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指出,要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要处理以下几个问题:1.以德为本选人要确立正确的用人指导思想,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选人,关键是要坚持“以德为本,德才兼备”的原则。2.唯贤是举选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管理者要做到任人唯贤,一要把选人标准公开化,坚持公开考核,凭业绩选人。二要让人才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平等竞争,优者上,劣者下。三要大胆启用看准的人才,尤其是对在发展经济,服务于经济建设中敢闯…  相似文献   

2.
袁春红 《人才瞭望》2012,(12):23-24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突出了德在干部选用和评价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揭示了以德为先既是一种用人标准.又是一种育人标杆.为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面对市场竞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一支道德高尚、业务精湛、敢于拼搏、乐于奉献的高绩效经营团队。而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建设的核心就是要构建“以人为本”的用人机制,坚持“以德为先、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大力开展公司管理理念的创新,不断汲取中西方管理哲学中先进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4.
孙菊影 《人才开发》2006,(11):54-54
俗话说:“正人先正己”。要坚持“公道正派选人,选公道正派的人”,组织部门的干部必须做到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办事严格,身体力行,当好表率。对己清正,就是要求组织部门的干部要加强“德、识、才、学”的修养。首先,应注重“德”的修养。“德”是人们世界  相似文献   

5.
一、人才选拔的原则 1.德才兼备原则。德才兼备原则,是指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必须注意从“德”和“才”两个方面去考核选拔人才,不可重德轻才或重才轻德。人才选拔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对于“才”的考核,社会已逐渐形成了比较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但对于“德”的要求和考核,还未形成科学的体系。对于“德”的考察,远比对“才”的考察复杂.干扰因素也更多。因此,对“德”除了常规的考察和观察外.应当积极走群众路线,通过访谈、民意调查、民意测验等方式,进行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6.
知人善任,就是在领导活动中对干部的正确考察和选拔使用,是领导的一个基本职能。知人就是要了解人,善任就是要用好人,知人和善任是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知人是善任的前提,善任是知人的目的。 古人说:“政以得贤为本”,“为政之本在于任贤”。现在,领导者在用人问题上能否真正做到知人善任,直接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 要做到知人善任,领导者就应该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举才之魄、用才之量、护才之胆。必须掌握和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德才兼备的原则。就是要坚持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标准。二…  相似文献   

7.
王泽 《人才瞭望》2010,(4):75-75
蒋介石爱才,有时真到了“求贤若渴”的境地.犹如刘备和曹操一般。特别是对自己权力集团以外的才俊.极尽招纳延揽之能事.花样百出。对已招至自己帐下的文臣武将,能用则用.无用则弃.不加珍惜.卸磨杀驴。“德才兼备”者是上品.退而求其次则宁用“有德无才”不用“有才无德”.按他的逻辑.“有德无才”顶多误事.而“有才无德”却是要坏事。这个“德”主要是对“领袖”的绝对忠诚和绝对服从。  相似文献   

8.
汪峰 《人才开发》2011,(2):45-4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作为党和国家干部选拔的标准和原则,现在已是众所周知、耳熟能详的事情。但这一用人思想,并不是现代才有的,而是古已有之。从先秦开始,古人在论述人才的素质条件时,就已注意从品德和才能两方面来考虑问题了,并相继提出了“既知(智)且仁”、“才行俱兼”、“才行兼备”、“才德兼优”等概念。不仅如此,古人还非常明确,并相当科学地论述了“德”与“才”之间的关系,先后提出了“德”为“才之帅”,用人以“德行为先”、“德行为首”、“以德为本”等概念。  相似文献   

10.
最近,某培训学校在招聘老师时,开出的招聘条件中,有一项竞是要求应聘者要有两门左右的补考。有的企业也倾向于招聘有补考经历的本科生。在人才是关键制胜因素的今天,这些单位在选人时为什么要弃优而择“劣”呢?一位企业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说,理由就在于他们担心留不住人才,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选人用人公信度是事关党的公信力、事关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切实扩大干部选任工作中的民主,让群众来决定干部的进退留转。贡井区自2007  相似文献   

12.
上篇如何启动人事改革工程,历史性地摆在中原油田决策者面前,他们在全面推行干部聘任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系列相互配套的干部人事管理机制。一、选人用人: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的公开竞聘和交流机制。中原油田选人用人的基本做法是:“本人自愿、群众选择、正职提出、组织批准、动态管理。”在这一机制下,人人机会均等,凡符合条件的人员均可参与竞争。他们还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增强市场机制的含量,通过市场选择领导人才,优化资源配置,推行干部聘任制后,他们拿出部分经营者领导岗位,面向全局进行招聘。二、优胜劣汰:变能…  相似文献   

13.
看德识干部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凸显了"德"在选人用人方面的首要地位.德是选拔好干部的标准,更是选好干部的关键,要把干部"德"的考察抓深抓细. 因岗分层设置"德"的考察内容.根据干部的级别、岗位、工作性质等不同情况,确定干部德的考察范围和考察重点, 突出考察针对性.如对乡镇领导干部德的考察,要重点看其是否坚持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是否存在官本位思想,是否存在团结意识不强、价值取向偏离的问题,是否存在形象工程、收受礼金、用人唯亲等现象;对部门机关干部德的考察,要重点看其工作作风、服务态度,是否有工作拖沓推诿、忙于应酬、吃拿卡要等行为;对基层干部德的考察, 要重点看其对群众的感情和态度,是否能够安心本职工作、倾听群众呼声,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  相似文献   

14.
德与成才     
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古人强调要将德放在培养和选拔人才的重要地位。今天,我党也提出了以德才兼备的标准培育和选拔任用人才。  相似文献   

15.
事业发展,重在用人。用人必先选人。选人用人要准。关键在于有一个好的选人用人机制。最近.有人提出要“让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这两个“多数人”.最具内涵.包含着民主性、透明度和公信力.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6.
选人用人工作中须防治几种“眼疾“邓国平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由此可见,选用干部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成败兴衰的大事。但是,在现实工作中,由于选人用人者的客观实际水平限制,或主观因素影响,导致选人用人发生一些偏...  相似文献   

17.
选人用人历来是干部工作的指挥棒和牛鼻子.“抓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在组织人事工作的意义上.就是要“抓住领导班子配置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这个关键”.使选人用人工作充分体现促进科学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多处提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人才工作,如报告中提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打破选人用人中论资排辈的观念和做法,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9.
警惕:你掉进招聘陷阱──招聘骗局面面观牛凌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中国大地上,随着改革开放,新型用人制度的逐步确立,真真假假,沸沸扬扬的招聘启事令人睹之神往。大部分人通过招聘找到了用武之地,而大显身手。但是,面对形形色色的招工广告、招...  相似文献   

20.
《人才瞭望》2016,(17):1-1
选人用人,责任重于泰山。只有把责任融入选人用人全过程、铭刻在每一位领导干部心中,才能构筑起坚固防火墙。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各级党委(党组)对选人用人负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分别承担直接责任、监督责任。从而进一步细化了选人用人责任,为加强选人用人把关增添了一道防线、再加了一把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