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名词词组指的是以名词为中心词的词组;动宾词组又叫述宾词组,指动词加上其宾语构成的词组;主谓词组则指那些由被陈述与陈述两部分构成的词组,即词组的两个部分之间有主谓关系。语法学家告诉我们:“词组是由若干词构成的造句单位,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逐层搭配起来的没有一个语调的一组词。”这一点英汉皆然。但英语句子名词化现象普遍,即偏重使用名词词组,所谓“名词优势于动词”(Preponderance of nouns over verbs)。例如,You can rectify the fault if you insert a wedge(嵌入一个楔子就可纠正误差)。在科技文体中,这句话可改为:Rectification of this fault is achieved by insertion  相似文献   

2.
<正> 词是有固定声音和特定意义的最小的造句单位,如:“教师”、“人民”等;词组是由几个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表示一定关系的比词大的造句单位,如:“白马”、“诗词”等。词和词组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关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在于:词和词组都是造句单位,词组是由词构成的。区别在于:词是最小的造句单位,词组是比词大的造句单位;词的读音固定,意义是特定的,一般词组的读音不固定,也  相似文献   

3.
义位的义素特征不仅应该包括理性义素,还应该包括隐性义素、情感义素和语法义素。对基本比喻句的分析应将四者结合起来,重点应放在后三者上。从最简单的基本比喻句入手,将喻体和本体界定在“词”的范围内,可以得到喻体词表现本体词的四种形式:特征、程度、方式、状态。同时也构成了基本比喻句的四种类型:喻体词对本体词特征义素特征的分解,喻体词对本体词状态义素特征的共享,喻体词对本体词程度义素特征的比较,喻体词对本体词方式义素特征的比较。也就是通过这四种关系,比喻句这一种逻辑的矛盾形式得以存在。  相似文献   

4.
英语中形容词和副词词尾加“er”或前面加“more”就构成比较级,这个大家都很熟悉。此外,英语中还有某些词或词组,它们既没有加“er”,也没有加“more”,但在语意上也表示比较,我们把这种现象叫作词义上的比较级Lexical comparative degree。了解和掌握词义上的比较级对于英语学习来说是大有裨益的。本文就形容词词组和动词本身表示比较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汉语中主谓谓语句的构成相当复杂,而小主语的构成也是相当复杂的,其构成情况如下:一、由词构成。1.名词,只限于一般名词;2.代词;3.量词,只限于单音节物量词重选式;4.动词,小谓词为形容词;二、由词组构成.1.动宾词组,小谓语一般限于形容调;2.联合词组,小谓语式形容词或判断动词或“有”字;3.“的”字词组;4.方位词组,小主语同大主语多有领属关系;5.数量词组,小谓语多为描写、说明性的;6.趋向词组,小谓语多为描写性的;7.复指词组,小谓语为动词,名词,为说明性的;8.主谓词组;9.指数量词组,必有所指代事物于前文出现。  相似文献   

6.
试谈成分句     
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是说话人——听话人语言行为的反映。①一般地说,句子可以由一个词构成,也可以由大于词的词组织构成。这是比较常见的语言现象。在现代汉语中,除了词或词组可以充当各种句子成分之外,还有比词或词组两种语言单位更高一级的语言单位,即作为结构体的句子,也象词或词组一样,可以在句子里,居于不同的位置,与相邻的词或词组发生不同的语法结构关系,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  相似文献   

7.
汉语的词语根据它的语法功能可以分为名词性词语和谓词性词语两大类.名词性词语主要是指:名词、数词、量词、大部分代词(如“我”、“什么”)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联合词组(如“学生与教师”)、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如“勤劳的人民”)、用名词或人称代词作定语的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如“会议的召开”、“他的到来”)、“的”字词组、数量词组(指数词和物量词的组合,如“三本”、“五个”)、指量词组(指示代词与物量词的组合,如“这个”、“那件”)等.  相似文献   

8.
一、复合词 英语中,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词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新词称作“复合词”。复合词在整个英语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它的构成为英语语言增添和补充了大量词语。它至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现代英语中不少新词和新语均是借助于原有的词复合而成的。复合词的构成成份可由各种词类表示,而且其组合不受英语句法的限制,在词序排列上比较灵活、机动、善变。 二、复合词鉴别的标准 复合词鉴别的标准包括语义、语法、语音和书写等方面。 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词在一起出现,可能构成一个复合词,也可能只是一个自由组合的词组或…  相似文献   

9.
浅析英语并列词组的词法构成和句法功能龚长华,王恩扬英语中词组多种多样,有动词词组、名词词组、介词词组等等,这些词组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必须以该词组中的某一个词作为该词组的核心词(kernelword)。动词词组以动词为主,名词词组以名词或代词为主,...  相似文献   

10.
古汉语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主谓词组中间加“之”字,构成“主之谓”格式。对这种格式的主谓词组,杨伯峻先生《文言语法》中说:“之又可以置于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的用法是把主语似乎变成了与领属性同型的附加成分而句子变为子句。”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称之为“组合式词结”,吕先生说,组合关系(即偏正关系)所形成的词群,叫词  相似文献   

