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有关美国霸权是否衰落的问题成为美国内外关注和争论的热点.本文在对战后美国实力地位的上升和相对衰落过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概括论述了有关美国地位是否衰落的两大观点,并对此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有关美国霸权是否衰落的论争关系到当今世界一系列重大的全局性问题,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石魏 《北方论丛》2021,(4):85-93,168
"软暴力"既与暴力行为具有同质性,又呈现出隐蔽性强、犯罪成本低、法律惩治难、认定标准模糊等特点,已成为黑恶势力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手段.针对"软暴力"犯罪惩治过程存在的认定难、界分难、表述难等问题,应结合组织形态、入罪条件、本质特征等,合理界分黑恶势力及普通刑事案件中的"软暴力"行为,并规范黑恶势力案件中"软暴力"的认定标准,在对"软暴力"具体个罪深入剖析的同时,对裁判文书涉"软暴力"实践问题结合三种具体形态加以合理界分,为全面惩治"软暴力"提供扎实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银海 《理论界》2012,(6):173-174
霸权的维持需要雄厚的物质力量,美国跨国公司是美国霸权得以维持的主要经济基础,也是增强美国软实力和维护其霸权合法性的重要助手,前者对后者在世界范围内发挥能量起到重大的积极作用。本文试图从现实和理论的维度对美国跨国公司影响美国霸权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认为跨国公司不仅是美国实力的基础,更是美国霸权政策与行径的重大支柱。  相似文献   

4.
美元石油和石油美元是以美国的霸权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同时也为美国在石油领域建立起霸权。美国通过这一机制既保证了金融领域的霸权,也获得了免费获取世界各国劳动果实的权力。但是这一机制将随着美国整体霸权的衰落而衰落,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将迎来一个新的石油机制。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一轮金融危机的爆发与奥巴马政府多边主义的回归,国内外关于美国霸权衰落的论争再度兴起.本文将合法性概念引入国际政治分析,从探讨国际体系霸权合法性的角度出发,指出技术优势是美国霸权合法性的核心所在,并从设立标准、提供公共产品、控制舆论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内在的作用原理.本文认为,在其科学技术水平仍然具有显著优势的今天,美国霸权的真正衰落仍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软权力:美国霸权的挑战与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冷战后美国“一家独霸”成为国际战略格局的突出特征 ,但我国对美国霸权的研究却基本上仍停留在冷战前的水平上。“软权力”研究为剖析美国霸权的特性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与以经济和军事实力为主要内容的“硬权力”不同 ,“软权力”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同化力与规制力。美国“软权力”在冷战后的迅速扩张加剧了全球化进程中的“美国化”现象 ,同时也改变了大国之间竞争的方式和主题 ,从而对其他国家 ,包括其他西方大国 ,提出了历史性挑战  相似文献   

7.
视觉文化的兴起与流行正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从"趋向图像"到"被图像所围"的转变过程中,视觉文化潜在地形成了诸如挤压看者、拒斥其他审美感知方式等"视觉霸权"与"视觉殖民"行为,这些现象尤其突出地表现在文学艺术领域.因此,我们十分有必要认真反思视觉霸权给文学艺术带来的种种弊端,并努力寻求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美国实力大增,空前强大,但由于其对外政策符合大国协调原则,伊拉克战争前的几次军事行动未触动各大国的利益,“美利坚治下的和平”得以实现并维持。而此次伊拉克战争凸显美国的单边主义,在地缘战略、石油安全和大国协调原则等方面对国际格局造成冲击,从而给各大国联合制衡美国提供了动机。其表现可能是全球化减速,区域合作增强,美国以外的大国构筑更紧密的政治同盟。最终通过更强势的国际机制,迫使美国回到原来的“霸权稳定”结构秩序中去。  相似文献   

9.
李少丹 《理论界》2013,(11):140-142
中美关系国际化的特征日趋明显,美国需要与中国在美国自身难以单独应对的金融危机、反恐、气候变化等非传统议题领域中进行合作,但美国作为当今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其最重要的战略目标是要确保美国主导下的国际体系及其国际秩序,因此,美国对华政策的理念、政策目标以及政策选择都将在美国巩固霸权体系的大背景下展开,即美国既要塑造中国行为使其符合美国的全球战略,又要保持与中国的权力距离以确保其主导地位,而这可能正是奥巴马美国对华政策的两条相互交织的主线.本文综合运用霸权护持理论和融合战略理念,对上述假定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0.
全球金融危机及中国角色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可视为一场货币战争,这是美元统治和"美元霸权"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的一种集中而极致的运用,反映了"美元霸权"走向衰落进程中的一次剧烈挣扎,主要意图在于转嫁危机损失、掠夺人民及其他国家、继续维持美元强势地位.中国对内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外需要积极防御,将现有战略优势转化为现实战略利益,注意保存实体资产,保护国内市场空间,保留与国际责任相称的国际权利,保持对美元的密切关注和适当距离.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在与美国推行的新霸权主义作斗争中,不但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以抗击其硬实力的扩充和威慑,更要高度重视与他的思想意识形态的"软"实力作斗争,从而推动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相似文献   

