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家们历来认为翻译的标准是“忠实、通顺”。“忠实”就是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忠实于原作的风格。“通顺”是指译文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忠实与通顺是相辅相成的。忠实而不通顺,就会意思模糊,辞不达意,让人难以理解;通顺而不忠实,脱离原作的内容与风格,使译文成为杜撰或乱译。因此,英译汉时,一定要正确地理解原文,正确地运用本族语,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汉语的习惯,力求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然而在有些译文中,因误解“忠实”而译成的“英语式的中文”时有可见。常见的误解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1忠实于原文的词性在…  相似文献   

2.
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语篇在译文对原文的忠实和译文的通顺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尝试通过一些典型的例子从语篇与译文对原文的忠实以及语篇与译文的通顺等两个方面对语篇在英汉互译中的作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读者层”、“读者群体”与忠实通顺的相对性──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对翻译标准的影响章和升“忠实通顺”是翻译界广泛遵循的标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该标准内涵丰富,在翻译实践中难以量化,不同的读者对此要求不尽相同,因而具有很大的相对性和可变性.如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4.
“忠实”是翻译的基本原则,但忠实不是死搬硬套地照字照句地翻译,而是要把原文中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在译文中体现出来。文章通过对英汉句法差异的对比,引出在保证信息等值的前提下需要掌握的几种技巧,从而使文章更加通顺,更好地达到忠实。  相似文献   

5.
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翻译时,将英汉语言进行对比,既要忠实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和文体风格,又要使译文语言通顺易懂,符合规范。要做到忠实通顺,必须对原文有透彻的理解,然后用另一种语言加以恰切的表达,从而达到理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6.
忠实是传统的翻译标准之一,但目的论和解构主义思潮否定了忠实的可能性,对忠实这一翻译标准提出了质疑。文章从忠实的量化、翻译的本质、译者的职业道德、翻译的社会功能、忠实和通顺的辩证统一关系等方面.阐述和肯定了忠实作为翻译标准存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船员汉译英所遇到的关于翻译方法或翻译技巧的困惑,分析汉英双语特征,探讨翻译标准,并提出在文体和文法方面的翻译原则以及使译文“忠实、通顺”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8.
翻译标准一直是翻译理论界争论的焦点问题,学派众多,众说纷纭。国内翻译界,从严复的“信、达、雅”,到林语堂的“忠实、通顺和美”,再到许渊冲的“信、达、优”,都以“忠实”为前提。而国外译界推崇的“泰特勒三原则”和奈达的对等理论,也万变不离“信”。译者在翻译时要考虑的因素众多,但是准确是唯一标准,忠实是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科技英语翻译的质量标准是"忠实"及"通顺",并通过实例详细分析了如何在科技翻译工作中达到这两个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忠实和通顺是翻译活动的两个基本标准,二者相辅相成,任何翻译实践都必须遵守这一翻译原则,否则,就不是完整的翻译.  相似文献   

11.
翻译既要注重原文的结构特征,同时也要考虑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在必要时对原文句子顺序做变动,使其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从而达到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文章从对英语长句的正确理解的角度,讨论了英语长句的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信"即忠实,就是译语要忠实于原语所表达的意义和意义的表达."信"包含 "达",就是忠实地通顺表达."达"是"信"的要件之一,一般情况下,不"达"之"信",实为不"信",至少是"信"度很低;不"信"则为不"达",因为背离原意的所谓"通顺"毫无意义可言."信"作为翻译的一般标准,同时又是翻译的一种理想状态.口译工作者应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摸索、探究,灵活掌握翻译尺度和技巧,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口译工作中"信"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医学翻译一般推崇忠实、通顺的标准;而通常被放在文化、文学语境中探讨的异化翻译则较少在医学翻译中被提及。事实上,异化在医学用语英汉互译中普遍存在并扮演重要角色,值得我们关注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药学英语的汉译中,为了得到忠实、通顺的译文常常需要进行词类转换。本文讨论了药学英语汉译中名词、形容词、介词和动词的词类转译。  相似文献   

15.
习语翻译是英语学习中的一大难事,它具有习用性、固定性以及民族文化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如何通顺、忠实地实现英汉习语互译是英语学习者常常感到困惑之事。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对习语翻译进行探讨,以期为习语翻译提供一种学习和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涉外经济合同英译过程中,译者应该遵循一定的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原则。由于英文涉外经济合同的特殊性,译者应力求忠实于原文,将原文的内容充分表达出来,无任意增减删略或歪曲背离;使用规范的译文语言形式,简明易懂,文理正确,严谨通顺,无生硬晦涩之处。翻译时,应灵活运用词义选择、含义引伸、增词减词、变译、重复与省略、长句等技巧  相似文献   

17.
在英译汉训练中,加强英文单词的辨析和理解,提高英语语法的分析能力是表达原作内容的基础;了解英语文化背景,掌握常用翻译技巧,提高汉语水平能使译文忠实通顺.  相似文献   

18.
When引导的状语从句的汉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When引导的状语从句位置灵活 ,语义丰富。因此在翻译时 ,要从句子的形式和结构、主句与从句的逻辑关系、信息结构、深层含义等方面加以考虑 ,并作适当的转换和调整 ,使译文既忠实于原义 ,又通顺流畅。  相似文献   

19.
翻译中很多标准都对译本提出了"忠实"的要求。这种要求实际上是"忠实"标准在内容、语言和文体三个方面或三个层次的详细界说,与圣经翻译原则有内在的契合。圣经文学的经典地位要求圣经翻译也必须再现其文学价值。对圣经《旧约》诗集三个汉译本的文体对比分析发现,与其它两个译本相比,《和合本》内容忠实,语言通顺畅达,文辞古雅优美,基本上达到了严复所说的"信、达、雅"标准的较高要求,具有独立的翻译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 法律翻译虽然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总体而言与其他文体翻译一样,首先都要遵循翻译的基本原则,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翻译实践.关于翻译的指导原则,前辈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论述:从严复的"信、达、雅",林语堂的"忠实、通顺、美",到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和钱钟书的"化"境,都强调了做好两种语言转换应遵守的重要原则.而秦德茂则针对法律翻译提出了具体的原则要求:"忠实准确、通顺易懂、保持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