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奥巴马政府中东战略中的伊朗政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月20日巴拉克·奥巴马出任美国新一任总统后,为摆脱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困境,巩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领导地位,对于前任乔治·W·布什政府的伊朗政策进行了调整.鉴于之前美国一味打压伊朗的政策收效甚微,奥巴马政府更加倾向于使用外交手段来处理伊朗问题.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奥巴马政府的伊朗外交处于"有进展、难突破"的状态.本文试就奥巴马政府中东战略中的伊朗政策调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2003年伊拉克战争后,在沙特和伊朗之间结构性矛盾的形成和发展方面,美国发挥了重要的负面影响。在小布什时期,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为伊朗提升地区影响力提供了有利条件。该时期,沙伊关系总体维持良好状态,但小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对沙伊关系的消极影响在其任内中后期日渐显现,激化了沙伊之间的矛盾,导致两国关系逐渐疏远。在奥巴马时期,美国在中东地区实施战略收缩以及缓和美伊关系的政策措施,再次为伊朗的崛起创造了条件,奥巴马政府的中东政策由此成为沙美关系恶化的重要外部因素。特朗普执政后,美国将修复与盟友关系、加大军售以及遏制伊朗作为中东政策的主要目标,并刻意利用和挑拨沙伊矛盾,进而导致沙伊关系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3.
由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出现了调整。美国中东政策调整幅度最大,但只是策略和手法的变化,而非战略性改变。美国宣示的调整后的中东政策不可能如实执行。随着美国力衰减,美主导中东事务的能力减弱。大中东热点问题如巴以冲突、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伊朗核问题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但这些问题矛盾复杂,涉及面广,仍难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由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出现了调整.美国中东政策调整幅度最大,但只是策略和手法的变化,而非战略性改变.美国宣示的调整后的中东政策不可能如实执行.随着美国力衰减,美主导中东事务的能力减弱.大中东热点问题如巴以冲突、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和伊朗核问题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但这些问题矛盾复杂,涉及面广,仍难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在小布什政府时期,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及伊朗核问题等构成了美国与伊朗关系的特殊背景。依据小布什政府在此背景下实施的一系列具体的对伊政策,可归纳出如下结论:小布什政府对伊朗政策的核心目标是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其根本目标是伊朗的政权更迭。在奥巴马政府执政初年,美伊关系的原有背景没有太大变化,但美对外政策受国内金融危机影响日增,因此奥巴马政府对伊朗政策的目标和限制因素同小布什政府的基本相同,但在实现目标的手段上作了调整,突出表现在对伊朗实施了无条件接触政策。但因"接触政策"效果不佳,以及受后来的撤军伊拉克、中东剧变、战略重心加速东移等影响,奥巴马政府在其实现目标的手段上逐渐回归小布什政府的强制性外交老路,而且有过之无不及。与此同时,奥巴马政府还加强了对伊朗的"秘密战争"。  相似文献   

6.
中东权力格局转换对阿以和平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冷战结束后,以色列维持了在中东政治和阿以和平进程中的强势地位,这种地位是冷战后美国在中东独霸地位的单极格局所决定的。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与伊拉克和阿富汗问题久拖不决消耗了美国霸权赖以生存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奥巴马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转而在阿以之间寻求更加平衡的中东政策,以色列自"9·11"以来的战略优势期恐将终结。随着中东格局由美国单极独霸格局向美、欧、俄、中、印以及伊朗、以色列、沙特、埃及、土耳其等地区大国构成的多元权力格局的演化,政治优势开始向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倾斜。在此背景下,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需转换安全观念,争取在联合国决议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阿以和平进程,实现中东持久和平。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后,以色列维持了在中东政治和阿以和平进程中的强势地位,这种地位是冷战后美国在中东独霸地位的单极格局所决定的。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与伊拉克和阿富汗问题久拖不决消耗了美国霸权赖以生存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奥巴马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转而在阿以之间寻求更加平衡的中东政策,以色列自9·11以来的战略优势期恐将终结。随着中东格局由美国单极独霸格局向美、欧、俄、中、印以及伊朗、以色列、沙特、埃及、土耳其等地区大国构成的多元权力格局的演化,政治优势开始向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倾斜。在此背景下,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需转换安全观念,争取在联合国决议的基础上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阿以和平进程,实现中东持久和平。  相似文献   

