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亮吉(1746—1809)是清中叶经学家、史学家、考据家,又是一位文学家。作为诗人,他虽然在当时称不上第一流的大家,但有理论有创作,并和乾嘉时期各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几乎都有直接、间接的联系。研究洪亮吉,无疑有助于我们认识乾嘉诗风的主要倾向及其形成原因。乾嘉诗坛,以沈德潜为首的格调说嗣响未尽,袁枚倡导的性灵诗风盛极一时,而翁方纲又开出肌理一路。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洪亮吉的诗歌主张也留有各派的印记。提倡学古,以《三百篇》为最高境界,时见于洪亮吉的诗论中:“诗除《三百篇》外,即《古诗十九首》,亦时有化工之笔。”(《北江诗话》卷三)“余故谓魏、晋人诗,去《三百篇》未远。”(同上卷四)洪亮吉还自称“只我更饶怀古癖,溯  相似文献   

2.
教《治平篇》有感路建德洪亮吉(1746—1809)的《治平将》,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人口问题的专著。在此之前,虽也有人零星发表过一些颇有见地的论述,但像洪亮吉这样忧患意识颇深的长篇专著,却尚属首次。它比资产阶级人口学的创始人、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  相似文献   

3.
(一) 清代的乾隆、嘉庆(1736~1820) 年间,是中国古典目录学发展的“黄金时代”。那么,乾嘉目录学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与前代相比,它表现出了一些什么样的特点呢? 最早从整体上来描述乾嘉目录学的,要算清人洪亮吉。他在《北江诗话》卷三中说:  相似文献   

4.
洪亮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江苏常州府阳湖县人.生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十五岁进士及第,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官等职.嘉庆四年(1799年),因上奏触怒嘉庆皇帝,坐大不敬律拟斩立决,后免死发往伊犁.嘉庆五年四月释放回籍,著书赋诗;嘉庆十四年(1809年)病卒于乡里.洪亮吉是清代著名学者,在经学、史学,古今地理、诗同等方面,都有显著成就.他对人口学问题也提出了许多不同于前人的卓越见解,引起后来人口学家们的重视.本文拟就洪亮吉的人口学说作初步述评.  相似文献   

5.
清代著名文学和社会学家洪亮吉的《治平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关于人口问题的专论文献。写于清乾隆58年(公元1793年),比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发表早五年。全文仅628字,文字浅显,明快,没有晦涩聱牙的句子。全篇布局严谨,立论观点鲜明,论证步步深入,有理有据,说服力极强,是供中学生学习的一篇立论佳作。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人未有不乐为治平既久之民者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共一百多年“可谓久矣”。作者笔锋一转“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视六十年以前  相似文献   

6.
公元一七八三年,清朝乾隆四十八年,年仅三十五岁的天才诗人黄仲则(景仁)病逝于山西解州.他的同乡挚友洪亮吉得到噩耗,炎天千里,赶去治丧.在其著名的《与毕侍郎(沅)笺》中写道:“……日在西隅,始展黄君仲则殡于运城西寺,见其遗棺七尺,枕书满箧.……犹复丹铅狼藉,几案纷披,手不能书,画之以指.此则杜鹃欲化,犹振哀音;鸷鸟将亡,冀留劲羽.遗弃一世之务,留连身后之名者焉.……”  相似文献   

7.
镇安府任上的赵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宦辙经年到,邮签万里修。 地当中国尽,官改土司流。 这是赵翼在乾隆三十二年至三十五年(1767—1770)出守广西镇安府(府治天保,即今德保县)时所写《镇安土风诗》的开头几句。诗中洋溢着他对“乾隆盛世”时期国家空前统一的自豪感和自己要“勉修循吏绩,抚字辑遐陬”的积极进取精神。赵翼(1727—1814)字云崧,号瓯北,江苏阳湖人,是清代中叶的诗人兼史学家。他在诗坛上与袁枚、蒋士铨齐名,被合称为“乾隆三大家”,有《瓯北诗集》和《瓯北诗话》行世。他论诗特别强调诗歌的发展、进化的观点,反对“荣古虐今”的社会偏见。其《论诗绝句》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  相似文献   

