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文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作文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整天忙于批改作业,改字词、改句段、改全篇,眉批、总批、圈圈点点。然而,发下改后的作文,学生只是看一下分数,或简单地浏览一下批语。由此看来,教师批改作文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学生学到、体会到的知识却并不多。要改变这种局面,把老师从作文堆里解放出来,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作文教学就不可忽视,从指导写作到作文批改.教师都要精心备课,力争做到省时得法。下面仅就本人在作文批改方面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通过有计划的活动安排,让学生“人人参加活动,人人获得体验,人人表达自己,人人获得赏识”,从中体会到作文的快乐,促使学生爱上作文课,乐于动笔写作文。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感悟、表达、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写出来,发表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看法。表现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抒发自己真实的感情。在学生的作文里渗透着他们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认识。我们曾提倡教师经常写一些教学后记,总结一下成败得失,这样的体会文章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最怕的莫过于作文,他们最希望能不费吹灰之力就“敲定”一篇作文。在多年的小学生作文教学中,我体会到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语句、内容、结构和立意四个方面逐步提高,并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结构合理、立意明确。结合不同年级的作文要求,在作文课堂教学与作文批阅中切实按照“四步提高法”循序渐进,就能使小学生作文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最爱夏季     
有人问我,四季中你最爱哪个季节,我说喜欢夏季。为什么?答案很简单,春太妩媚,秋太凄美,冬太肃杀,而夏却是内涵最多的……  相似文献   

7.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指导学生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实际作文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只要教师一提起作文,教室里就是一阵叹息声,不少的学生一筹莫展,不知如何下笔,即使写出来的文章不是千篇一律、人云亦云,就是空洞无物。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要让学生能写出具有个性化的习作,启迪学生的思维,发掘作文的源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写作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选材构思、思维逻辑等的综合训练。因此,它最能集中地反映出学生的语文水平。可以说,写作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小学语文教学。可是纵观我们的语文教学,写作一直是老师头疼的大事,尽管花费了大力气,却总是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究其原因,我们的写作教学肯定存在着某些失误与不足。  相似文献   

9.
淘气的猫咪     
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猫。 它大大的眼睛特别神气。妈妈告诉我,猫的眼睛一日三变,晚上的时候;猫的瞳孔变得又大又圆.视力特别好。哪怕有一丝微弱的光线.它也能看得很清楚,真是太厉害了。于是我更喜欢它了。每天放学回家,我总喜欢唤它出来,摸一摸它身上滑滑的毛。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的人格,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在写作中表现自己、张扬自己的个性。可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被漠视。学生的个性心理长期被压抑,甚至被抹杀。因此,学生作文缺乏个性,千人一面,面目可憎也就在所难免了。其实,写作是最具个性化的活动,是学生能够以“我手写我心”.真正地体会并表达自己独立世界观的重要途径。综观脍炙人口的优秀篇章.无不具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视角的,有着自己深深的个性烙印的。  相似文献   

1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我们从这句话中可以领悟到: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最根本的方法,是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作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使学生“体验成功”,他们就会学有劲头。在这里我想谈谈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有效三招。  相似文献   

12.
立意的高度,表现在文中就是有高人一筹的见解和主张。这需要在写作时,能够独辟蹊径,能够揭开事物的本相,展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3.
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着电脑。有时母亲睡着,但更多的时候醒着。她醒着,除了偶尔起床到阳台上活动一下外,就只好睁着眼睛躺在床上。母亲大多数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有时候她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  相似文献   

14.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德国的土地上到处是一片废墟。美国社会学家波普诺带着几名随从人员到实地察看。他们看了许多户住在地下室的德国居民,而后,波普诺就向随从人员问了一个问题:“你们看像这样的民族还能够振兴起来吗?”  相似文献   

15.
无材料可写.一直是滞碍学生作文提高的一块绊脚石。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使自己深刻体会到“大量读写”不愧为解决“无米之炊”的灵丹妙药.给学生的作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学生在作文的天空里自由飞翔。“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是烟台市教研室设立的创新作文教学试验的一个重点课题。其核心是课内、课外双轨并进,大量读写.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一、训练目标 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的描写,使学生掌握描写人物对话的基本形式。体会到人物对话丰富多彩的灵活性。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情境中表达出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和谐的气氛中学到写作知识。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最疼我、爱我的人就是姥爷了。那时,妈妈工作忙,照顾我的任务就交给了年迈的姥爷和姥姥。刚出生时的我很可爱,也很调皮,没少给姥爷和姥姥添麻烦。因为姥爷太爱我了,所以无论是走路还是睡觉时都抱着我,我被抱惯了,一放在床上就醒,姥爷因此患上了腰病和失眠症。  相似文献   

18.
社会好比七彩的万花筒,色彩斑斓,多姿多态,而我们一些学校的学生几乎天天生活在“两点一线”(学校、家庭)范围内,阅历尚浅,生活面窄,导致写作素材匮乏,每写作文往往感到无米下锅。即使勉强作文.总凭过去积累的素材,吃老本,结果写来写去仍是那几件老掉牙的事,几个面孔熟悉的人。学生一写作文就感到枯燥,毫无兴致。因此,解决学生素材缺乏的问题迫在眉睫。老师除了指导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勤于写日记的习惯外,还要引导学生投入到社会的大海洋中,积极去搜集挖掘富于时代气息的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19.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的关怀就像春天的阳光,哺育了小草,这样无私的母爱,做子女的如何能报答得尽?父母之爱,如涓涓溪流般绵长,如深深海洋般博远。当你得到父母疼爱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他们付出的辛劳,想到过为他们做点什么吗?  相似文献   

20.
成长     
卜思予 《新少年》2010,(12):38-38
6天的军营生活,短暂而漫长。它有着疼痛与劳累,也充满着温暖与快乐。 我们反复练习着看似容易的动作,在无数遍的重复中,耐心,乐观,毅力,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在站立中,我第一次体会到时间是这么真实地存在,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那样真切、漫长而珍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