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西田几多郎(1870-1945年)是现代日本资产阶级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西田哲学在日本号称独树一帜的独创哲学。在西田哲学形成、发展和最后完成的过程中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基本概念,这就是“主客未分”的纯粹经验。纯粹经验是西田哲学的出发点,也是西田哲学的终结点。西田在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想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纯粹经验在不同时期的扩充和发展。本文仅就西田的纯粹经验作一些剖析,谈一谈对西田哲  相似文献   

2.
一西田几多郎在接触英国新黑格尔主义者格林的哲学以前读过休谟、康德等人的著作,后来又读过詹姆士、胡赛尔等人的著作,这些哲学家对西田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从整个西田哲学体系来看,他们对西田的影响有的仅在某一个时期,而且是在并非主要的方面,对于西田哲学只是起着充实、丰富或者证明的作用,与上述哲学家不同,格林的哲学在西田哲学的形成过程中起了超乎寻常的作用。西田哲学特别是他的伦理学,基本上是按照格林哲学的模式建立的。日本有人认为西田的处女作《善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西田几多郎(1870—1945年)是日本现代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场所”是西田哲学发展的中期提出来的玄妙已极的哲学概念。场所逻辑就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西田哲学”的建立,使西田哲学具有“东方的性格”。本文试就场所逻辑略作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4.
西田哲学是以东方思想特别是禅佛教为基础、西方哲学思想为素材,用西方哲学的方法创立的一种融合东西方思想的哲学体系。将其置于世界场域中与其他哲学进行比较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着重阐释西田哲学体系基础之"实在论",分析王阳明"良知"学说对西田的精神提撕作用,并通过"统一力"与"良知"等概念的对比,考察西田哲学及其与阳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西田几多郎(1870-1945)是日本近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西田哲学是日本哲学所能达到的最高成果之一.从世界范围看,西田和世界一流的思想家们相比也毫不逊色.西田几多郎已被选入<二十世纪思想家文库>."辩证法世界",是后期西田哲学的重要思想.后期,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刺激,西田反复思索一直彻夜不眠,以"历史现实"、"环境"、"事实"、"行为"、"绝对矛盾"等不曾用过的概念,并用"辩证法世界",把它们联系起来,从"自己的立场"转向"世界的立场",从而成为一个"客观主义者"、"彻底的实证主义者".  相似文献   

6.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早在公元四世纪,儒家思想就已经传到日本,千百年来在日本的历史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从儒学思想对日语敬语的影响以及在日语敬语中的具体体现中,可以看出儒家哲学已经深深渗透在日本国民的思想意识与道德伦理观念之中。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对于了解日本民族,学好日语敬语极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公元5世纪,儒学最初传入日本。儒学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是很深远的。(1)儒学对日本的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2)儒学思想成为日本制定各种法律和法令的思想依据;(3)儒学对日本教育的发展起到指导性作用;(4)儒学思想影响甚至反映在日本最初的历史文献之中;(5)儒学思想还影响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6)儒学思想也影响日本伦理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西田几多郎的伦理学,既吸纳了以格林为代表的西方新黑格尔主义伦理学中的意志、行为、至善等基本概念,又与东方的佛教、儒家的阳明学和日本的武士道有明显的一脉相承关系。因此,从伦理学角度研读西田几多郎对东西方文化的吸收与取舍,有助于我们解读近代日本思想界对待西方文化和东方传统的独特方式。实际上,西田在借用西方伦理学概念论述其伦理学基本命题之后,在最终构筑伦理学时,仍要依据东方式思维。在论述国家主权的问题上,西田最终回到了日本式思维方式上来,即不是把对象当作理来崇敬,而是把它当作神来信仰。西田伦理学与其说是“世界主义”的,不如说是国家主义的。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西田哲学,这里所提出的是西田几多郎的最后的观点。那是一种实在论(“历史的实在论”)。西田先生有时回顾德国实在论的传统,颂扬赫尔巴特(Herbart)和洛兹(Lo-tze)。赫尔巴特认为,承认在我们经验所产生的世界概念中包含许多矛盾和混乱,并把它重新理解为没有矛盾的存在论,这就是哲学。  相似文献   

10.
生活、哲学与信念——评黄玉顺的"生活儒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玉顺先生的“生活儒学”是近年兴起的“儒学复兴”、“文化保守主义抬头”诸般思潮中的一种。在“哲学”式微的现代,“生活儒学”执持于从“哲学”与“形而上学”的进路复兴“儒学”,无疑是发人深思的。而如何理解“哲学”与“形而上学”,乃至于如何定位“儒学”中的“生活”观念,则是应该深入探讨的。  相似文献   