8.
张船山的政治诗和山水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船山(1764—1814年)名问陶,学仲治,四川遂宁人。清乾隆时曾授翰林院检讨,嘉庆十五年选授山东荣州知府。后因病罢官,流寓吴门,于嘉庆十八年卒子客舍。他十五岁时就能写诗,随着阅历的加深,他的诗愈写愈好,与当时的名诗人李调元并峙西蜀,驰誉海内。袁枚在致洪亮吉书中说;“吾年近八十,可以死;所以不死者,以足下所云张君(船山)诗犹未见耳。”《遂宁县志》称他的诗“生气涌出,沉郁空灵,于从前诸名家外,又辟一境。”时人推崇他,有“青莲再生”的美誉。他一生写的诗,总数当在四千首以上,经过删  相似文献   

9.
洪亮吉乾隆五十七年奉旨督学贵州。宦黔三年,他推重教化,擢拔士子,提振了贵州的文教水平,口碑颇佳。督学间隙足迹遍历黔中大地,挥毫描摹黔地山川水文、习俗民风,留存督黔诗逾五百首,后收入《黔中持节集》《关岭冲寒集》《莲台消暑集》等诗集中。与富庶的江南水乡相比,贫瘠的黔地边陲更能激起洪氏的相异性书写,他从地容地貌、历史人文、民风民俗等维度展示了贵州特色,刻绘了贵州形象,或正面比照,或反面猎奇,或中性肯定,或幻想夸张,不但提高了贵州山水题材诗的艺术水准,也推升了贵州的知名度,使黔地民风民情逐渐为世人所知。  相似文献   

10.
荀悦(公元148—209年),字仲豫,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是东汉末年进步的政治思想家和重要的历史学家.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荀悦始辟镇东将军曹操府,旋迁汉庭黄门侍郎,和荀彧、孔融等“侍讲禁中,旦夕谈论”,积极为东汉王朝的“中兴”出谋画策.他于这期间(建安元年—二年)写成的《申鉴》五篇,即是这“旦夕谈论”的集结.建安三—五年,他任秘书监、给事中.时献帝雅好典籍,“常以班固《汉书》文繁难省,乃令悦依《左氏传》体以为《汉纪》三十篇”(《后汉书·荀悦传》).书成奏上.迁为待中.  相似文献   

11.
章太炎(1869—1936)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他一生著作宏丰,举凡哲学、经学、小学、文学以至史学、佛学等无不涉及,初步估计有四百余万字。太炎先生的语言学著作主要有《国故论衡(上卷)》、《文始》、《小学答问》、《新方言》等。他的《小学略说》有两篇,一篇写于辛亥革命之前,收入《国故论衡》;另一篇是一九三五年十月在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上的演讲记录。这两篇《小学略说》集中体现了太炎先生的语言学思想。一小学宜举全体,文字仅其一端自从汉代刘歆的《七略》标有“小学”的名称以后,“小学”作为学术专名在我国  相似文献   

12.
“一生未遇庸非福,半世能狂亦可哀”.这是清初诗人黄仲则评论他朋友的两句诗。移用于黄自己是再恰当也不过的了。他四岁丧父,艰苦备尝,才华出众。二十四岁在朱筠主持的有当地名流参加的太白楼宴会上,当众赋诗,“年最少,著白夹立日影中,顷刻数百言,十数人皆缀笔,八府士子竞写,一日纸贵”。但不阿权贵,三十五岁的壮年就在贫病交迫中去世。他多才多艺,散文、词、书法、篆刻、画都精,著名诗人洪亮吉、袁枚等均与之为友,甚赞其诗,认为不是才人之诗,也不是学人之诗,而是诗人之诗(万黍维)“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包世臣)。他的诗还得到后世很多  相似文献   

