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快人口城镇化是江苏在新世纪最大的增长空间,但尚存在滞后现象,必须尽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中小多层次发展的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建立市场化“经营城市”机制,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8,(8):55-65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历程可分为"规模扩张"的传统城镇化阶段和"质量提升"的新型城镇化阶段。改革开放之后到十八大之前的传统城镇化,在推动城镇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镇空间结构不合理、农业农村现代化滞后、土地财政快速扩张、资源低效利用与环境污染等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高效、包容、绿色的城镇化,本质是以人为核心提高城镇化质量。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在实践中取得积极进展,成为拉动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镇化的制度变迁模式及绩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城镇化是以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集中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非农化  重组的一系列制度变迁过程。中国城镇化进程出现了由政府主体依靠行政集权强制推行的自上而下式城镇化和以农民主体在市场力量诱导下自发创造、自行组织和自我实行的自下而上式城镇化两种基本模式。前者使中国城镇化长期滞后 ,后者把中国城镇化引入了快速推进的轨道(但短时期内也没能改变中国城镇化严重滞后的局面 )。现阶段 ,中国城镇化不但滞后于工业化和非农化进程 ,而且也落后于世界整体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的滞后带来了难以弥合的城乡差距 ,也使得中国过早地遭遇了工农产品的买方市场和经济过剩 ,并极大地制约了农业部门的发展。大力推动城镇化已成为解决中国一系列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与产业结构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城市或城镇的产业结构各不相同,与农村、小城镇、中小城市和大城市对应的产业结构升级过程是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市工业化和城市信息化。而中国以往的城镇化道路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致使中国的工业化超前而城镇化滞后。为了纠正这种偏差,就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即将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区域比较视角,采用2001-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别对东、中、西区域利用面板误差修正模型(VEC)的方法就公路基础设施对我国城镇化的长期和短期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影响城镇化的等级公路不同,影响城镇化的公路等级呈现出由东部向西部逐渐下降趋势。低等级公路无论在任何区域都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2)不同时期影响城镇化的等级公路并不相同。东部地区高等级公路短期内对城镇化的效应明显,中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对城镇化的影响不显著。低等级公路对我国区域城镇化的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且低等级公路短期内对我国区域城镇化的影响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水平的基本状况是制定城镇化战略、政策措施及其方针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当前中国城镇化水平总的判断框架是中国是一个低度城镇化的国家;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中国的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制约经济发展;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年均增长1.0-1.5个百分点为宜.  相似文献   

7.
关于城 发展与 设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城镇发展与建设中有不少现实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包括 :城镇的载体规模与支撑能力 ,城镇化与农业人口非农化 ,城镇的特色性与城市的国际性 ,城镇的发展规模与等级以及城镇的建设发展与经营管理。加快城镇建设与发展步伐 ,提高城镇化水平 ,必须将各方面结合起来 ,放在同等地位 ,给予同等对待 ,实行统一规划 ,采取同步实施。  相似文献   

8.
边远地区发展滞后与其聚落模式有着密切联系.边远地区人口规模小、人口密度低,不能形成有效的社会组织和经济,不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同时,其聚落模式不利于基础设施建设,限制社会公共资源的利用,对农业产业化及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成为城镇化进程的阻滞.因此,区位规划及社区的有序发展、产业集聚及山区工业化、人口集聚与土地集约需求是边远地区城镇化的可行性选择.  相似文献   

9.
田园 《理论界》2013,(7):25-27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之间存在合理比例,而现实经济活动中两者经常发展偏离,具体到我国及天津而言,其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发展是否协同,两者究竟谁滞后于谁,不同专家给出了不同结论。文章在文献分析基础上,以数据为基点,通过对全国及天津十二五期间各年度的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之比的定量分析,认为我国整体表现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但滞后原因并不在于工业化的过度超前,而是源于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解决工业化与城镇化非同步发展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城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镇化过程牵涉到农业、农民和农村,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又是其中的核心.目前,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人口城镇化又滞后于土地的城镇化,这是由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畅造成的.要解决中国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就要对中国土地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最终促进人口的城镇化和土地的城镇化相协调.  相似文献   