11.
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词组(短语),它一般是由两个意义相类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单音词构成的双音节词组,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它的意义只由其中的一个词来表示,另一个词临近丧失意义,只是一个陪衬的音节。这种词组就是偏义词组。例如: ①魏其之东朝,盛推灌夫之善,言其醉饱得过,乃丞相以他事诬罪之。(《史记·魏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英语中由于词法的发展,名词和名词的组合力日益显著。在这方面英语几乎能与汉语相比拟。在现代汉语中,构成一个词的两个方块字调换位置之后,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变成另一个词,其词义或者稍有变化,或者变成一个意义完全不同的词。例如:动摇←→摇动;达到←→到达;生产←→产生;虚心←→心虚。现代英语也有类似的情况,例如:a long life(长命)←→lifelong(终生);work bench(工作台)←→bench work(钳工活);pattern making(木模制造法)←→making patterns(制造本模);lubricationpump(润滑泵)←→pump lubrication(泵润滑)。由于英语名词具有这种比较自由的组合力,科技英语中便出现了类型不一的众多名词词组。英语的这种名词的组合力十分灵活,而且所构成的名词词组含义确切,不会造成误解。paper tiger是“纸老虎”,paper shirt是“纸质衬衣”,但paper factory却是“造纸厂”,它决不会使人们理解为“纸质工厂”。  相似文献   

13.
汉语中“在于”这个语言形式,是由“在”和“于”结合而成的。“在于”由词组凝固成词,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本文试图以“在于”为主,旁及同类的“至于”,具体考察它们的演变情况,为研究词组成词历史提供参考。附带说明,过去书面上“于”和“於”通用,本文以“于”为代表,引证材料以原书为准。  相似文献   

14.
一、词组(一)课文内容词和词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还不成为句子的,叫词组。词组有联合词组:工人和农民、勇敢而坚强;偏正词组:枣园的灯光、很清楚、好得很;动宾词组:爱祖国、写文章;主谓词组:科学发达、精神饱满。词语比较固定的词组称固定词组:见异思迁、人民大会堂。(二)教学参考1.关于词组的类型①一般词组和特殊词组。词组的构成成分之间有明确的结构关系的,是一般词组,如上  相似文献   

15.
<正> 二、“妖”字结桷“所”字常常附着在动词或动宾词组前面,构成名词性词组,充当句子成分。这个词组,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所”字具有代词性,但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因此它仍然是虚词。它可以称代受动词支配的人或事物,也可以称代与动词行为有关的原因、方法、条件等。1、“所”动(宾)式  相似文献   

16.
一为行文方便,我们把由“不是……吗”格式构成的反问句称为“不是+p”反问句,把“不是”“吗”以外的句子主干统称为P。“不是+P”反问句从语法结构方面看有三种类型: 甲组: (1)我不是已经跟你说了吗(黑体字表示相对轻读,以下同) 乙组: (2)为什么?他不是老师?(黑体字表示相对重读,以下同) 丙组: (3)他怎么也来了他不是干部、吗甲组反问句中的“不是”是一个表反问语气的副词,在句中要轻读;句中的“P”是动词性词组或主谓词组,整个句子是由反问语气副句“不是”加上陈述句,再加上语气词“吗”构成的反问句。乙组反问句中的“不是”要重读,是由两个词构成的。其中的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助词“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构成“定语+之+中心语”偏正词组。吕叔湘等学者都认为“之”加单音节方位词能构成11个或12个“之×”双音节方位词,其实,在这12个“之×”中,有10个是定语标记“之”加“中心语”(单音节方位词),是两个词,而不是一个词。只有“之后、之前”有时能够独立成词,但独立成词的“之后、之前”是时间词,而不是方位词。作为定语标记的“之”有时可以省略,时间词“之后、之前”中的“之”不可以省略。  相似文献   

18.
叠字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从音韵学角度讲,它主要是指由两个相同音节重叠而成的音节词,如“萧萧”、“涟涟”。就词汇学而言,叠字一是指在构词方式上由两个相同词素构成的合成词,如“祁祁”、“茫茫”;二是指由两个相同的词组组成的重叠形式,如“采采”、“迟迟”。因而、叠字又叫叠音、叠词和重言、重字。汉字一个字为一个音节,在古汉语里,一般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叠字这个名称比较确切地概括了  相似文献   

19.
传统语法、悉尼语法和加的夫语法从不同角度对“动词词组”的不连续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本文在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内,重新界定了“动词词组”这一概念,并区分了传统语法和悉尼语法对此概念的描述和解释。本文认为“动词词组”由主要动词和主要动词延长成分构成,后者又可以由副词、介词或副词+介词填充;“动词词组”不连续和其他词组中的不连续现象类似,可以在树形图中直接体现;而在系统功能语法范围内,这种不连续主要归因于三个方面:语义重心的后置、信息单位的分布和语域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何谓关键词(key word)?《韦伯斯特新世界辞典》(Webster′s Newworld Dictionary)的释义相当简单明瞭:A key word is a word that is ahey。而所谓key的含义,除了我们通常所见的“钥匙”,“键”,“栓楔”等,还有“解答”,“主调”,“重要或必要之人或物”等解。由于英语具有一词多义的特点,许多以key一词与其它词语搭配构成的短语词组也就随之而出现,如:a key t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