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在汉代,“西南夷”不仅是一个族群概念,还是一个地域概念。其时存在两种与西南夷有关的“徼”:一是限定“西南夷”所在的巴蜀之徼;二是将“西南夷”分为两部分的西南夷郡徼。在此两徼作用之下,西南夷诸郡在地域上位处巴蜀与西南夷徼外之间,在华夷身份上亦是如此。生活在西南夷诸郡的边民,亦因两徼的存在,及与徼内夷杂处,拥有了与后者既相互区别而又混同为一的漂移于华、夷之间的身份特征。其为当地边民精英在身份的抉择与建构上提供了不同可能。而自武帝置西南夷诸郡以来,有意识地“华夏化”与“蛮夷化”先后在西南夷边民精英中上演。  相似文献   

2.
在《左传》的“徼福於 (于 )NP”句式中 ,NP是施福者 ,而非受福者。因此“徼福於敝邑之社稷”的正确训解 ,应该是“向我国的社稷之神求福” ,而不是“求福给我国的社稷之神”  相似文献   

3.
“究不事”作为古代东南亚较早出现的古国,在东南亚古代史研究领域,特别是柬埔寨古代史研究中,是一个热点。学术界着墨于此已有许久,许多专家学者在有关论述中或多或少地谈及,其间多有精辟。但遗憾的是,在许多问题上迄今尚存在分歧,甚至具有根本的差异。笔者仅以薄识,斗胆参论,希望得到方家的批评。一《后汉书》载:“肃宗元和元年(按,公元84年),日南徼外蛮夷究不事人邑豪献生犀、白雉”,又载,“元和元年春正月,……日南徼外蛮夷献生犀、白雉”。  相似文献   

4.
陆西星是明代著名的内丹家,所著《方壶外史》是道教内丹史影响颇大的宏篇巨著。本文着重探讨《方壶外史》之《老子玄览》的思想特色。陆西星站在内丹家的立场注解《老子》,对《老子》的“道”论、“观妙观徼”、“上德下德”、“有为无为”等等都从内丹炼养的角度进行诠释,旨在阐发其“玉炼金炼”、“炼己采药”的内丹双修理论。《老子玄览》还深受大乘佛教的影响,讲解内丹以无相为宗,此为其不同于以往丹经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5.
东北之有志书,始于元代。元修《一统志》,有《辽阳图志》进呈,惜今己佚。目前学术界公认现存最早的东北地方志为明嘉靖十六年(1537)纂修的《辽东志》,我们认为这一说法值得商榷。去年上半年,经友人的帮助,我们在日本关西大学泊园文库藏书中,发现标有“元戚辅之撰”的《辽东志略》一卷。是书收在元末明初人陶宗仪辑的《说郛》第六十二局中。据《中  相似文献   

6.
说“Bo”     
“Zi”字是一个正字,义为母牛,“Bo”则是“Zi”的e俗字,刘师培《左 外集》,《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在这一问题上有疏失。  相似文献   

7.
朝鲜文人在出使北京的途中结识了辽东诗人李锴,互有诗歌酬嘱。李锴的《睫巢集》也随之传入朝鲜。朝鲜文人对李锴诗作中的“故豳之思”和淡泊情怀颇为欣赏。多有赞誉。李锴虽不是诗坛大家。但是朝鲜文人对其诗歌的接受是两田诗歌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两圜文化交流的盛况。也为“辽东三老”研究增添了新的文学史料。  相似文献   

8.
秦汉乡官里吏考仝晰纲秦汉时期的乡官里吏,为民表率,助成风化,在地方基层统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对乡官里吏的职责及选任与管理的基本情况略作考述。一、乡官及其职掌关于秦汉乡官的设置,《汉书·百官公卿表》曰:“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后汉书·...  相似文献   

9.
陈云与辽东土地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云在领导辽东土改运动中,确定了土改的总原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了经验及时推广,并根据土改形势的发展,适时地将“求透不求快”的方针调整为“又快又透”方针,使辽东土改推进得比较顺利,在贯彻《中国土地法大纲》过程中,辽东土改运动中出现了“左”的偏向。尽管陈云在“左”的偏向泛滥之前已离开辽东,但他仍然坦率地承担了主要责任,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坦荡胸怀。   相似文献   

10.
流人,《释文》解为“有罪见徙者也”,《隋书刑法志》也说“流刑谓论犯可死,原情可降,鞭笞各一髡之,投于边裔,以为边卒”。这就是说,因罪而被流徙者,均谓之流人。流人由内地谪放辽东,自古有之。到辽金元,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已有大量流人被发遣到辽东,他们与当地兄弟民族,披荆斩棘,辛勤劳动,携手前进,对辽东经济发展,抗倭斗争,民族融合和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明代东北南部的行政建置辽东都司及其下辖卫所,前人多有研究和著述,似乎已成定论。笔者认为对此尚有进一步探索之必要,特别是诸卫下设的所级建置更是如此,对此考述如下。1.定辽中卫:洪武十七年设置于辽阳城内。下设左、中、前、后四千户所,四所“俱卫治内,即均治于今辽阳城内。千户所外,设有盐场及铁场百户所。盐场百户所设在海州卫梁房口,铁场百户所设于都达里和三角山。《辽东志》盖州卫山川地图注日:“(盖州)西北到梁房口九十里”,《金辽志》山川条亦载:梁房口位于:“海州城西南七十里。”按此方位求之,梁房口关当在今盖县西北、海城市西南,应置于今营口县高坎附近。关于三角山,《辽东  相似文献   