11.
在 2 0世纪中国乃至世界学术舞台上 ,新儒家对现代化进行的哲学探索 ,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文化哲学的努力。为此 ,从对传统、现代与后现代的思考、对儒家思想与中国现代化关系的反思和文化哲学的探求等三个方面 ,具体分析了在海内外哲学论坛上的活跃人物和第三代新儒家的中坚代表刘述先的文化哲学思想 ,展现了新生代新儒家的思想特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2.
巴蜀哲学是巴蜀文化的精华 ,从巴蜀第一位有著述的哲学家严君平开始迄清末的廖平 ,巴蜀哲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两汉至魏晋的经学阶段 ,隋唐三教并盛的阶段 ,宋元明的理学阶段 ,明末清初迄清末批判理学及其君主专制与经学终结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中国哲学之与"两个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有一种倾向,认为中国并无哲学,中国哲学是“五四”以后在西学研究与裁剪中国思想中建立起来的。这种否定中国哲学的倾向有普遍性。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一书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作之一。其书把中西“哲学”彻底对立起来,中心是论证中国思想是“内在宇宙论”、“反向性思维”、无超越观念、无形上思想、无“两个世界”思想。本文不同意这种观点。通过对孔子“天论”、老子“道”的思想及宋明理学的具体分析,指出“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道象帝之先,自古以固存,独立不改,周行不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及“太极”与阴阳不离不杂等命题,亦是“两个世界”的思想,只是讲法与西方不同。  相似文献   

14.
就其问题意识即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切而论,生活儒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形下哲学”的建构,重点是作为基础伦理学的“中国正义论”及其所奠基的“国民政治儒学”。这种“哲学”通常是指某个学科领域的原理部分,如“政治哲学”“道德哲学”等,甚至包括作为分析哲学的所谓“语言哲学”,其所思考的乃是形而下的某个存在者领域。但更严格的“哲学”概念,按照海德格尔的界定,乃是形而上学,主要是传统的本体论,其所思考的是存在者整体,最典型的是黑格尔式的以“反思”为特征的哲学。在生活儒学,这就是普遍性的“变易本体论”以及针对现代性的“超越本体论”的建构。这种“形上哲学”与上述“形下哲学”的关系,即“形上→形下”的奠基关系。然而按照海德格尔的“双重奠基”思想,形上哲学与形下哲学都是存在者化的思考,即都面对“存在者何以可能”的追问;再按照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区分”思想,上述关于“存在者”的哲学都需要关于“存在”的思想来为之奠基。这种存在之思不是哲学,而是海德格尔所称“哲学终结”之后的“思的任务”。在生活儒学,这就是关于“前存在者”的“生活存在论”或“生活论”。因此,生活儒学不是哲学,或者说远不止是哲学。然而正如海德格尔之“思”也被称为“海德格尔哲学”,这种最宽泛的“哲学”概念所包含的存在之思亦可称为“存在哲学”。在这个意义上,生活儒学亦可称为“生活哲学”。  相似文献   

15.
论儒家的生活趣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思想,蕴涵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追求与生存方式。儒家以人的实际生活为起点,以人的本性和精神为中心,构建了自己独特的以注重现实生活和精神享受为特色的人生哲学,整个思想体系充满了具有中国气息的浓郁的生活趣味,在人类哲学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研究儒家学说的生活趣味,对于认识和分析当下面临的经济与文化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根据中国革命斗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结合中国现实,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即从学理的层面、从理论的核心深处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文化的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主要是指与儒家哲学的融合,两种哲学融合的基础在于两种理论的核心深处存有着人类社会的共同法则,即对人的终极关怀与强烈的实践思想。当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很好地将中国儒家思想包融于自身时,这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又一次伟大飞跃。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社会哲学,也是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对国人的影响是无需置疑的。本文简单介绍了儒家思想文化,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分析及总结,浅谈儒家思想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具有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0月27日至29日在南昌大学召开了“中国哲学史学会2006年年会暨中国哲学的地域性与普世性学术研讨会”。许多著名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专家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哲学的地域性与普世性”这一主题以及“江右哲学”、“传统儒学与现代新儒学”、“道家哲学与佛教哲学”、“中国哲学的创新与未来走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观点。本文将这些创新性的观点进行了归纳与分析,这对于中国哲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无疑是有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19.
以文化哲学的独特视野透视了勇者型的新儒家--徐复观的思想,从文化与传统、中西文化比较和儒家精神的新生三个方面展示了徐复观通过对中国文化的现代疏释来实现现代新儒家"反本开新"纲领的追求和探索,并在20世纪中国哲学和世界哲学发展的大背景下衡论了徐复观文化哲学的历史地位和特殊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