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儒雅稳健、笑容可掬的周续庚先生,回瞻自己走过的路,总感到有点不可思议:“我怎么也没想到,在临近退休之年,去美国开始了第二次人生创业!也没想到,在国内从教中国古典文学30余年后,又到美国8年创办了3份中英文报刊!更没想到的是,17岁参加抗美援朝,并不擅长英文的我,这些年却成了一名中美之间的交流使者……”正是这些“没想到”,激发了周续庚蓬勃的创造力和生命能量,使他在异国他乡不懈奋斗,开拓出人生的一片新天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1993年,周续庚先生踏上了美国马里兰州的土地。他是来参加大女儿的大学毕业典礼的。3…  相似文献   

2.
小器晚成     
“小器”晚成——当然,词典上没这个成语,是我杜撰的,但社会上却有很多这样的人物。有的人天赋不高,才具有限,能力平平,注定难成“大器”,从事的又不是什么军国大事,但却“不放弃,不抛弃”,坚持数年,日积月累,到了人生的“夕阳红”,居然也能成为某一个方面的行家,在某种技艺上达到高峰,成为一个小范围内的名人。  相似文献   

3.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是“偶然的成功比失败更可怕”这句格言的生动注解。那个偶然撞树而死的兔子,成了守株农夫人生悲剧的转折点,他所遭遇的偶然性成功给自己带来的只是短暂的惊喜,却让自己的一生成了千古笑柄。  相似文献   

4.
我去?他来?争执不下,到底还是他来了。他见面第一句话是:‘车太挤了!”我呆住了。我要采访他,他却一定人要我去,非要自己来,他知道我的腿不好,怕我受不了这样的挤。可我没想到他是坐公共汽车来的。在今天的北京,一个乡村干部,一个中学校长,都有不叫“专车”的专车,而他,这个中国最高层次的学衔拥有者——中科院院土,却“出无车”,甚至连个“面的”都舍不得打…·我的心颤抖了。l米68的小个头在公共汽车里被拥挤的人群所埋没;一件灰色的旧羽绒服,在繁华大街的人流里,没有人能辨得出他的身影;平凡、普通,在中国96O万平…  相似文献   

5.
1993年间月29日,林胜利心中的黄护映透了那条弯曲的人生小路。他说那细小的黄护树能担起厚厚的四十二重年轮的负重,他说那条小路上没有鲜花和彩蝶,却撒满了密密的草籽……秋风中,中国美术馆推出了“林胜利书籍装帧艺术展”,这是中国出版史上首次个人书籍装帧艺术展。林胜利,这个“老三届”,带着他工、农、兵的经历,跨过他读过的万卷诗书,带着他10年中创作的1200件作品,踏上了国家最高美术殿堂的阶梯。“命运,我不在乎。谁让我总是嘲笑那个遥远的冬天呢。所以,我总是失败。我对失败却充满了痴情,还自以为失败恋着成功。死亡,我…  相似文献   

6.
Y在18岁那年偶然在学校图书馆发现了一本名叫《人生的智慧》的书,作者是叔本华。Y读完这本书后,突然产生了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若能早点读到这本书,人生就会大不一样。Y很想拜访这个叫叔本华的家伙,可他已经死了100多年,Y只好感叹:“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死。”  相似文献   

7.
1958年,世界上第一只“试管大白兔”培育成功。 这个消息让刚刚获得博士学位的罗伯特·爱德华兹兴奋不已。既然大白兔能够在体外受精,那么人也一定能。经过一夜的思索,他决定进行“试管婴儿”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1860年,南非的戴比尔兄弟用50英镑买下了一个农场,他们以自己名字的复数形式“DeBeers”为农场命名。11年后,两人以6300英镑将这家农场卖给了英国人西塞·罗兹。看起来兄弟俩是狠狠地赚了一票,却没想到,17岁的西塞·罗兹和他的兄弟却幸运地从农田里挖出了钻石!  相似文献   

9.
<正>每年三月,因为全国两会举办,北京成为世界的焦点。每年三月,中华儿女难以忘怀一个人。这个人在人生有限的22年里、在无限的“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个人就是雷锋。其实,他生前也是一位人民代表。正因为他与驻地人民建立了鱼水之情,抚顺人民给予了雷锋“人民代表”的信赖和荣誉。1961年8月出席抚顺人代会以后,雷锋在日记中相继提出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的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10.
再走半步     
你听说过“高尔丁死结”吗?据说当初制造这个死结的人设定:谁解开了这个结,便让他做亚洲王。成千上万的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都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智能双全的亚历山大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解开这个结,可是他用了许多办法却没有奏效;突然他心头一亮“我不能总走别人的老路。我得自己想个办法把这个结弄开。”于是,他挥起手中的宝剑,将结分为两半。这时,一个纸团滚了出来,上面写着:“无论多么难做的事,只要你善于用自己的智慧和办法,都可以做成。祝贺你,伟大的亚洲上王。”后来人们才知道,这是一个“无头结”,除了用利刃割开,再…  相似文献   

11.
翟精 《人才瞭望》2008,(7):105-105
有一个公司的重要部门的经理要离职了,董事长决定找一位德才兼备的人来接替这个位置,但连续来应征的几个人都没有通过董事长的“考试”。这天,一个30多岁的美博士前来应征,董事长却通知他凌晨3点去他家考试。这位年轻的博士于是在约定时间去按董事长家的门铃,却未见有人来应门,一直到8点钟,董事长才让他进门。考的题目是董事长口述,问他“你会写字吗?”年轻人说“会。”董事长拿出一张白纸说:“请你写一个白板的白字。”他写完了,却等不到下一题,  相似文献   

