇迹是成万上亿的亚洲人辛勤汗水的结晶,那么下一个奇迹需要更多的是灵感而不是汗水。这个论断无疑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党、我们国家早就对人才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心和重视。邓小平同志以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早在1985年就强调发展的关键在人才。他说,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江泽民同志在面向新世纪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人才理论,提出了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及开发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19.
在2000年12月3-5日举行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立50周年暨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上,记者聆听了60场讲演并采访了50位中外法学院院长和法学家,就新世纪的法学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深入探讨…… 国际化 南京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夏锦文认为,法律全球化不是一体化,法律教育模式不应是一致化,而应该是多样化。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法律传统,就是在一个国家内部也有所不同。可以借鉴一国两制的做法,搞法学教育的一国两制、一国多制,一校两制、一校多制,各校都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来。 剑桥大学法学…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继续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是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结合点,是人才竞争、经济发展战略和企业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在当前形势下,作为继续教育主战场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改组,正处在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