13.
郑板桥在乾隆十一年至十八年(公元1746——1753年)任山东省潍县知县时曾作《潍县竹枝词》四十首。这些竹枝词,真实地记述了当时潍县城市的繁华和城乡的社会风尚,揭露了“乾隆盛世”的阴暗面——贫富的悬殊和对立,批判了富豪的奢侈腐败,描写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并寄予深刻的同情。在竹枝词发展史上,象他这样关心民瘼、同情人民疾苦的作者实属罕见。这是值得特别重视和要加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4.
洪亮吉(公元一七四六~一八○九年),字君直、雅存、号北江,清乾隆江苏常州府阳湖县人,是清代中期有名的学者,诗人、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清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时期。虽然清初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清王朝国力强旺起来,乾隆一代又凭借康熙雍正时期积累起来的强大国力东征西讨,奠定了清王朝版图辽阔、空前统一的政治局面。但是国家长期用兵边疆,内地各省地主阶级又疯狂兼併土地,官贪吏残,人民大量失去土地,同时还要承担沉重的赋税力役,不少人破产流亡,社会阶级矛盾急剧趋于尖锐,清王朝已是外强中干,逐渐走下坡路。正如生活在那时候的伟大现实主义作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处于“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境地。  相似文献   

15.
关于《红楼梦》的成书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雪芹創作《紅樓梦》,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乾隆甲戌(1754) 《脂硯斋重評石头記》第一回已說他“十年辛苦”,那么,由甲戌往上推算,他开始創作《紅楼梦》大約在壬戌、癸亥(1742—43)之际。甲戌是“重評”,假如从“初評”推算,时間可能还要早一些。《紅楼梦》沒有最后完成,曹雪芹不到五十岁就去世了(1763或1764)。他花了二十来年功夫,只給我們留下基本上整理定稿的《紅楼梦》前八十回。八十回以后  相似文献   

16.
徐迟同志在《向着二十一世纪》这篇短文里说,在粉碎“四人帮”以后,他问津于自然科学,对他来说这是一个新的领域。“那里呵,真是风光如画,美丽无比。人物峥蝾,情节感人。真正神奇,无法形容的丰富。”(见一九七八年一月十七日《人民日报》)徐迟同志勇敢地进入了这个领域,画出了那美丽、神奇、丰富的世界。他写的报告文学《地质之光》,是进入这个领域的第一篇  相似文献   

17.
洪亮吉人口思想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时隔5年相继问世,二人的思想在人口增长过快超过生活资料的供给、人口控制和调剂之策等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洪亮吉的人口思想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而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却成为经济学的经典之作,200多年来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许多政府以此为指导制定人口控制的政策,人口学也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起来。文章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两者在人口论方面的思想及理论加以比较阐述,以期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乾隆五十年(1785)以前,《红楼梦》尚流传不广;乾隆五十年以后,《红楼梦》始流传开来;而《红楼梦》风靡一时、形成“闲谈不说红楼梦,谈尽诗书是枉然”的社会风尚、真正成为一门专门学问——“红学”的时期,已经到了程甲本刊行的乾隆五十六年(1791)和程乙本问世的乾隆五十七年(1792)以后。在程甲本问世前两年即乾隆五十四年,一位理应在“红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多年来却不大为人注意的重要人物诞生于江南,此人就是黄金台。  相似文献   

19.
清初学者周亮工评论当时诗坛曾说:“国朝诗,推宁人、野人二家.”此说到乾、嘉时,被常州诗人洪亮吉推而广之,他在《北江诗话》中具体地指出:“顾宁人诗有金石气,吴野人诗有姜桂气;同时名辈虽多,皆未能臻此境也.”在《更生斋诗·论诗截句》里,他更进一步加以称颂:“偶然落笔并天真,前有宁人后野人;金石气同姜桂气,始知天壤两遗民.”宁人是顾炎武的字,野人是吴嘉纪的号,他俩都是生活于“天崩地解”的明末清初动荡年代中的杰出诗人,现存的《亭林诗》和《陋轩诗》是他们的思想和人格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0.
江南士子的现代诠释─—评《洪亮吉评传》庄锡华苏州大学严明先生《洪亮吉评传》由台湾文津出版社出版(下简称《评传》)。纵观全书,我认为《评传》有下列特点。穷形尽相,江南土子的理性谛视评述一位历史人物,就应该将对象置于真实的历史情景中加以评估,且不能因为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