12.
5月4日,北京大学满104岁。这个岁数在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的眼里真的是很青春。前不久,英国剑桥大学校长布鲁斯来北大访问时说,再过几年,他们将要迎来剑桥大学800岁的生日。许智宏无法想象800岁的北大会是什么样子,他现在想得最多的是117岁左右的北大,这足以让他兴奋。今年4月,在有14所中日高校校长参加的东京首届中日大学校长会议上,许智宏第一次向世界袒露了他和他的前任蕴于心中的目标——“在2015年前后,将北大建设成为国际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有无数的人叫好、激动;但怀疑、担忧的亦大有人在。今年年初,北大教授王铭铭抄…  相似文献   

13.
离多伦多市区一百多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格雷文赫斯特的小镇。像加拿大其他地方一样,这个寂静的小镇冬天总是白雪皑皑。 诺尔曼·白求恩的人生就开始于这个加拿大普通的木材小镇。在小镇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有一座黄色的小楼,是白求恩3岁以前居住的地方。 白求恩这个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人物,在故国却很长一段时间默默无闻。直到他逝世34年之后,这座记录着白求恩人生起点的小楼才被加拿大政府从教会买下,正式命名为白求恩故居,而他本人也在此前一年被评为加拿大名人。 格雷文赫斯特从此成为到安大略省的中国人必定前往的一个地方,留…  相似文献   

14.
牛群,多年来频频活跃在荧屏、舞台上,也算是个“腕”级人物,但他给我们的感觉却是没有一点“大家”、名人的架子,倒像是老早就相识的熟人、一个朋友——难怪大人小孩都喊他“牛哥”,当然喊多了,这“牛哥”自然也就有了斤两。牛哥最珍爱的名言是当你60岁的时候,你就会珍惜由你支配的每一制作、图书发行、广告设计、文学创作等一大摊子事儿全都干了,牛哥自嘲说是“老牛自知夕阳短,无须扬鞭自奋蹄”。牛哥不仅仅带给我们欢乐、笑声和美的享受,而且他精心谱写的成功故事也很能让我们从中感悟到一些人生的真谛。牛群与相声——“其实我…  相似文献   

15.
杰森·巴姆克是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附近一家银行的出纳员,虽然他只有25岁,却已在这个重要岗位上千了两年多。由于工作兢兢业业,又乐于助人,深受上司和同事们的好评。上司多次找他谈话,在鼓励他继续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暗示要给他升职加薪,这让巴姆克的工作热情更加高涨。  相似文献   

16.
他不是女子,但在舞台上那游刃有余的表演却胜过了无数绝色美人;他不是演员,但却能自如地穿梭在男人与女人的角色之中,让人眼花缭乱;他的朱唇轻起,他的轻衫莲步,他的袅娜腰肢,他的温润唱腔,无不流露出一代大师的风采,他就是被誉为“中国当红第一男旦”的李玉刚。  相似文献   

17.
11年前,中国长一家人才交流中心在北京设立。一个叫王学军的人长一个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档案,开始了闯荡生活。如今,他的编号“001”的人才交流协议和档案已经被中国革命博物馆作为文物收藏。11 年过去了,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已随社会一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他这个“1号人才”过得好吗?在这11年里,他走过了一段什么样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18.
艾柯卡被人们称之为美国和平时期的“民族英雄”,有词为证,1985年4月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登了他的肖像,通栏大标题是“他一说话,全美国都洗耳恭听”。艾柯卡的人生经历充满了耐人寻味的色彩。1978年7月13日身为福特汽车公司总裁的艾柯卡与老板享利·福特产生矛盾而被辞退。之后,艾柯卡应聘为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董事长。在当时而言,已近不惑之年的艾柯卡完全可以引退江湖颐养天年,但艾柯卡却选择了一条与自已人生命运相抗争的路——再创人生事业的辉煌。然而,他进入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如同“上了一条快沉的船”,这一年的第三季度该公…  相似文献   

19.
俞孔坚,中国唯一的哈佛大学设计院博士。 1997年,他回国创立了中国第一个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把“景观设计”(Landscapearchitecture)这个当时在国内还不为人所知的新概念带回了中国。他的“土人景观”设计研究所,又是中国第一个融景观规划、城市设计、生态及人居环境为一体的设计研究所。在设计领域,能真正把生态环境和人的居住、城市建设相结合的人屈指可数,俞孔坚是这一领域的带头人。“让现代设计再现历史” 俞孔坚 1997年回国后出版了《理想景观探源》一书,…  相似文献   

20.
他年轻时最想当一个外交家,却不料把卫星送上了天。在月收入2000多元和年薪40万元的数字之差面前,他平静如水。他编的“十好歌”在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的型号研制队伍里人人皆知。超凡的记忆,常常搞得年轻学子们说:汗颜。想当外交家,却干上了卫星的行当50年代的西子湖畔一所部队小学校里,有一个不起眼儿的小男孩,叫叶培建。40年过去以后,这个不起眼的小男孩已经成为一名出色的卫星专家。用叶培建自己的话说,他孩提时代,跑不快,跳不高,往往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官兵抓强盗”的游戏时,总是排不上“大王”和“二王”,甚至“三王”都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