11.
现代物流影响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物流成本内生化与物流产业效应,揭示了现代物流影响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作用机理。实证分析表明伴随现代物流的发展,城市群空间结构呈现双向的要素转移特征,即单一城市的要素集聚与城市群等级规模的多中心化。因此,加快现代物流发展是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赵洪宝 《阴山学刊》2007,20(5):114-116
目前包头市农村牧区城镇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1、城镇化建设严重滞后,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2、发展布局不合理,规模效益不高,辐射带动力有待加强;3、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机制不活,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4、区域性规划建设的协调机制不完善,调控力度不够。因此,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农牧业产业化;广开投入渠道,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深化配套改革,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与工业化紧密联系、互相促进。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改革开放后这种滞后现象趋于缩小;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受自然基础和政策因素影响,各个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情况。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区际差异性,要求在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政策,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加快江苏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公共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发展战略变革不及时与组织制度创新不到位 ,作为小城镇学术研究与实践发展一度领先的江苏 ,在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产业人口聚集规模、基础设施与服务功能、区域城镇化协调发展、小城镇后续发展动力和配套政策环境等方面呈现出严重滞后态势。据此 ,作者提出了从“遍地开花”转向“适度集中”的发展战略和从“产权改革”到“市民制度”的组织制度创新等全方位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业现代化的就业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宁西 《兰州学刊》2013,(12):70-74
由于我国农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农业基础薄弱制约了农业发展的潜在就业效应.随着我国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将会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开拓广阔空间,农业产业化将优化农业就业结构、农村城镇化将扩大农村就业规模、农民市民化将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6.
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农业的产业化和农民的市民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依法推进我国农村的城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一、城镇化滞后是产生“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城镇化是指人口由乡村移向城市(镇),使城市(镇)人口数量增多或城市(镇)规模扩大,因而引起社会行为、经济活动等诸多方面发生改变的一种动态过程。城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工业总产出的50%、国内生产总值的70%、国家税收的80%、第三产业增加值的85%、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的90%以上集中在城市。[1]随着农村非农产…  相似文献   

17.
阎颖  徐鼎亚 《理论界》2007,(2):47-48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近20个百分点,处于全球最低国家之列。大大低于同期46%的世界城镇化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同期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根据城镇化发展的共同规律——纳瑟姆曲线,城镇化水平处于30%~70%时是该国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2003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0.53%。正处于这个阶段。本文通过对这一时期我国城镇化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深刻的制度变迁,也是各国区域发展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整体进程不断推进,优化了城乡经济结构,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但地区间城镇化发展不均衡,中西部地区明显滞后于东部地区.其制度因素在于:改革执行进度不一,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外部发展环境缺失,欠发达地区难得实惠;政府政策倾斜有别,贫困地区缺乏支持.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均衡发展,必须打破原有制度"锁定",作出合理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等西部农业大省城镇化水平较低,而其人口城镇化又远远滞后于土地城镇化进程,这是由传统的以征地为特征的政府主导型城镇化模式所决定。为了实现人口和土地城镇化均衡发展,进一步平稳、有序、公平地推进人口城镇化,必须着力构建新型城镇化模式,让农民带着财产权利有选择性地进入不同类型的城镇,同时给予农民工与本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城镇化政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特点与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很早就有城市的雏形,然而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与限制,新中国成立前根本谈不上城镇化发展,只是少数城市的畸形繁荣。按照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动力的不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镇化发展大致分为五个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表现出六大特点:城镇化发展波浪起伏,城镇化发展落后于世界水平,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早期以中小城市为主,城镇化发展以政府推动为动力,城镇化发展区域不平衡。运用相关模型预测了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