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说文》省形体现了一些汉字简化规律,个体省形和类化省形作为两种行之有效的汉字简化方法,在《说文》中就已大量应用,整理和研究这些省形现象,不仅可以揭示省形规律,为现代汉字简化提供借鉴,而且可以引导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汉字的性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中可以找到以“省”字分析字形的现象有164处,其中的95处省形现象为不合理的.通过对这些字的归纳分析,发现这些字并非许慎所谓的省形,而是应该分析为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复体字”[1].另外还有一些字虽应是省形但许析形有误.本文就按这六大方面对《说文》中的疑误省形现象作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3.
重视古文字材料的运用是王筠在文字学研究方面能够超迈前贤时能的重要原因。在《说文解字句读》一书中,王筠利用古文字材料补充、说解字形,说明字义,同时也揭示汉字字形发展演变的某些规律。王筠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或修正了对于《说文》的传统看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统计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使用术语“省”的所有字,发现使用这一术语的字总共有145例。其中126个说明的是省形现象,另外19处说明的是省声现象,从而认为“省”主要是说明省形现象的术语。经过仔细分析,文章把许慎的省形字分为合理的和不合理的两类。不合理的省形字存在把象形字当作省形、把会意字当作省形、把形声字当作省形和颠倒了古今字的次序而把古字当作省形四个错误。最后认为,“省形”理论是科学的,只是许慎在实践的时候出现了误差。  相似文献   

5.
现代古文字领域的研究 ,已走出了宗许和疑古的圈子 ,新古文派用现代语言文字学原理来观察传世文献字书 ,把静态文献资料放入动态的历史发展阶段去认识 ,以考古材料为据 ,结合古籍记载、科学过滤、净化传本。《〈说文解字〉与中国古文字》是当今文字学中一本令人注目的著作 ,书中运用数理语言文字学等新学科原理、手段 ,通过对许氏六书理论的二层次分析 ,数据比较、探索语源、辨证古音、形符巨网络系统、考古材料和《周礼》结合下的两周官制等方面研究 ,为中国古文字及中国古代文化作出了很有价值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将陆德明《经典释文》所引《说文》有关释义的资料与今存大徐本进行分类比较,认为陆氏引文确有许多条目对于今存大徐本《说文》具有一定的校勘价值,然亦有陆氏误引以及流传中出现讹误等情况,在利用其校勘今本《说文》时,要注意分析、鉴别。  相似文献   

7.
《说文解字》是一座语言文化的宝库,书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是多层面的。深入对《说文》所反映出来的文化现象的研究,十分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哲学、政治、经济等的认识。因此,该问题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重视,出现了许多高水平的论著。本文仅就近十年来关于《说文》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引起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说文〉540部,与古代居室文化有关的有一部、广部、户部、门部等,其中以一部字为代表,反映了古代居室建筑的演变情况和古代先民的农业文化心理.古代居室有两种方式:一是上古穴居而野处,人们生活在洞穴之中;二是沼泽低湿之地,人们在树上筑巢而居.从这两种原始的居住方式演变到后来的房屋建筑,体现了古代先民的一种居家文化心理;而且,古代居室的演变与农业文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对有关居室建筑的宀部字的字形结构进行分析,足以揭示其中所蕴含的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文字是语言的载体 ,它不仅是语言流传和发展的见证 ,而且也是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及其文明的写照。本文结合许慎的“六书”理论 ,论述了古文字在学习汉语中的作用 ,指出中国文字从上古发展到今天 ,是一脉相承的。古文字不仅是汉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整个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在汉字发展史上,形声字存在省声、省形的变化。通过对一些相关字形的考察,发现形声字是可以完全省去声旁;表意字也可以省略形体一部分,成为一个与本身看似不相关的字。这些并不是书写者写错造成的,而是出于求简的考虑。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南方的民族古文字的研究还处于一个不够成熟与发达的阶段。这种不成熟与不发达表现在多个方面。有不少文字系统的孤立研究方面还留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课题特别值得我们努力研究。依据目前民族文字的研究状况,在着手研究这些课题时,在方法与态度上有若干原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以后,写作界、出版界、批评界对“女性写作”的命名“热潮”主要表现为对女性写作出版物的命名、对女性写作群体的命名及对女性写作意义的命名。从近三十年来女性写作的“被命名”现象可以看出:在当代中国性别文化的建构过程中,男性依然把持着文化权力,女性写作遭遇被商品化的命运;但是另一方面,女性也正以自己的声音参与着社会性别文化的建构。女性写作的繁荣需要更加健康的文化批评环境。  相似文献   

13.
古代文体交叉现象,是指两种文体在外延上的部分迭合。辞与赋、赋体与骈文、赋与散文、诗与词、词与散曲等,都有这种交叉现象的存在。此种现象的发生,客观上是在文体演进的动态流程中不同文体互相交融、渗透的一种结果。而从创作主体这一面说来,也有可能出于对文学美多样化的自觉追求,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作家在审美创造中对单一化“美学设计”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黎族有语言而无文字,漫长的黎族历史主要依靠汉族士人的记载来追溯和重现。对古代汉文黎族文献形成的基本脉络、主要内容、作者群体等进行梳理和分析,既可以发现其史料留存的重要价值,也能厘清"他者书写"所带来的局限和偏颇。  相似文献   

15.
讹变是对原字结构不了解或错误理解而造成的字形变化,它是一种超越常规的变化,又常常以失去构形理据为代价。我们可以通过古人对讹变字形的说解窥探到其中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16.
日语不仅是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符号体系,它也是日本文化的载体和日本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传递人的思想感情,同时还反映着日本民族的性格和心态。日本民族对含蓄委婉的崇尚,以"和"为贵的美德,内外有别的排他性等,在很多日语表达形式中都得到体现,可以说日语的每一种表达都渗透着日本民族文化的特征和日本民族的个性。它们是互为影响,互为关联,互为反映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文字理论、文字起源、言文关系、文字功能地位、文字载体与书体等五个方面概了述近年来国外古文字研究的成果,并将其纳入广义文字学的研究范畴。广义文字研究对我们深入讨论汉字起源、文字功能地位等文字学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可靠的参照系,值得我们去重视。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古人对应用写作始终缺乏宏观的理论认识,在文章价值追求上“尚用”的观念与“美文”的传统的并存,以及哲学文化传统和古代文章对应用文语言的形成和发展的强大的影响制约力,中国古代应用文因而有其明显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