8.
奥巴马总统入主白宫以来,美国对外政策的第一要务是处理自身当前面临的严重金融危机问题,中东问题处于美国对外战略中相对次要的位置。根据奥巴马的外交理念,新政府将更加强调使用外交手段解决中东问题,并吸引地区和世界各国与美国开展安全合作,建立稳定的中东安全新架构。奥巴马中东政策所要应对的主要任务是:尽早解决伊拉克问题,分阶段从伊拉克撤军,卸下包袱;继续视伊朗为潜在战略威胁,但将奉行具有弹性的接触政策;启动多边外交机制来实现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积极推动巴以和谈,消除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探索与哈马斯等伊斯兰组织的对话与交流渠道;积极争取中俄在中东对美国的支持,鼓励两国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帮助美国减轻中东外交压力。  相似文献   

9.
奥巴马的中东政策初见端倪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奥巴马总统入主白宫以来,美国对外政策的第一要务是处理自身当前面临的严重金融危机问题,中东问题处于美国对外战略中相对次要的位置.根据奥巴马的外交理念,新政府将更加强调使用外交手段解决中东问题,并吸引地区和世界各国与美国开展安全合作,建立稳定的中东安全新架构.奥巴马中东政策所要应对的主要任务是:尽早解决伊拉克问题,分阶段从伊拉克撤军,卸下包袱;继续视伊朗为潜在战略威胁,但将奉行具有弹性的接触政策;启动多边外交机制来实现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目标;积极推动巴以和谈,消除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反美情绪;探索与哈马斯等伊斯兰组织的对话与交流渠道;积极争取中俄在中东对美国的支持,鼓励两国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帮助美国减轻中东外交压力.  相似文献   

10.
奥巴马政府为了弥补小布什政府中东政策的失误,在中东事务上一改强硬不合作态度,与冲突各方进行对话与合作,这一政策与俄罗斯平衡务实的中东外交政策基本一致.奥巴马时代,美国希望利用俄罗斯来实现其中东外交战略和政策目标,俄罗斯则希望借助美国进一步扩大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但总体上,俄美在世界各地明争暗斗,竞争多于合作.双方在中东地区的互相借重将因局势的变化和各自利益的不同而充满变数.  相似文献   

