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当下要求复兴民族文化、重振民族精神,则必须看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中已经秉赋了新质,看到一百多年来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中核心价值的转换和变化;从毛泽东的"三派文化观"到今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文化意识形态建设上完成了一段心路历程的转换;作为和谐文化之根本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其本身就是马、中、西三派文化协调共生的产物;构建多样件的和谐文化,务必要求运用高度的文化智慧,协调和规范一元与多样、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核心价值与非核心价值的和谐共振,从而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培育出一个和谐宽松的文化氛围和良性运转的软环境.  相似文献   

2.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体现出工具理性特征 ;一是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 ,体现出价值理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努力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的人类文明价值观紧密融合 ,这是文化现代化从而达到社会总体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与文化选择的必然结果,内在地蕴含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双向互动。这种双向互动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始终,并呈现出启蒙—解释、民族—本土、大众—人本的范式演进。它不仅观照着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而且指引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4.
郭昭第 《理论界》2010,(6):134-136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强调文学的革命化,但很大程度上否定了民族文化,这是中国化的准备阶段;第二阶段提倡文学大众化,但很大程度上用阶级分析方法区别了民族文化,这是中国化的形成阶段;第三阶段提出文学民族化,但很大程度上主要着眼于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这是中国化的成熟阶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应该与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尤其艺术精神的有机结合起来。但许多人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从日本社会对儒学的认知和实践看,日本儒学可以划分为对中国儒学的全面接受和儒学本土化过程的两大阶段.随着汉字、汉文化的东进,儒学以大化改新为标志在日本得到全面认同和接受,在日本列岛上扎根并成为日本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经过千余年的传播与发展,儒学不断地与本土文化融合,以朱子学的出现为标志,成功地完成了日本儒学本土化的过程,成为日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孕育了日本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大学文化的现代性精神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精神是现代大学文化的精神内核,从现代性的视角剖析当代中国大学文化之病象.在此基础上,阐明对于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建设之核心和方向的见解:以现代性精神为核心和方向;以马克思主义及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所展示的真正现代性精神为动力和目标;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土壤,构建与现代性高度融合的本土性即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本质上体现着一种宏大的社会文化融合与变迁的历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其深厚文化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精神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机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既是中华民族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实现形式与内容等不同层面结合的文化基础.中华民族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基础的积极效应,体现它与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理想观、思维方式和人生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在契合.同时,也要警惕这一文化基础可能产生的负效应,必须加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扬弃、弘扬和培育,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赋予时代性内涵,从而减少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  相似文献   

8.
<正>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西洋文化随着中国革命过程不断被中国化,最终成为扎根于本土文化基础上的统治思想。唯物辩证法之所以被中国人民所认同,根本原因在于它本身的性质和中国社会的需要,不可否认它也有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基础。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维互释过程,一方面是唯物辩证法中国化,另一方面是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9.
在新世纪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道德文化领域应该主要走本土主义路径,法律文化领域应该主要走拿来主义路径。这种不同路径的选择模式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神所决定的,同时也有理论依据和成功的实践例证。拿来主义路径下的中国法制建设与继承本土资源和体现法治的中国化、民族化并不矛盾。在宪法、行政法等领域,应该强调遵循和实施与世界潮流一致的普遍价值和普遍规则,而在与道德伦理评价体系和民众私人生活接近和密切的民事、经济、刑事和诉讼等领域,应该在拿来主义基础上充分强调中国化和民族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走自己的道路 ,创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 ,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 ;着眼于马克思哲学的应用 ,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切入点和结合点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民族精神、优良的传统哲学、通俗的群众语言融合起来 ,使之科学化、民族化、大众化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逻辑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促进了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建,中国文化开始“破”中有“立”的转型,一个渗透着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和方法的适应中国现实国情的现代文化得以生成。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文化失范现象,影响着自身文化竞争力的形成,需要在文化转型中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在文化学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文化变迁现象。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文化自觉的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文化传播和融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历史性转型,也实现了文化创新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文化学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解读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也有利于树立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适应,才能引领中国走向成功,不相适应,就会带来挫折。所以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必须中国化才能在中国发挥它的最大效用。而它之所以能中国化就是因为它与中国文化有共通的契合点,可以求同存异。和谐观就是它们的一个契合点。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理念的和谐观念如果与马克思主义不能求同存异,也就无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文化.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意识、精神风貌和心理品格。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在传扬红色文化之时,应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基本视界,把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作为出发点、立足点和落脚点,把打造中国精神和重塑中国梦作为集中指向,构建起一个全景式的红色文化发展坐标系。  相似文献   

15.
戴兆国 《学术界》2012,(2):133-139,286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会通无疑是当前文化自觉的核心话题之一。如何确保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会通朝着拓展包容性、提升整合性、增强适应性和激发创造性的方向发展,就成为这一会通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前提。中国文化第二期发展过程中宗密会通儒、道、释,其思想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会通的方向,同时对于中国文化第三期的创造也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鉴于国内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的成就和特色、误解及欠缺,拟以近百年来中西文化大激荡为背景,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为此,应以充分认知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为前提和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根据、文化前提、文化挑战等问题为研究对象和目的,以广泛借鉴、使用文化学、文化哲学、文化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特色,重视马克思主义民族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文化支撑,注重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大众化,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置于16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历史进程中去考察,置于近百年来中西文化传播与交流、继承与整合、创新与变迁的发展过程中去理解,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去审视。  相似文献   

17.
苏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影响深远,而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因循与超越勾画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轨迹。经考察毛泽东半个多世纪对苏共的心路历程,就找到了整体性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两个核心概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毛泽东思想"提法嬗变的锁钥。从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新话",到新中国成立前后一段时间的弃而不用,再到"后中国化"语境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以及纪念语境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法的重新使用,苏共因素像一条金线贯穿始终。由此可以得到的启示有:对外学习要有一种平等心态;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是多样的;坚持道路自信,跨过"卡夫丁峡谷"。  相似文献   

18.
刘德龙 《齐鲁学刊》2006,2(6):37-42
在我国文化安全受到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和紧迫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精华与糟粕共存的庞杂的文化积累,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科学地认识传统文化,以冷静、客观的态度辨别其中的精华与糟粕,坚持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科学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通过社会传播、学校传授、家庭教育、立法保护等渠道和对策,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9.
李焕云 《云梦学刊》2011,32(6):10-14
许多学者认为,异质文化的疆界难以逾越,文化冲突普遍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及其成果,充分证明了异质文化的会通融合既可能又是必要.向世人提供了宝贵的启迪意义。基于人的类本质的共同性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生态,不仅激活了中国固有的文化基因,而且促进了具有民族性和现代性双重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为人类文化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文化中国”的建设中,让“斗争哲学”适当休息,让“和而不同”理念走向前台,学习“别人”、强化“自我”,无疑是比较意义上的最好选择.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五四运动时期,我们选择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社会历史原因,是期望通过马克思主义来改造中华传统文化,改造中国社会,挽救民族危机和文化危机;二是文化心理原因,中华传统文化心理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是我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心理条件.马克思主义没有在她的故乡生根发芽,却在中国开花结果,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心理相契合的明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