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2008年首届鉴真精神论坛在日本奈良举行后,2010年11月26日下午,第二届鉴真精神论坛在扬州迎宾馆国际会议厅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鉴真与中日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2.
日人元开的《唐大和尚东征传》,是记述鉴真东渡事迹最完善的著作。鉴真法师过海以后,对于日本的佛教发展、寺庙建筑、佛像雕塑以及医学、书法艺术等方面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是古代中、日交往史上最光彩的记录。  相似文献   

3.
跟随鉴真赴日的唐僧法进为扬州白塔寺僧。日僧圆仁、成寻的来华日记均载有法进与白塔寺。扬州白塔寺建于陈太建三年(571)之前,在宋熙宁五年(1072)还名存于世。其位于白塔河沿岸,为通往扬州城内的重要场所。白塔寺僧玄湜书写、校勘《肇论疏》,或受日本留学僧荣睿的委托。荣睿邀请鉴真,当与扬州白塔寺的玄湜、法进有关。  相似文献   

4.
唐代的扬州,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化古城,也是鉴真和尚的故乡。他于垂拱四年(688),出生于扬州附郭而治的江阳县,即邗沟故道以东以南的地区,包括今城扬州在内。这座古老的城市,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来,已成为淮南运河的入口处,我国南北水陆交通和运输的枢纽,对外贸易的港口,东南地区的一大都会。以“富庶甲天下”而闻名于世。唐代诗人徐凝的诗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正是对整个唐代扬州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生动概括。鉴真大和尚就生长在这样  相似文献   

5.
唐代扬州高憎鉴真东渡日本,弘扬法事,交流文化,在中日两国人民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金桥。鉴真学识渊博,德高望重,名闻遐迩;东渡日本后,对日本的佛学、医学、建筑、雕塑等方面又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千二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敬重和怀念。有些文章提到鉴真六次东渡,其中五次失败的原因之一是“官厅阻挠”,笔者是不能同意的。诚然,鉴真东渡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许许多多的艰难险阻,但到底有没有受到“官厅阻挠”?答曰:“没有!”为了说  相似文献   

6.
唐代扬州大明寺鉴真和尚,在一千二百年前,应圣武天皇的邀请,把中国唐朝文化和佛教律学,一起传播到日本,受到了世世代代日本人民与朝野僧俗的尊敬。我国著明的学者、文学家、艺术家和佛教中的知名人士,如郭沫若、巴金、梅兰芳先生和赵朴初会长,以及扬州古大明寺的能勤法师,都曾先后去日本奈良唐招提寺,瞻仰过鉴真和尚坐像。鉴真和尚的这尊坐像何时塑造,又是  相似文献   

7.
法进作为鉴真的弟子,跟随鉴真多次东渡,被誉为在日宣扬戒律的第二人。其为申州义阳人,于申州大云寺出家,后师从鉴真受具足戒。扬州经济繁荣,交通便利,佛教氛围浓厚,寺院较为兴盛,更重要的是鉴真在扬州的弘法活动声震江淮一带,这些因素促使法进赴扬州师从鉴真受戒。  相似文献   

8.
鉴真及其弟子赴日,大力推动了天台教学思想在日本的流播,其中弟子法进功不可没。法进赴日前居住的扬州白塔寺很可能早就存在天台教学思想的传播;当时律宗高僧律、天台二宗兼学,鉴真、法进也不例外,均被誉为"天台宗学者"。法进在日不仅讲诵天台经籍,而且还利用自己携带至日的天台经典协助校勘已流传的天台佛经文本,参与佛经校勘事业。其与鉴真留存于东大寺的天台经籍为最澄所阅读,并由此促使日本天台宗的诞生。法进是最澄、园仁、成寻等日本天台宗历代宗师所注目敬仰的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9.
唐代有很多高僧东渡日本传法,在弘传佛法的同时也将中国的先进文化向日本人介绍,为促进日本文化进步和社会体制的革新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当中,鉴真大和尚是卓越的代表.他怀着到异域传法的炽热感情,不畏艰险曲折,前后经历六次东渡,遭遇五次失败,期间不幸双目失明,最后终于到达日本,向僧众授戒传律,创立日本律宗,为日本佛教的传播发展,为推进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做出了光昭日月、流芳千古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创刊 2 0周年纪念会 ,于今年 1月 1 0日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于 1 978年建院后 ,当时的院长周扬、副院长温济泽等领导同志就积极筹备学术刊物的出版工作 ,于 1 980年底出了一本《学习与思考》的试刊 ,由周扬同志亲题刊名。 1 981年 1月 1 5日 ,《学习与思考》正式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学习与思考》在出版过程中 ,浙江省有一个学术刊物正在筹备创刊 ,也取名《…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舟山列岛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在中日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目睹了日本来华使团的"虚往盈归",而且还见证了鉴真东渡这一伟大历史壮举。鉴真东渡入海,三次均自扬州出发,经由舟山列岛。其中,第二次沿外洋航线,途经今花鸟山、大盘山、壁下山、嵊山岛;第五次沿内海航道,途经今小洋山、晓峰山、柽岸山;第六次则搭乘遣唐使船经宁波、舟山列岛南部海域、冲绳岛,成功至日。舟山渔民在鉴真一行遭难滞留海岛时以水米相济,为鉴真东渡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2月16日,“鉴真东渡与嵊泗列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1270年前鉴真大师率僧俗浮桴东征、曾经人海首泊的大悲山上隆重举行。这次研讨会不仅是嵊泗县当代以鉴真东渡弘扬佛法与中华民族盛唐优秀文化光辉史迹为主题的第一次学术会议,也是鉴真成功东渡、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和海洋交通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的历史事件发生近13个世纪后,在鉴真一行与海岛先民患难与共,留下千古佳话的嵊泗首度举行的一次盛会。与会专家学者和各级领导给这次研讨会的共同评价是办得“精致”、“圆满”和“高雅”。  相似文献   

