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如纯  唐永亮 《国际论坛》2015,(1):62-67,81
日本内阁中设有"酷日本"战略担当大臣,在其领导下的"酷日本推进会议"是"酷日本"战略的中枢指导机构,负责具体推进"酷日本"战略的实施。该战略主要包括基盘打造战略、产业充实战略和海外开拓战略三个组成部分。夯实基盘是"酷日本"战略的基础,产业充实是"酷日本"战略的核心,海外开拓是"酷日本"战略的关键。发展"酷日本"产业对拉动长期低迷的日本国民经济、促进国家权力的整合、维护国家安全、增加国家影响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日本古典"咏萤歌"所体现的日本民族的"恋"精神以及日本民族独特的"季节感受性"的考察,揭示了日本古典"咏萤歌"与日本和歌美学特质之间的关系。同时指出,"恋"精神与敏锐的"季节感受性"正是日本和歌文学的独特审美意识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以日本江户时代的朱子学派、古学派、阳明学派、国学派以及兰学派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思想中的"日本优越论"取向.从江户初期开始,江户思想家先后从"日本皇统""日本水土""日本文化"三个层面论证了日本相对于中国的优越性,渐进式地清除了中国思想对日本的影响.这意味着,江户思想中的"形而下"取向绝不是简单地局限于哲学性的思考,更凸显出日本思想的自我主体性,客观上加速了日本自身思想文化的觉醒,由此折射出江户思想的"日本化"特性.  相似文献   

4.
以日本江户时代的朱子学派、古学派、阳明学派、国学派以及兰学派为研究对象,探讨他们思想中的"日本优越论"取向.从江户初期开始,江户思想家先后从"日本皇统""日本水土""日本文化"三个层面论证了日本相对于中国的优越性,渐进式地清除了中国思想对日本的影响.这意味着,江户思想中的"形而下"取向绝不是简单地局限于哲学性的思考,更凸显出日本思想的自我主体性,客观上加速了日本自身思想文化的觉醒,由此折射出江户思想的"日本化"特性.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中亚政策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变化,从最初的"经济援助"到"丝绸之路外交",再到"中亚+日本"对话机制以及"建立自由繁荣之弧",日本不断加大对中亚的外交力度,中亚地区已成为日本外交决策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关于日本进入中亚并不断升级其中亚政策的原因存在许多观点,比较流行的有"能源说"、"经济合作说"、"日美基轴说"。与以上说法相比,本文认为谋求成为"政治大国"并确立日本在亚洲的领导地位才是促使日本进入中亚并不断升级其中亚政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经过日本朝野上下多年的论争,终于在冷战结束后趋势明朗化,日本政要小泽一郎在<日本改造计划>中所提出的"正常国家"脱颖而出,日本"正常国家"定位及在地区和世界事务中承担"领导者"的角色观念为21世纪初的日本外交、安全战略调整规定了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7.
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战争一时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在日本军事进攻达到顶峰的时候,日本国内却出现了一些"中国不可征服""日本在崩溃中"等时论舆情:其一是对日本政治法西斯倾向及其可能陷入长期战争泥沼所引起的反思和担忧;其二是因担心战争前途"辽远无边"而生出悲观心态,甚至厌战情绪在侵华日军下层和日本民间也开始有所表现;其三是随着国际环境的恶化,日本经济出现的"不祥"之兆也频频见诸于美英等国的媒体报道,形成"倒逼"之势的时论舆情压力。日本时论舆情的变化,从舆论焦点看,攻陷南京是一个标志性的时间点;而1938年的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动摇了日本时论舆情对战争"必胜"的信念。探讨1938年间日本国内舆论舆情及其变化,有助于加深对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这场不得人心的侵略战争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庆应义塾大学是日本最古老的大学,是日本的第一所私立大学,以经济学、医学、文学、商学享誉全国,是日本一流的高等学府。与早稻田大学并称为"日本私学双雄"庆应义塾大学是日本一所重要的私立大学,与早稻田大学并称为"日本私学双雄"。它创建于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以日本史书、古文书中的"孝"观念为考察对象,进一步探讨"孝"观念在日本传承以及与日本社会、文化融合的过程,诠释儒家思想的"孝"观念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进一步深化该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史的研究中,对日本青年训练所和青年学校的研究是个薄弱环节,本文旨在通过对"关东州"日本军政当局为创办青年训练所和青年学校而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法规的梳理,探讨日本青年训练在"关东州"的发展过程,进而分析日本军政当局利用青年训练机构对居住在旅大地区和"满铁"沿线一些城市的日本青年加强军国主义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日本的大陆政策中,台湾是日本"利益线"的重要一环;在当今一部分日本人的心目中,台湾又成了日本的"生命线"。在"利益线"与"生命线"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战后以来,日本政府在各种场合,从未明确表示过"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作了最好的注释,那就是:在日本的国家对外战略中,台湾从未失去其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2.
