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毛泽东在建设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他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在一个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建党学说。当前,面对风云变幻的复杂国际形势和国内繁重的建设任务,在全党深入开展“三讲”教育活动中,探讨毛泽东对马列主义建党学说的主要贡献,重温毛泽东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深刻丰富的思想观点,对于我们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把党建成领导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党的学说与中国党的建设实际结合起来,成功地解决了在我国建设战斗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艰巨任务,从而形成了系统的毛泽东建党思想,由于这一思想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和成熟起来的,科学地回答了其他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建设过程中不曾遇到或不曾解决的许多问题,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从而以自己独创性的理论,发展了马列主义党的学说。邓小平同志说,列宁有个完整的建党学说,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精辟地指明了毛泽东建党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中的地位。毛泽东建党思想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完备的思想体系,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我根据感受到  相似文献   

3.
金晓钟 《理论界》2007,(5):13-14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从而把马列主义党的学说、毛泽东党建思想和邓小平党建理论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他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列主义。事物矛盾问题精髓学说的创立和运用,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独特的理论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从各个方面坚持、运用和发展了矛盾问题精髓的学说,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胜利地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变,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列主义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对马列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创造性的重大发展。坚持和完善这项制度,充分发挥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作用,对于改善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巩固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实现党和国家的总任务,战胜国际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阴谋,把社会主义的大旗高举到底,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现就我国实行多党合作制的几个理论问题作一些初步探索。一、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列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思想教育学说.邓小平教育思想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原理,在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教育的地位、作用、方向、方针、政策、动力等基本问题,可以说初步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7.
<正>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建党思想卓著,前者以奠基和开拓性地把马列主义建党学说运用发展于中国,形成了党的建设的理论而垂范后人,后者以思想深邃、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建党学说的理论体系而光彩耀眼。把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建党思想进行比较分析,无论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历史作用和科学价值,还是对于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以奠基和开拓性地把马列主义建党学说运用发展于中国。形成了党的建设的理论而垂范后人,邓小平以思想深邃、创造性地发展了毛泽东建党学说的理论体系而光彩耀眼。把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建党思想进行比较分析,无论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历史作用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是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问题,也是搞好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大问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应当自觉地认真学习和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把它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来建设党,指导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就无往而不胜。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深刻表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不仅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而且是使中国革命和建设由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和关键所在。什么时候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革命和建设事业就生气蓬勃地向前发展。否则,就会招致挫折和失败。在中国革命史上陈独秀之所以犯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和王明之所以犯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其根本原因,就是违背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原则,使革命遭到了失败。建国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失误,同样也是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明确规定自己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七大”制订的党章又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是它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建党70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建党学说,把一个由五十多个党员组成的、缺乏经验的革命党建成一个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的,具有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学自恢复学科建制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存在缺乏统一规范、不够本土化等问题,这就阻碍了学科内的沟通,影响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效力。通过对483篇有关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文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十年来我国社会学研究整体层面的一些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发展经济学虽然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它不能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指导理论 ,所以我们必须研究中国的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主体和发展方式。以此关注中国的经济问题 ,总结中国的改革经验 ,预测中国的发展趋势。目的是建立和完善当代中国发展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美学发生了日常生活美学与超越性美学的对立。日常生活美学肯定大众文化,主张审美回归日常生活,建立以感性快乐为本质的新的美学原则;而超越性美学则主张审美超越日常生活,应该对大众文化进行审美批判。现代性分裂为世俗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世俗现代性沦为感性异化,而审美属于反思现代性,是对世俗现代性的批判。因此,要吸收后现代主义的合理因素,重建超越性美学。对大众文化,应持一种辩证的态度:一方面,肯定其合理性,承认日常生活审美化丰富、美化了人们生活;另一方面,警惕感性异化,坚持审美的超越性,开展对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建设精英文化。  相似文献   

14.
民族国家理念在《云南》杂志中的凸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勤 《学术探索》2003,(10):28-31
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中华民族为适应时代变迁,试图调整自身内部机制所作的一种努力。直至辛亥革命前的几年中,先进的中国人在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探求历程后,才逐步产生了创建新型民族国家、实行现代化以救亡图存的思路。本文试以《云南》杂志为例,分析、阐述中国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少数人作为道德王国的成员,其尊严也应得到尊重。伦理精神与少数人权利保护存在于统一的社会秩序之中,我们要在善恶因果律中把握少数人权利保护,在价值合理性中彰显少数人权利保护,在生态整合中体现少数人权利保护。在道德哲学层次,少数人的权利保护已不再仅仅是道德规范的实现,也涉及到伦理精神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民办高校发展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高等教育发展观的演变过程,阐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由以人为本的科学规模观、科学质量观、科学结构观、科学效益观和价值观共同构成的,并分析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模式,提出新形势下民办高校的转型应实现从“增长”向“发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目前,资源型城市过度开采资源虽然支撑了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但也将使其逐渐失去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特别是经济实力不强和生态环境恶化等更使得资源型城市的资源面临不经济的发展困境。因此,资源型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必须将节约资源放在首位,这不仅是资源型城市的现实考虑,也是资源型城市长远发展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以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别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作出了特定历史时期所能达到的表述。20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全新高度,同时也使人类对社会主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真正把握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也就为我们正确地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作者的生平事迹、著作等论述中存在着某些疏误乖违。本文依据地方志、别集序跋、小传等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提要》所论及的作者,如陈轼、彭师度、姚菱、储掌文、汤斯祚等,从他们的科第、仕历,到作品的著录、版本、卷数、存佚等,均一一作了订正和考辨。  相似文献   

20.
李斯所作的刻石文流传下来的共7篇,采用的是每句四字的形式,继承的是四言诗的形式。在7篇刻石文中,有6篇是三句为一章,是古老诗体的复活,同时又是楚文学影响的结果。7篇刻石文,各篇或36句,或72句,每篇作品的句数相对固定,体现出森严的法度,带有法家特色。各篇刻石文都有自己的风格,针对性较强。在运用比喻的地方,继承的是先秦文学所奠定的原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