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精神文明的传播是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语言文字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和国际的交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语言文明的状况 ,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语言文明不仅从属于精神文明 ,而且还会作用于精神文明 ,推动精神文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形成和发展赓续了数千年,与中华民族通用语言文字的历史演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互塑的共生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演进推动了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威化、普及化。国家通用语的基因传承性与通用文字的历史一致性成为凝聚中华各民族的重要纽带,滋养和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构建语言认同,巩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动,民族团结、民心相通是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的重要条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互塑共生性是二者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时代的发展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向人们提出了一个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的课题。1992年11月6日,国务院批转国家语委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工作请示的通知中指出:“语言文字工作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和国际的交往,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基础工程,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地名,作为一种专有名词,也面临着规范化与标准化的问题,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自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民族立法工作也取得了重大发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为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少数民族教育、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部门法律的制定提供了法律依据,从而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不断巩固和发展。其中,制定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法,成为当前民族立法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以史为鉴,为实现主观意图和政治目的而制定的语言文字规范法缺乏生命力,容易被历史淘汰.语言文字规范法的有效实施在于:立法上,尊重客观规律,服务大众利益;宣传上,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形式多样化,尽可能让全体民众参与进来;执行上,适当加大执行强度,营造一个有利于“良法”产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语言文字的发展与规范是矛盾的统一体。发展显示变化,规范要求稳定。规范化的根本问题是要处理好发展与规范的关系。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不仅是语言文字本身的问题,它还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应自觉维护语言文字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充分发挥汉语文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素爱和平并自古以天下大同为崇高理想的古老民族,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就开始形成了在现代意义上追求人类共同幸福的思想。无论从主观上看,还是从客观作用上看,中国率先反抗强敌,坚持八年抗战,是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却又不畏强暴的伟大民族精神与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这是中国精神,同时也是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民族广泛认同的精神,是人类未来永远需要发扬光大的精神。由于现代战争已经进入核武器时代,如果再试图以武力改变世界格局,结局很大可能是没有胜利的人类完全毁灭。因此,在当今世界,中国抗日战争及整个历史发展所留下的追求人类和平共处的精神遗产尤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一个国家是否愿意接受这种精神遗产,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存亡,而且关系到人类的存亡。  相似文献   

8.
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这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命运和前途的大事。完成这个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在民族工作方面的任务,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保证。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个光荣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对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进行科学的研究。长期以来,有关专家、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探讨,其倾向性的意见:认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家只有保持稳定,才能够持续发展。在当前,民族问题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因此,做好民族工作意义深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切实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所在。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三个代表”为行动指南,以“三个有利于”为行为准则,做好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个民族文字的产生、发展与消亡能见证这个民族的兴衰历史。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工作是整个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省来看,民族成分众多,少数民族总人口一百五十多万,占全省总人数的7.9%。这些少数民族有的一个民族说一种语言,但也有一个民族说几种语言,或几个民族说一种语言的情况。有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有的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文字。可见,我省还是一个多语言地区。从语言的谱系分类来看,省内各地区分布的少数民族语言分属两大语系,即汉藏语系和阿尔泰语系。藏语属于前一语系,蒙古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认为,历史意识与国家同源同时发生。本文指出,黑格尔这一论断所说的国家,是指那些具有客观、积极的伦理意义的国家。本文从逻辑和历史两方面阐明,如果一个民族进入国家阶段时建立的国家具有客观、积极的伦理意义,该民族必然会同时产生历史意识,反之则否,这就是黑格尔对历史意识起源之谜的解答所真正蕴涵的。本文进而阐明,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是否具有客观、积极的伦理意义,这是由该民族进入国家阶段时所形成的民族精神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的中国及其疆域、民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怎样看待和确定历史上的中国及其疆域和民族,一直是我国史学界的热门话题。大多数人认为,应以今天中国的疆域来确定历史上的中国及其疆域和民族。本文作者认为,这一观点存在着问题,有重新考虑的必要。其见解是:①“历史上的中国”不是指地域、文化的概念,而是指今天的中国在历史上作为一个国家的情况,是“历史上的祖国”的意思。②历史上的中国应指历史上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当其处于统一的时期,历史上的中国就是当时的统一的多民族政权,当统一的多民族政权处于分裂时期,则由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管辖的民族和地区出现的政权,都应是当时中国的一部分。③确定某一地方或民族是否属于历史上的中国,只能以行政管辖作为标准,即只有历史上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管辖到的地方和民族,才是历史上中国的地方和民族。  相似文献   

14.
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基石,也是其历史文化血脉存续的重要标志和载体。本文试图通过对宋元明语言策略的透视,厘清语言在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今天的语言方略提供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张远新 《江汉论坛》2004,14(6):102-106
文化自觉是指对自身文化的“自知之明”。一个国家、民族乃至政党是否具有文化自觉,不仅对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关系到国家、民族、政党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江泽民同志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这主要表现在他对文化的战略地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等事关中华先进文化发展的重大问题上都有着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简称《建议》),使新疆获得难得的历史机遇,标志着新疆从此进入了资源大开发的时期。 在怎样看待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上,新疆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目的是为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发展,兴疆富民,造福各民族人民。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是为了掠夺、剥削,损害少数民族人民的利益,反对国家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就是这样煽动的。而一些群众对此也有模糊认识。因此,如何正确看待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关系到我们能否抓住历史机遇、加快新疆大开发的重大问题,也关系到能否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关于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理论思想和实践乌尔希叶夫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的原理出发,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历来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到多民族国家兴衰安危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我...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特别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能力,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地位的关键因素。而国民素质的提高,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开发,主要靠教育,因此,大力提高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对关系国家的兴衰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教育改革与发展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是一个大的原则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国家和…  相似文献   

19.
海洋意识作为人们对海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和价值的认识,对国家和民族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历史证明,有没有海洋意识,海洋意识是否强烈,不仅关系到能否有效地开发、利用海洋,而且影响到国家民族的安危兴衰.深入探析中国传统中海洋意识淡薄的原因,是进一步探求增强21世纪中华民族海洋意识对策建议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20.
怎样看待我国历史上的民族以及他们所建立过的国家,学术界在下面这些观点上,是一致或基本一致的: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以前是诸侯割据称雄、各自建国的局面。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消灭了割据称雄的六国以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仍旧保留着割据状态。二、对于民族的理解,一律使用广义,而不使用狭义。广义的民族,泛指古代民族和现代民族;也就是说,凡属部落以后,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都包括在民族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