日本右翼势力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责任问题上"英美与日本同罪".其实质是割断历史、混淆界限,为日本的战争罪责开脱.英美在历史上有罪,但与日本不同罪,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责任已成为历史的铁案.先有"重庆大轰炸"后有"东京大轰炸".原子弹空袭"被害史观"的实质是抹杀日本的"加害"责任.对中国而言,日本与英美--法西斯国家与民主国家、战时中国的敌与友岂能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3.
美国人沃格尔曾写过一本书《日本名列第一》,他将日本战后的迅猛发展与日本人的"认真"精神联系在一起,认为正是日本人的"勤敏好学"、"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干劲"、"完成任务、履行职责的严肃态度",使他们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据说,不仅世界各国的评论家对此欣然认同,连日本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彝族与日本隼人发达的竹文化多维度反映出两者相似的宗教观念与民俗生活,通过比较可以为陷入瓶颈的"日本民族文化"起源提供佐证。目前日本学术界关于"日本民族文化"起源的对比研究主要停留在宏观视野,缺乏微观比较。本文详细考察中国彝族与日本隼人各种宗教仪式所体现的竹崇拜,探索彝族"竹王神话"与日本物语鼻祖《竹取物语》的相似性源头,尝试分析中国彝族与日本隼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三言"是中国古代短篇白话小说中的重要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东传日本以后,对日本文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日本前期读本小说以改编"三言"为主,日本学术界的"三言"研究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日本文学研究,对战后日本文学的战争反思主题目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战后日本文学对侵略战争进行了深刻揭露与批判;另一种观点认为,战后日本文学对侵略战争缺少反省和批判。实际上,战后日本文学的战争反思主题呈现出了复杂性、矛盾性的特点,其中既有对侵略战争的揭露与批判,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达了憎恨核武器、呼唤和平等积极思想意义,也存在着宣扬"日本受害论"和"反对战败"等需要清醒认识和给予批判的思想因素。中国学者是在不同的角度看到了矛盾的不同方面。战后日本文学的这种"矛盾性"的观点是日本作家自身的"矛盾性"和民族主义立场所决定的,也是战后日本社会发展的"矛盾性"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女神>创作具有深厚的日本文化背景,其艺术形式和风格形成得益于日本"泰戈尔热"和"惠特曼热",同时也深受日本"新体诗"和口语诗运动的影响.<女神>绝大部分诗篇创作于日本博多湾,博多湾给予了诗人丰富的艺术启示.  相似文献   

18.
当今日本人常自称为日本或大和民族,但在古文献中,往往自称为"倭国"或"大倭".日本人是从何时开始,出于什么目的改国号为日本的?基于此点,探讨日本国号的形成与其国内"华夷意识"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物哀"是日本文学重要的理念之一.文章先溯其源,简要地阐述了"物哀"理念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分析了"物哀"的成因及主要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物哀"在现代文学中的表现及对 日本人精神世界的影响等问题,以期达到提高日本文学的欣赏水平、加深对日本文化的理解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为扩张远东势力,支持日本对俄战争,以打开俄国的"满洲""门户关闭"政策,乘机将其势力伸人中国东北.日、俄谈判期间,美国仍支持日本,以赢得日本的"好感",换取日本在"满洲"的利益.当<朴茨茅斯条约>尚未签订之际,美国便迫不及待地插手日本的"满洲"利益,实施购买南满铁路计划.当此计划遭到日本的阻挠后,美国转而在中国东北实施投资修筑锦瑷铁路、策划"满洲铁路中立化"等计划.为此,日、美双方在"满洲"利益的问题上产生了对立与冲突,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从而也充分暴露了美国称霸世界和日本独霸"满洲"的野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