11.
后冷战时代核均势下的大国竞争集中在经济较量上,美国误判了新兴大国崛起的本质,未意识到这种挑战是经济上的而非军事上的.美国在全球过度军事干预,与国内经济衰落和金融危机一道,促使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体系急剧走向式微.由于力量衰退,美国被迫实施战略收缩,以大国协作方式维持霸权不坠.中东政策调整是美国全球战略收缩的一个缩影.奥巴马执政后,美国中东政策的可能调整包括:重塑中东均势以减轻战略重负;默认伊朗的中东大国地位,通过接触政策缓和美伊矛盾;接受欧盟、俄罗斯、中国在中东的建设性作用.但美国不会放弃单极霸权宿求,战略收缩只是其权宜之计,因此难以逃脱在全球与中东影响力下降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后冷战时代核均势下的大国竞争集中在经济较量上,美国误判了新兴大国崛起的本质,未意识到这种挑战是经济上的而非军事上的。美国在全球过度军事干预,与国内经济衰落和金融危机一道,促使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体系急剧走向式微。由于力量衰退,美国被迫实施战略收缩,以大国协作方式维持霸权不坠。中东政策调整是美国全球战略收缩的一个缩影。奥巴马执政后,美国中东政策的可能调整包括:重塑中东均势以减轻战略重负;默认伊朗的中东大国地位,通过接触政策缓和美伊矛盾;接受欧盟、俄罗斯、中国在中东的建设性作用。但美国不会放弃单极霸权宿求,战略收缩只是其权宜之计,因此难以逃脱在全球与中东影响力下降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均势外交思想和实践与其地缘特征密切相关。远离欧亚大陆的地缘孤立以及在多条战线上维持支配地位的需要阻碍了美国有效参与欧亚大陆的权力争夺,均势外交成为美国谋求霸权的“法宝”。冷战结束后,美国的霸权基础更为脆弱;海湾战争以来的美国中东政策偏离了均势外交的要求,转而寻求武力支配中东地区;伊拉克战争更使美国的战略重心向中东地区倾斜,暴露了美国全球战略的缺陷。美国中东政策的困境在于布什政府对美传统均势外交的背离。不管2008年美国大选结果如何,未来美国中东政策将围绕重启中东均势外交作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均势外交思想和实践与其地缘特征密切相关。远离欧亚大陆的地缘孤立以及在多条战线上维持支配地位的需要阻碍了美国有效参与欧亚大陆的权力争夺,均势外交成为美国谋求霸权的“法宝”。冷战结束后,美国的霸权基础更为脆弱;海湾战争以来的美国中东政策偏离了均势外交的要求,转而寻求武力支配中东地区;伊拉克战争更使美国的战略重心向中东地区倾斜,暴露了美国全球战略的缺陷。美国中东政策的困境在于布什政府对美传统均势外交的背离。不管2008年美国大选结果如何,未来美国中东政策将围绕重启中东均势外交作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15.
魏亮 《阿拉伯世界研究》2023,(2):90-111+159-160
伊朗和印度都曾是殖民地国家,现同为发展中国家,各自是当代中东和南亚地区大国。由于历史文化相亲和地理相近,发展友好关系一直是两国外交的重要目标。冷战结束以来,伊朗和印度关系的发展摆脱两极格局的桎梏,在“提量”和“增质”上取得显著成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安全领域取得程度各异的发展或突破。2007年以来,伊印双边关系发展受阻,呈现出政治和安全合作停滞、经济和军事关系受挫的基本态势。冷战后的伊印关系与冷战时期相似,依然表现出很强的外源性和较弱的抗干扰性。受美国因素、印度中东政策等因素的干扰与制约,伊印关系在未来较长时段仍将继续陷于困境而难有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后,核扩散问题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在中东地区,以色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沙特和伊朗等国家纷纷提出自己的核计划,使中东地区建立"无核区"的目标面临挑战。中国积极参与了中东核扩散治理,尤其以伊朗核问题为抓手,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参与中东地区治理。本文从动因分析、路径选择和机制运用三个层面探讨新时期中国参与中东核扩散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并以中国参与伊朗核问题治理为例,考察上述三个层面的具体表现。研究发现,中国以多边斡旋外交为路径参与中东核扩散治理,能源利益、构建大国形象、战略利益和捍卫主权至上外交原则是影响中国参与伊朗核问题治理的四个因素,其多边机制是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伊核问题会谈机制,其双边机制是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和中俄战略磋商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东遏两伊,西促和谈是冷战后美国中东政策的重点,但每届政府的具体政策、措施有所差别.由于美国在处理中东事务中采取双重标准和偏袒态度,其中东政策在世纪之交陷入困境.9·11事件对美国中东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总的看,美国的中东政策正在作全面调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伴随中东变局的演化以及伊朗与域内外国家间关系的复杂变化,代理人战争成为伊朗地区战略的重要政策工具。为应对不同对手,伊朗在海湾地区、阿拉伯半岛南部和地中海东岸地区分别扶持不同的代理人,并形成了三个次级战略板块。伊朗推行代理人战争的动力主要包括通过代理人战争制衡与掣肘美国、以色列、沙特等全球及地区对手;巩固与扩大本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影响力;避免与对手直接开战,实现以最低成本获取最大化收益的战略目标。然而,受代理人能力与战略意愿的改变、国内政局以及民众支持度变化、对手反制和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伊朗推行代理人战争存在明显限度,代理人战争的效果不应被过度夸大。  相似文献   

19.
美国应对中东剧变的政策措施彰显"奥巴马主义",即军事上谨慎用兵,避免直接地面占领或卷入一场针对伊斯兰国家的新战争,而是通过武装反对派推行"阿拉伯人打阿拉伯人",减少人道主义干预的成本;政治上运用所谓美国的"巧实力",让欧洲大国和阿拉伯盟友提出议程设置,充当"急先锋",美国在背后"掌舵",以最廉价的方式延续美国在中东的领导地位;外交上通过议题设置,让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等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服务于美国政府;经济上运用援助和制裁两手政策来实现政治目标;文化上利用媒体、非政府组织和网络,开展民间外交和网络外交。奥巴马政府试图综合运用军事、政治、外交、经济和文化手段,推动中东反美国家的政权更迭,维护亲美国家的政局稳定。研究表明,无论是主张依靠硬实力的"布什主义",还是主张依靠巧实力的"奥巴马主义",其在中东维持美国领导地位的战略目标,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二战后日本中东石油战略的调整经历了获取石油开采权,建立海外石油基地;修改亲以政策,实行亲阿外交;从单纯的能源外交转向平衡外交;不愿过于依赖海湾阿拉伯国家,与伊朗联合开发油田的四个阶段.对中国的启示是重视战略石油储备的作用、增加勘探开发投入、使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