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澳门社会各界对本地区的人口发展规模问题开展热烈讨论,各抒己见。为发展和繁荣澳门经济,提高该地区居民生活水准,此举确实意义重大。因为澳门今后的人口发展规模,是涉及该地区的重大发展战略问题,需要集思广益。笔者拟就这一问题发表浅见。一、历史上澳门人口增长分析1878年12月23日,葡国对澳门进行首次详尽的人口调查,查明当地共59959人,其中葡人4431名,中国人55450名,其他外国人共78名。经112年后到1990年,澳门人口增至332.827人,比1878年人口数增加4.55倍。香港自1876~1988年间,人口从13.9万增至573.6万人,1…  相似文献   

2.
土地承载力与人口容量的概念不相同,它只反映了农业资源的人口容量,并不包括社会经济在内的人口容量。但土地承载力是人口容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经济水平低下,处于温饱型生活水准下的贫困地区而言,土地承载力基本上可以替代人口容量。定西地区位于甘肃中部,总土地面积19621平方公里,人口245.84万人,其中农业  相似文献   

3.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省总人口数为459 662 39人,规模巨大,而且16个州市的总人口区域分布极不平衡。昆明市是人口高度聚集的区域,总人口643.2万人,迪庆藏族自治州40.0万人,昆明总人口比迪庆藏族自治州16倍还多。本文以整个云南省的粮食产量、国内生产总值(GDP)来代表影响人口地理区域分布最大的两个因子:即种植业产量产值以及人均收入水平,并用云南省粮食的产量和人均GDP两个指标分别计算出云南各县(市、区)的抚养能力,也就是用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来代表区域的自然人口容量、用GDP的人口容量代表经济人口容量。然后评价了云南省129个县(市、区)的人口承载情况,目的在于优化云南省人口区域分布结构,以实现云南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玲 《南方人口》2005,20(2):7-12
本文首先从我国人口增长、人口城镇化与人口迁移趋势,引出珠江三角洲人口容量探讨的必要性,再从与世界大都市不同圈层人口构成的比较、球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承载力、经济人口容量等不同的角度,探讨珠江三角洲的人口容量。目前,珠江三角洲仍有一定人口容量富余,但内圈层有的市人口容量已经超载、有的市已接近临界值。  相似文献   

5.
近四十年来,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规模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近十年间,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更快。1990年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已从1982年的6729万人增长到9120万人,8年间净增2391万人,年均增长率高达38.7‰。为了弄清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原因,分析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形势,把握未来的趋势,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必要对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做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澳门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花园旅游”城市,中西结合,人口方面有许多独特的地方。一、近年人口增长迅速澳门原是荒凉之地,14世纪以前定居人口很少,是我国沿海各地渔舟停泊场所,间有中山县居民到此采石。自从我国将澳门开埠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逐步增加,1563年(明嘉靖42年)全澳人口超过5,000人,其中葡人900人左右。1839年(清道光19年)林则徐主持的人口调查,全澳人口13,000人,其中华人7,033人。澳门近七十多年来人口增减见(表一)。  相似文献   

7.
维持适宜人口容量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运用可能—满意度方法,选取6对12个指标,构建人口容量测度指标体系,预测湖南省适宜人口规模。以2015年为目标时间,通过对单个指标影响因素的可能-满意度曲线以及多个不同指标并合情景分析,计算不同情景下湖南省所对应的适宜人口规模。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情景下湖南省适宜人口容量规模不同。受主要资源、环境因素制约,2015年湖南省较为理想的人口容量为5400-6058万,对应的可能-满意度0.8;湖南省人口规模在6553万以内,其可能-满意度在可以接受范围内,对应的可能-满意度在0.6以上。对比各指标因子的可能-满意度曲线,土地资源、能源供给和经济发展在同等情况下,人口承载力最低,成为制约湖南省适宜人口容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人口承载力指标系的建立及量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有关人口承载力概念、内涵、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的研究在我国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纵观渊源,可归结为从容量、阈值、能力等角度分别进行的研究。然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开放式条件分析框架下的人口承载力已从简单意义上的"量"演变为复杂状况下"量"与"性"才能研究的目标对象。开放式条件作为现今必需的研究背景,结合环境和资源的相对稳定性、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大小的适应性,有必要建立衡量和评价人口承载力"质量"的指标系。通过围绕社会经济状况、环境资源、区域人口状况三系统讨论了人口承载力指标系的构建与量化。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工作对于城市建设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改善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存在一个影响土地、投资、效益等方面的严重问题:不切实际的人口规模规划。例如广东省90年代初人口不足7000万,到2010年的城镇(市)规划仅城市人口规模合计超过1亿人,又如,番禺市1996年全市总人口为86.6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为23万,镇区人口35.3万;而各镇所做的城镇规划到2010年的城镇人口规模累计达230万。假如全国城市人口按如此速度增长,要达到如此大规模的城市人口,中国13亿人口也不够,还需从国外进口!  相似文献   

10.
泰国的人口     
战后以来,泰国人口增长很快,从1946年1740万人,增加为1951年2030万人、1960年2640万人和1985年5190万人。1960年—1985年26年间人口增长一倍。 1960年以前泰国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增长很大一部份为人口的增长所抵消,因此国民财富难以积累,人民生活也难以提高。1961年泰国开始实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从1961年到1986年已实行了五个经济发展计划,进行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经济发展较快,平均年增长率7%以上,并于1967年开始实行家庭计划,人口增长显著下降,出  相似文献   