13.
20 0 1年新疆大学语言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8月 1 5日至 8月 1 9日在乌鲁木齐新融大厦举行 ,由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办。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 84人 ,分别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内地各省区。提交大会论文 1 0 7篇 (有的代表提交了论文 ,但未能参会 ) ,内容涉及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民俗、文化诸多方面 ,简介如下。一、古代汉语方面参会论文有 2 9篇 ,内容涉及《尔雅》、《楚辞》、《诗集传》、《抱朴子》、《中原音韵》、楚简、秦简等诸多方面。单周尧先生的《读〈汉语大字典〉札记十一则》是单…  相似文献   

14.
7月 9日 ,由四川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与四川省高等院校党建理论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理论研讨会”在电子科技大学举行。省内各高校的党政领导和专家学者 6 0余人参加了会议 ,此次会议共收到论文 130余篇 ,从中选出的 4 0篇论文已编印成册。部分优秀论文还将以专栏的形式在《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上刊出。来自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电子科大的 8位专家学者作了大会交流发言。与会同志认为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 ,举行这样隆重的纪念活动 ,最根本的实践意义就在于弘扬邓小平理论的时代…  相似文献   

15.
20 0 1年 1月 1 0日上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创刊 2 0周年纪念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学报》主编邹东涛教授主持会议并致辞———“哲学社会科学 :把‘创新’写在新世纪的旗帜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暨研究生院领导、有关专家、学者 50余人出席纪念会 ,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既有真挚的肯定与祝贺 ,更有热忱的期望与建议。现将讲话稿整理如下 :  相似文献   

16.
“中国同有关国家一道举办相关纪念活动,正是为了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1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记者会上回答有关“今年中方将举行阅兵仪式”的问题时如此表示.自从有消息称中国将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之际举行阅兵式后,这场“首次在10月1日国庆节之外举行的阅兵”引来大量议论和猜测.  相似文献   

17.
日本正仓院文书中保存的鉴真书状虽有"鉴真状白"的落款,但从文字改写、修正加笔以及笔法运用等细节来看,撰写者的视力是非常清晰的。从纸背被再次利用等来看,该书状为一般事务性文书,并非鉴真自己撰写,而是其弟子代笔的。鉴真借阅《华严经》等佛经,是为了确定这些在日流播的大乘佛教经典的文本状况。该书状表明鉴真对当时日本的经书校勘事业非常关心。  相似文献   

18.
郭沫若先生在公元1963年6月1日,为纪念鉴真和尚园寂一千二百周年填写的《满正红》词中写道:“咄咄奇哉!开元有鉴真和尚,盲目后,东瀛航海,奈良驻杖。五渡乘桴拚九死,十年讲学谈三量。招提寺,犹有大铜钟,声宏亮。”试问,鉴真和尚“驻杖”的“奈良”,在今日本的何处?其历史状况怎样? 奈良的地理位置,即在今日本本州近  相似文献   

19.
2005年2月21日,我校“百名博士访三农”活动正式启动,当日上午在我校国际合作变流中心楼前举行了隆重的启动仪式。校党政领导张光强、孙武学、马书尚、王跃进、校党委常委张景书及陕西省政策研究室、《华商报》报社有关负责人与省内外十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出席仪式。校长孙武学在仪式上讲话,校党委书记张光强和《华商报》执行总编孙晓冰为调研团授旗。  相似文献   

20.
鉴真东渡对日本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贡献巨大,鉴真被奉为日本文化大恩人。日本僧人荣睿、普照在鉴真东渡弘法过程中,做出了极大牺牲,是辅佐鉴真东渡和弘关的功臣,为中日两国人民所敬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