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历史文化对一个城镇的重要性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未来世界上的竞争将主要表现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城市的发展已经处于每一个城市都需要挖掘和发现自己的内在价值用以表明自身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征的阶段,突出城市个性,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是每个城市赢得发展机遇的唯一选择。从历史上看,城市不仅仅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它更随着文明的发展而成为文明的载体和温床。中国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承继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传统和特定的传统社会经济基础,它那历史悠邈、源远流长的“文脉”,构成了中国城市建设的伟大文化旋律…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历史风貌区是文物古迹较集中、历史遗存较多且能反映一定历史时期风貌的区域,是城市文化记忆的载体,也是传统文化形象审美价值观的积淀.然而在多样化审美价值观的影响下,其形象更新并未得到延续,在历史风貌区更新保护过程中新建建筑与传统建筑在风格上与形式上不相协调,传统建筑的修葺缺乏统一的形象判断标准,破坏了历史风貌区的整体视觉形象,这正是不合理、不适当的审美价值观带来的结果,这也是目前大多数历史文化风貌区形象失落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要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人类历史上的宝贵文化财富,一直是被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都对当代中国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层面上,融合说已经在学术界达成共识,把二者相融合有充足的原因、广泛的可能性和十足的必要性,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现代环境陶艺,承载着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我国民俗风情、文化传统以及民族艺术精髓的具体表现。本文对环境陶艺介入城市的公共空间中,其在创作之初的设计特点进行分析,并以锦绣昌南公园为例,论述了中国传统陶瓷艺术文化在城市空间中的历史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5.
胡智英  宋志英 《城市》2008,(3):61-63
现代与传统、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与融合,使具有鲜明地域风貌和人文特色的城市也不可幸免地卷入了这一漩涡。由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趋同,人们忽视了对城市风貌中地域特色的追求,对居住城市的归属感日渐失落,城市规划发展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趋势。这种城市特色危机的日益显现,使人们逐渐意识到将城市地域风貌特色体现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路红  徐连和  傅建华  孔晖 《城市》2012,(11):38-41
一、概述天津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批开埠城市,先后出现了九个国家的租界,这在世界城市的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九国租界遗存的历史风貌建筑及其建设过程中派生的多元文化,已成为今天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历史文脉和宝贵的文化资源。这些历史风貌建筑既是建筑文化的集中反映,也是天津城市特色的主要特征和宝贵的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好历史风貌建筑,对于传承天津历史文脉,提升天津城市文化品位,打造展示天津  相似文献   

7.
建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和指标。笔者在做了抽样调查后发现一些大型企业已成功构建起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而更多的中小型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或者没有特色,或者偏离了管理的轨道,甚至一些根本就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笔者以为尽管企业文化是舶来品,但建构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应该以传统汉文化为其源泉和底蕴。传统汉文化,历史久远,博大精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民族,其代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管理思想。重“道”是中国管理思想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理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管理也必须象万物一样合乎其道。我们要汲取古代管理思想的营养。把它运用到城市管理中来,实现南昌城市建设的更新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上海加快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来深入思考上海文化的发展坐标与定位问题。在国际大都市文化建设的趋势中,我们同样要在传承城市的历史传统中、把握城市的文化个性中、在与国际大都市的参照比较中,来思考上海文化发展的坐标与定位。  相似文献   

10.
郭伟 《现代交际》2011,(8):69-69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现在的许多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运动和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城市。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地面和地下,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与光辉灿烂的文化。做好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发展中国的经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城市是建筑文化积累的产物,我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遍布全国。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上千个城市都面临着如何继承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古城的风貌特色,使古建筑遗产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继续保持着生命力。历代前辈,用理想、智慧和劳动,谱写了我国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发展史,创造了许多具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  相似文献   

12.
胡攀 《城市观察》2011,(3):96-103
通过回顾重庆城市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的历程和特点,揭示各个时期历史文化保护的阶段性特征,总结重庆历史文化保护的经验,并深入分析了城市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的关系,认为城市化和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不应该是对立的两面,而应当是相互协调、相互包容的共同体。一座城市的个性和魅力,与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成正相关系。  相似文献   

13.
城市空间是一个城市对外展示独特魅力的文化和旅游名片,后疫情时代,创新传统文化传承方式和文化传播载体,增强传统文化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的作用,可以使城市品质和文化旅游更具特色。通过对济南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入挖掘,多维度创新城市空间建设,并将信息技术融入城市空间设计中,有利于继承、发扬当地传统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凝聚力与认同感,也为提升城市品质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一)青少年研究在上海的兴起青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中国青年在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曾英勇地发挥了先锋作用和带头作用。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全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城市,不仅在中国青年运动历史上有着光荣的传统,同样在青少年研究方面,也曾是  相似文献   

15.
《城市》1998,(1)
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物化或积淀在各个城市的现存建筑与历史遗痕中,由此,便自然生成这样一种概念: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甚至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绝对对立起来。其实,这种认识是既不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也不利于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作为民族传统文化和人类共同文明遗产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2013年第9期发表《试论我国城市的文脉与文态》文章后,总感到还没有把城市文脉与文态的想法说完整,中间还需要一个联结城市主文脉和充实城市文态的环节,从而形成能够保护和展示城市文化发展的空间系统,给人们一个能够直接体验城市文化的空间场所,这就是城市文化发展的街道脉路、水系脉路和绿道脉路等。它们以纵线或横线联结着城市文化发展过程中留存的自然和历史文化亮点,形成充分反映城市文化脉动、形态特征、形象特色的展览路线。在当今建设美丽中国、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城市旅游事业长足发展的形势下,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对上述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笔者阅读了陈迎《重新解读历史文化散步道》介绍东京文化散步道的文章后,很受启发,感到探索、建立、拓展城市文化发展脉路是十分必要的,便以城市中轴线文化步道、文化水道、文化绿道等进行构思和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并已经融入到人们思想意识当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党的思想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党员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将传统文化融入党的思想建设工作中,不仅能继承传统文化中重视伦理修养的优良作风,还能将民本思想发扬光大.文章将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党的思想建设结合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党的思想建设当中的途径,以期为我国党的思想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黎明泽 《城市观察》2014,(5):167-173
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延续和再生,既在乎历史文化自身的生命力,也有赖城市规划建设主体的"文化自觉"。徽州文化在历史传承中坚持"文化自觉"注重政府主导下的公众参与、物态和非物态传承的有机融汇、重视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传承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21世纪中国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社区文化建设在当代中国城市现代化中的地位正日显突出,城市社区文化发展也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还是存在问题,本文将提出对社区文化发展建设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国传统的思想道德规范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时代在发展,历史在进步,进入21世纪的今天,孝道文化在现代社会中还有没有价值和和积极意义。本文认为,孝道文化构成了中国社会独特的伦理文化,长期以来对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对今天的中国人,包括世界华人仍具有强大的影响魅力,但是,由于传统孝道文化的复杂性、多元性,其精华与糟粕并存,因此,现代社会对传统孝道文化应是判断地继承,而且,更重要是取传统孝道文化精华的基础上,重建起一种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道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