12.
科技领先是美国的核心优势,更是美国霸权的根基。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端于美国,为了维护其科技霸权地位,美国努力限制技术的对外转让。为了跟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步伐,日本推行技术革新,促进了其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因而招致了美国的打压限制。从签署广场协议到遭遇技术封锁,作为弱势一方的日本作出了许多妥协,分担了更多的成本。随着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美国开始了对华科技企业的种种打压。但是,中美科技竞争与日美科技争端在目标、方式、影响、进程和前景等方面有着诸多不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随着我国科技强国的加快建设,美国正不断调整对华科技政策,中美科技的竞争仍在继续,智慧应对是我们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13.
"人道干涉"神话与美国意识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道于涉”论在西方甚嚣尘上,其实,所谓“人道干涉”并无人道可言,“人道干涉”论只是西方为确立美国霸权下的世界新秩序所做的舆论准备,以此为法理依据的关国新干涉主义对非西方国家的安全和主权造成了极大威胁。美国海外干涉往往具有多重动机,包括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后者除政治意识形态如民主、人权外,还包括民族意识形态即关国的道德优越感和全球使命感。美国意识形态与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理解美国外交政策尤其是美国新干涉主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后霸权时代,权力运行方式从认识论向本体论转化、从外部的高高在上向内在生命化转变、从规范性向事实性转变、从表现向交流转变.这些转变使得霸权权力的统治方式变得更加难以辨识、难以揭露,因为霸权已经以一种生命化的方式内化到其所主宰的对象之中,成为无所不在的文化与政治,成为一种本体化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5.
美国霸权的道义基础根植于早期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确立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一系列理念。美国不但认为自己是一个能保护个人自由和人权的最好的民主政府 ,以自己的民主自由政体为荣 ,是文明社会的楷模 ,而且还要将之推广到世界各地。但是 ,美国霸权的道义基础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怀疑 ,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其一 ,对外输出自由、民主、人权等观念的局限性。其二 ,一味推行世界单极化、“美国化”引起非西方世界的强烈不满。其三 ,冷战后美国霸权中的单边主义对外政策遭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反感  相似文献   

16.
论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塑造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克林顿政府几经调整。于1995年提出了“参与和扩展”的全球战略,并在1997年发展成为“塑造-反应-准备”战略。随着美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美国对外政策霸权色彩日益浓厚。想建立一个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的图谋也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贺鉴 《学术界》2007,(1):209-213
冷战后,美国的对外干涉发生了重大变化,采用了更为隐蔽的方式,即打着“人道主义”或“反恐自卫”的幌子进行武力干涉,严重违反了国际法基本原则。尤其是冷战后美国的4次对外战争对国际干预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其实质是强制推行西方的民主和价值观,是后冷战时代美国新霸权的反映。美国的武力干涉属于国际不法行为。  相似文献   

18.
一国的传播实力是其软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指出,中国对外传播当前面临着国家利益冲突,政治意识形态与文化隔阂这三层"文明的藩篱",要突破这三层"文明的藩篱",需要对传播策略与传播内容进行改革,而更深层次的变革,则来自文化产业政策的调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合与重建.  相似文献   

19.
东亚地区合作的思想由来已久,并有着深厚的内在基础。但东亚地区真正起步还是在冷战以后。这个过程与美国东亚霸权紧密相连。某种程度上,东亚地区合作只是美国东亚霸权的附属产品。但美国东亚霸权目标和手段的内在矛盾决定了美国对东亚地区合作的两面性。东亚地区正是充分利用这个两面性,促进了本地区的合作与整合,形成了一股具有内生变量的,不以美国东亚霸权志趣为转移的力量或态势。但随着东亚地区实力的上升和进一步整合,美国这种内在矛盾性将进一步凸现。未来如何化解美国东亚霸权和东亚地区发展这种矛盾成为目前非常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王婧 《理论界》2010,(4):202-203
霸权稳定论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很有影响的流派之一。罗伯特·吉尔平在《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一书中首次把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观点结合起来,运用现实主义的方法,从单个国家行为体出发来分析国际政治的变革问题。他强调经济效率和政治、军事力量是霸权的两个核心维度,由于报酬递减规律霸权国会不可避免地衰落,引发国际体系的不平衡。他认为,霸权体系是最稳定的体系。本文拟先对霸权稳定论进行理论梳理,进而分析吉尔平的霸权建立和转移理论,最后对霸权论中的国家实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