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时期吉林文学在中国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进程中走过了30年。从改革开放之初“堀起的诗群”到80年代的先锋小说、黑土地文学以及90年代以来吉林影视文学创作的异军突起,突显了吉林作家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尤其90年代以来的吉林文学在地域文学与时代精神的互动中、在开掘民间笑文化、建构和谐社会娱乐精神上以及在图像时代的审美诉求中呈现出吉林文学不断超越的探索轨迹。  相似文献   

2.
区域文化与社会发展——以吉林区域文化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吉林区域文化为个案研究对象 ,从长时段角度探讨了区域文化与社会发展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认为吉林区域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化进程中 ,表现出明显的“间断性和跳跃性”、“移民文化”和典型的“单位文化”等特点 ,形成了地域文化发展独特的“自性” ,对其社会发展的模式和节律产生了巨大影响。反思吉林区域文化的发展历程 ,对于我们认识吉林的“自性” ,科学地制定地方的社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中共吉林省委1983年决定成立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并在省内全面铺开新方志编撰工作以来,我省设计中的《吉林省志》93部专业志,迄今已出版了40余部。我有幸从修志伊始即被聘为省志编委会委员。十几年间每有机会读完其中某一新志书稿,都止不住为吉林人民在各个领域创造的历史业绩所感动,不断增添着我对东北大地、吉林乡土的热爱之情。 近日,又读到由吉林省作家协会负责编纂、省作协副主席朱晶与谭其贤任主编,谭其贤执笔撰写、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吉林省志·文化艺术志·文学》(简称吉林省文学志),我不能不为这部视野宏阔、丰富厚重、知人论文、隽永耐读的文学志所打动。 人们历来投入主要精力关注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文学现象和规律,而对包括我国东北在内的边远地区的文学传统,则因难度较大,系统清理和认真归纳得却不够,这长期是一薄弱环节。滋生于祖  相似文献   

4.
我省具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浓郁的人文环境赋予了吉林地域特殊的文化底蕴,为我省提供了充裕的文化源流。文化产业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成为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力量。吉林文化在经济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吉林文化对经济的渗透力度不够,商品生产中的文化含量低,商业文化和企业文化比较贫弱,文化精品较欠缺,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具体表现在自然原因、体制原因、历史原因、社会原因等几方面。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语:理解和阅读城市,需要从文学的创作和阅读开始。文学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记录了城市的社会风俗人文信息及其发展变化,而且也是传承和发掘城市优秀文化、塑造和展示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城市软实力与增强市民认同感、促进城市文化繁荣发展和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手段。当前,天津文学创作及研究蓬勃发展,特别是《天津文学史》的出版,首次绘制了天津文学发展流变的全貌,为天津文学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提供了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从文学与城市文化形象塑造、津味文学与城市民俗文化,地域文学的文化精神、文化意义、文化功能、文化共性、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方面展开研讨,以期在文学与城市的视野中探索天津文学与城市文化研究的新路径,并引起学界的关注和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燕世超 《江淮论坛》2008,1(2):126-130
全球化对于中国文学与中国先进文化的作用表现为一种悖论.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与中国先进文化将与他国文学与文化在互动中发展,表现在:一是有利于吸收异质文学与先进文化,二是有利于输出自身文学与先进文化,三是与他国文学与文化在互动中产生新质.但全球化又与先进文化和文学精神相背离,表现在:一是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自由与民主精神,二是全球化与文化的丰富性和文学的多样化相矛盾,三是全球化与文化的丰富性和文学的多样化相矛盾.中国文学与中国先进文化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的基本战略应该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提高人民群众对先进文化的认识和文学修养,二是维护文化与文学的生态平衡,三是发展文化与文学产业.  相似文献   

7.
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白山松水孕育了吉林厚重的文化积淀、丰硕的文化成果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吉林省历史文化资源书系》的编著和出版发行,是对吉林历史文化的一次全面梳理、展示和彰显,是对吉林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文学研究向文化研究的转折使得文学理论获得了拓展 ,也遭遇了困惑 ,从而凸现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之间的天然矛盾。这一矛盾来自文学与文化的差别 ,最终通向文学传统与文化传统的歧异。首先 ,文学传统主要寄寓于文学文本之中 ,表现为文本形态 ;文化传统则主要隐含在日常生活之中 ,表现为实际生活形态。其次 ,古往今来围绕着文学一直表现出建立学科范型的热情 ;文化却不仅不抱这种热情 ,相反地倒是反对生硬地进行学科设定的。再次 ,文学历来是作为象征符号、以象征形态间接参与社会历史 ;文化则在很大程度上转向了实践活动、以现实形态直接介入社会历史。这种种歧异决定着文学与文化不能相互替代、有所偏废 ,文化将继续存在下去 ,文学也永远不会泯灭。文学研究也不会因文化研究的登堂入室而被废黜、被放逐 ,人们有充分的理由将文学研究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代文学时期,大多数自由主义作家栖身于学院,使得自由主义文学与学院文化发生密切的联系。学院独特的人文关怀、文化思潮、人际关系、审美形态等对中国自由主义文学产生了不同层面的影响,促使其特质的形成。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在社会文化结构中显现了学院空间的存在,它基本居于边缘,与不断激进的文学主潮形成对峙,成为一种文学与文化批判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
在传媒时代,文学书写发生了深刻变化.文学的变身不仅表现在文学与经济、社会、传媒之间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而且表现在文学自身审美表达发生重大转换,同时还表现在文学向影视、图像、动漫、广告及新媒体大规模延伸.这种变身与后现代消费文化的兴起和以网络媒体为主的新媒体的普及存在密切关系.后现代消费逻辑、文化的经济化、网络带来的文化民主和新的文化生产方式,构成了文学变身的文化背景与媒介动因.在跨媒体环境中,文学在变身的同时,也实现了新的突围.  相似文献   