11.
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最严格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下,适度的人口规模及合理的人口产业结构将有效促进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实现。本文以辽河源头区为例,采用多目标情景分析法预测了辽河源头区在四种未来发展方案下的水环境人口承载力,研究人口产业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节水治污政策偏好决策方案是辽河源头区在规划期内的最佳发展方案;该方案下辽河源头区2020年的水环境人口承载力为550.32万人,人口承载指数为0.90,规划目标在水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可承载从业人口规模为302.68万人,人口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44∶19∶37调整到24∶25∶51,现代型人口产业结构将初见端倪是辽河源头区在规划期内人口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日本是一个人口超过一亿的岛国,国土面积37万多平方公里,1979年统计人口达1159亿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306人。 日本人口的高速增长是二次大战以后的事。在历史上日本人口的增长是比较缓慢的。明治维新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开始加快,1891年达到4000万,1936年超过7000万。二次大战之后,由于战争环境的结束和经济的恢复发展,人口也大幅度增长,1948年超过8000万,1956年达到9000万,1967年突破一亿大关。1977年日本全国人口为1.1415亿人,  相似文献   

13.
泰国原名暹罗。土地面积约51万4千平方公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它成为东南亚的鱼米之乡,并拥有丰富的地下宝藏。泰国人口据1911年的人口普查报告,当时只有800多万人。二次世界大战后泰国人口为1,705万。再经过30年,到1975年达到4,187万,人口增长了两倍多,人口增长率每年约为3.1%,它被认为是世界上人口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目前(1980年)泰国总人口为4,696万,列为世界第十七位人口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少数民族人口及发展问题。人口规模由1953年的3401.38万人上升到2000年的10449.07万人,人口总量是原来的3倍。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由1953年的5.89%提高到2000年的8.41%。虽然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人VI比重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少数民族人口的繁荣与发展,更需要人口结构的合理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其中合理的性别比是民族兴旺发达、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借鉴汉族人口的研究经验,研究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虑区域生态承载力的"可能度"和人们对生态产品和服务消费的"满意度",提出结合生态足迹法和"可能-满意度"法的适度人口规模预测方法。以重庆市为研究区,在分析该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基础上,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不同收入国家的生态足迹水平,构建生态承载力约束下的生态足迹发展情景,对该区适度人口规模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重庆市在生态足迹缓慢增长情景下的"可能-满意度"最高,对应适度人口规模为3306万人,该指标主要取决于土地利用变化与人们生态产品和服务消费结构和水平的变化。因此,重庆市应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引导人们通过调整消费结构降低生态足迹,这对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广东人口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业人口产业结构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人口的构成状况,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利用四普机器汇总资料,分析广东人口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在业人口规模扩大,总人口在业率略有上升,劳动力参与程度较高 1990年,广东15岁及以上的在业人口共3365.75万人,比1982年增加578.18万人,增长20.74%。这表明,广东在业人口仍呈增长趋势,规模日趋扩大。在业人口的增长势头,是由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第二次出生高峰期出生的人口陆续加入就业,而同期退出就业的老年人相对少得多所致。8年间,新进入劳动年龄(男16~59岁、女16~54岁)的人口1057.85万人,比同期退出劳动年龄的人口多603.4万人。在这期间,广东经济迅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  相似文献   

17.
(一) 北京是我国的第二大城市,解放前和全国的情况一样,人口发展比较缓慢。1936年人口约为153万,到1949年解放时发展到200.6万,十二年共增加47万多人,平均每年增长4万。解放后首都人口迅速增长,到1978年,发展到849.6万,三十年增加的人口为解放初的三倍多。其中自然增长累计294.3万人,占总增加人口的45.33%;机械增长累计71.4万人,占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环境人口容量现状及提高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P—E—R”环境人口容量模型,利用1952-200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从经济承载力和资源承载力两个角度,对贵州省环境的经济人口容量和资源人口容量进行了动态分析和综合描述。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针对贵州省环境人口容量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提高环境人口容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城市化过程的结果是城市人口规模、特别是市区人口规模的急剧膨胀,同时,也由此产生了以人口为核心的一系列“城市问题”。 北京地区城市化的突出特点首先是全市人口增长迅速。按照目前的辖区范围,1949年全市常住总人口为414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76万人,到1986年底,全市常住总人口达到971万人,比1949年净增加1.35倍,其中常住城市人口587万人,比1949年净增加2.34倍,城市人口增加的速度比全市城乡人口增加的速度高出73%。构成人口规模的增长因素,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即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相抵,净增加人口)和人口的迁移增长(即迁入北京的  相似文献   

20.
一、导言—前所未有的挑战地球上产生原始人至今已有约150万年的历史,经过漫长的岁月才演化成为现代人.发展到目前的文明社会大约花费了5万年.但只有在近300年,经济才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生产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若将人类发展的全部时期当作一天,则现代文明只是在最后几秒钟才出现.长期以来,种种严酷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制约着人口的增长.从考古资料分析的结果来看,古代人能活到40多岁已属高寿,婴儿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高达千分之数百.因此,尽管出生率很高,人口增长率却很低.在数十万年内,世界人口才达到1000万人.平均寿命只有20岁左右.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有三次人口加速增长时期、都与生产力的革命性发展有密切关联.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