12.
<正> 偶检张步天《中国历史地理》秦代政治地理一阅,读后觉得作者对待史料不够严肃,或窜改有之,或杜撰有之,随心所欲。兹就鄙见所及·予以指出。一,在论述秦代疆域时,作者引《史记·秦始皇本纪》说:“东到海……西至临洮、关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①查《史记·秦始皇本纪》应为“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②这是对秦代疆域的概括。而  相似文献   

13.
关于明代辽东的军屯,特别是运用明代辽东档案来研究这个题目,至今尚为鲜见。我们想利用《明档》,结合有关文献,对这个题目作一初步探讨。一、明初辽东军屯的建立和发展辽东军屯制度的设立,主要是由当时辽东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形势所决定的。洪武四年(1371年),马云、叶旺率兵入辽后,辽境并没有立刻平宁。明廷不得不派遣十万大军,长期镇戍辽东。而当时辽东的经济形势是,“元季兵寇残破,居民散亡,辽阳州郡,鞠为榛莽”,实在无力养活这十万官兵。这就不得不依靠海运从内地运送粮谷、布匹。人力、物力都是极大的负担。且海运之时,又极不安全,沉船溺海事故屡屡发生。在这种颇为困难的情势下,明廷为了免去戍军衣食之忧,减少内地运输之累,保证辽东官军长期驻守,才在辽东地区  相似文献   

14.
1956年3月恢复“阪、挫”2字,1986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恢复“诉、讌、晔、詟、诃、(?)、紬、划、鲙、诓、雠”11个字。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恢复“翦、邱、於、澹、骼、彷、菰、溷、徼、薰、黏、桉、愣、晖、凋”15个字,三次共恢复 28字。通过比较四种权威性字词典对28个被恢复异体字处理方式的异同,谈谈在出版工作中如何正确使用这 28个被恢复异体字。  相似文献   

15.
元明清白话文献中的“国家祥瑞”一语,除了它的字面意思外,还有瑞雪的意思。但是它在今天所见的大型辞书《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里都未当作词条收录。事实上,当作瑞雪义的时候,“国家祥瑞”已经凝固成了一个词。此外,“国家祯祥”、“祥瑞”,也都有瑞雪的意思,上述辞书对前者未收录为词条,后者虽然收录而却未列这一义项。考释“国家祥瑞”可知其还有“瑞雪”一义。  相似文献   

16.
燕都蓟城(在今北京大兴西南)被王翦攻拔后,太子丹率精兵逃亡辽东(今辽宁朝阳市西北),秦青年将领李信急起直追。太子丹的结局如何?史书记载不一。 《史记·李将军列传》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史记·燕召公世家》称:“秦攻拔我燕,燕王亡,徒居辽东,斩丹以献秦。”《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称:“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於衍水中,卒破得丹。”司马光也觉得不易断定哪一种说法比较可靠,因此在撰写《资治通鉴》时只好采用了模棱  相似文献   

17.
《醒世姻缘传》成书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立足内证,抓住“特定地理方域”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称谓及有不同行政归属这一特点,分析小说中作者讲出的作者时代的三处地理:济南合属六县、山东六府、辽东四卫,得出《醒世姻缘传》在顺治十年十一月业已成书,蒲松龄不可能是《醒世姻缘传》作者。  相似文献   

18.
冯惟敏(151一1580?),字汝行,号海浮,临胞(今山东省临胸县)人,明代杰出的散曲和杂剧作家。著有散曲《海浮山堂词稿》,诗歌《石门集》,杂剧《不伏老》、《僧尼共犯》。近人散曲研究专家任半塘称赞“冯氏散曲,最有生气,最有魄力,为明曲中仅有之豪放一派”①。明朝洪武初年,朝廷发布命令,山东百姓每三户必须选一丁壮到辽东戍守。临胞冯思忠承担了这一任务,“遂家于广宁左卫”队今辽宁省北镇县)。冯氏家族在此生活了五世,大约在成化十四年(1478),五世孙惟敏的父亲冯格(字伯顺)降生,冯裕尚在年少,裕之父冯振便去世了(…  相似文献   

19.
除国家《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的必须注释的文献外,还应将范围扩大,坚持《著作权法》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精神和“凡引必注”的基本原则。这有利于学术规范的科学化,倡导学术研究的严谨作风。  相似文献   

20.
说“尾”——关于濮、尾濮及其“尾”的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由尾说起 可能是大汉族主义思想作祟,历来文献资料中,对我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每有离奇的记述。不仅见于一般文人的笔记杂录,有时亦出现在官方类书、乃至严肃的学术著作上。所谓尾濮的尾巴,便是其中一个怪诞不经的例子。 《通典·卷一八七》:“尾濮,汉魏以后,在兴古郡西南千五百里徼外。其人有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