11.
威廉斯的“文化”概念是对“文化与文明”传统割裂出的两组二元对立范畴(精神性的文化与物质性的社会现实、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弥合,文化被界定为整体的、日常的生活方式,意味着威廉斯拒绝了文化的超然立场,将文化置入物质的、具体的社会生产实践整体之中。在威廉斯看来,文学也不是一种抽象形态,而是于特定的在场中进行的构形过程,他提出的“文学即写作”的文学观将文学导向了既恒久存在又发展变化的实践样态。文学与文化以“感觉结构”为“中介”呈现出一种相互映现、相互交融的关系,文学映现了动态而现实的文化,文化中潜藏着文学的根源和那些活生生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古代地中海文化圈是最早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这一区域内各主要民族和国家在文化上的交流和相互影响,是古代地中海世界灿烂的文学成就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地中海文化圈的文学与文化应划分为"泛美索不达米亚文学与文化"、"北非文学与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学与文化"三个部分,古代地中海文化圈内不同地区文学相互影响,从而为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实例。  相似文献   

13.
草原文学的基调主要表现在通达的文学精神、刚进的文学格调、开放的文学理念和直白的文学表达。就中国文化整体运动而言,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互动关系影响是非常强劲的。中原文化当然对草原文化有重大影响,而草原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也不可小觑。草原文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中国文学以丰厚的营养,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巴赫金在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创见。巴赫金研究的文化与我们所说的文化有所不同,其范围已经扩大到后现代、大众传媒、身份政治、生态、区域、种族、性别、后殖民、文化霸权等范畴,而且还有继续扩展的势头。它们对于当今文学的冲击空前强劲,而当今文学也因之而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今文学与当今文化如何达成相互沟通、交流和融合,已成为目前文学研究绕不过去的问题。这里也有一个文化如何进入文学、文学如何包容文化的问题,一个建立二者相互融通的机制、途径和模式的问题,或者说也有一个文化在文学领域中如何表达自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北方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方民族主要指包括满—通古斯、蒙古、突厥三个语族在内的阿尔泰语系民族,在北方民族文化中,狩猎文化、渔猎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曾长期并存。产生于北方文化土壤中的口承文学与作家文学,特别是其中的神话、英雄史诗和戏剧文学,对中华文化与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北方民族文化与文学的研究因而在21世纪全球文化对话及中华多元一体文化形成与发展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9月3日,时值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之际,来自全国各地的东北沦陷时期文学研究工作者、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台湾和日本、美国的专家、学者八十多人,在长春济济一堂,隆重地召开了我国首届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发起单位有:春风文艺出版社、辽宁省文联、辽宁省社会科学院、中国作家协会辽宁分会;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长春出版社、中国作家协会吉林分会、吉林大学中文系、东北师大中文系、吉林省古籍文献研究所等二十二个单位。  相似文献   

17.
路云亭 《晋阳学刊》2007,(3):113-116
山陕文学在20世纪80、90年代各领风骚10余年,已构成一种当代文学和文化的现象.山陕文学的崛起是先秦文化和汉唐文明在当代的复兴形态,也是对古代地域性优势文化的另类纪念方式.山陕文学都以农民为主要描写对象,两地作家均表示过对亚细亚农耕文明具有发言权,对生命力的强烈关注,构成了两地文学的一致惯性.深厚的黄土文化与黄河文化情结是两地文学的另类特点.两省地域文学和文化也有不同之处.山西文化包括了雁北忻州地区的佛教文化区、晋中地区的晋商文化区以及晋南地区的黄河文化区.陕西文化也分为陕北文化的黄土文化区、关中一带的巫道文化区、陕南的川蜀与长江文化的交汇区.陕西文学的宗教归依是神道与巫觋文化,山西文学的宗教支点在于儒家与法家思想.山陕地域的文学和文化共同继承和发扬了中原地区的文化和文学传统,延续了黄河文明的强大文化自信力,同时,两者共同勾勒出了一种混沌蛮荒的北方意志,为北方腹地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文化性探索和精神层面的揭示.  相似文献   

18.
探索吉林地域特色的文化精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吉林文化是东北文化中别具特色的一大区域文化 ,它在地理构成、民族构成、经济构成和历史构成上 ,都别具一格、自成体系。吉林文化具有博采众长的包容性、英雄主义文化品格、鲜明的现代文明素质、注重团结合作这四大地域特点。而浓厚的计划经济意识、人际关系依赖、粗放经营、流动性差乃其缺陷所在。必须弘扬具有吉林特色的优秀文化精神 ,改造传统文化 ,为吉林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9.
文化研究把文学作品作为人类繁多平常的文化现象之一,作为与人类学、经济学、考古学、地理学等琳琅交错的文化网结之一,充分延展了文学在文化视野里的生存空间和生命活力,它带来的对于文学文本的多维考察将真正铸就文学文本的健全品格、独立本性和审美韵味,文化研究在文学研究内的重新出场标志着文学研究面向本真的回归或复兴。  相似文献   

20.
流散文学在新世纪的世界文学领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体现了本土与异国之间的一种文化张力:相互对抗又相互渗透.生态批评的兴起对流散文学研究提供了多方面的理论启示,人类中心主义批判.征服与控制自然观批判与生态批评整体性地提出对于解构西方文化霸权,构建良好的文化生态以及实现流散文学、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和谐发展和良性进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