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阅读与作文》2008,(10):64-65
花园大酒店发生了盗窃案,第一个发现窃贼的清洁工罗兰向警长讲述了案情:“我早晨打扫走廊时,忽然听到106房里有响动,感到很奇怪。106房并没住人,怎么会有响声?于是,我就凑近门上的锁孔,想看看里面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我看到一名男子正往背包里塞东西,装完之后,他又取下左面墙壁上的画塞进包里,然后从右侧的窗户跳了出去。当时我惊呆了,看到他跳出去才想起喊人,等保安打开房门,那男子已经逃得无影无踪了。”  相似文献   

2.
据说,早在800多年前,宋徽宗赵信发现宣和殿前的荔枝结果了,一群孔雀正在树下啄食一些掉落的荔枝,于是他想借此考一考那些宫廷画院的画师们,让画师来个当场写生。不久,画师们画出了一幅幅漂亮的孔雀荔枝图,宋徽宗看后,夸奖他们面得不错,只可惜都犯了同一个错误。听后,画师们个个纳闷不解。于是,赵估就说:“孔雀上土堆,你们都画成了先抬右脚,  相似文献   

3.
在重庆老家后园的不远处,有一坡荒地,是多年前外婆树葬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碧绿的草地了。那几棵早年种下的柏树又长高了许多,还是外婆去世那会儿种下的。每每回到老家,我总会一个人去那里看看走走,和树们说说话。有时候,我会靠着柏树坐下看一会儿书,抑或什么也不做,索性就躺在草地上,闭上双眼,静静地想一些过去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4.
一位长者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一颗硕大而美丽的珍珠,然而他并不感到满足,因为在那颗珍珠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斑点。他想若是能够将这个小小的斑点剔除,那么它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于是,他就下狠心削去了珍珠的表层,可是斑点还在;他又削去了一层又一层,直到最后,那个斑点没有了,而珍珠也不复存在了。那个人心痛不已,并由此一病不起。在临终前,他无比懊悔地对家人说:“若当时我不去计较那一个斑点,现在我的手里还会握着一颗美丽的珍珠啊。”  相似文献   

5.
广笑府     
《可乐》2010,(5):39-39
心肝都在这里 陕右人好把“竹”字念成“箸”。有一陕右籍的巡抚大人坐在公堂上,对巡捕说:“给我取一竹竿来。”巡捕误以为巡抚要吃猪肝,赶紧出去买了猪肝。他想,既然大人要猪肝,估计也要猪心,于是,又买了猪心。巡捕用盘子盛着猪肝,用纸裹了猪心藏在袖中,进见说:“报告大人,猪肝已买到。”  相似文献   

6.
一位上了年纪的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雇主,想和老伴去乡下安享晚年。这样一位有着出色手艺的木匠要离开,雇主非常惋惜,于是要求他最后再盖一栋房子。木匠想反正有工钱拿,也就答应了,但是,老木匠的心思已经不在干活上了,因为想尽快把工作完成,他开始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到房子盖好的那一天,雇主来了,他对木匠说:“房子归你了,这是我送给你的退休礼物。”老木匠非常震惊,若事先知道这是在为自己盖房子,那他干活的态度就会完全不同了。  相似文献   

7.
画外人生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毕,他拿到市场上去展出。画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中作记号。  相似文献   

8.
新狐假虎威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完了之后,他把画拿到市场上去展出。画旁边放了一支笔,并在一张纸上写好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这幅画有欠佳之笔,都可以在画中标上记号。  相似文献   

9.
[案例]重组字母,拓才思 一天,我看着英语老师在黑板上留下的大写字母,心想:可否利用这二十六个英文字母来设计一个想象作文的主题呢?于是,我把这些大写字母排列在稿纸上,对它们进行图形组合,画着画着,一个个有趣的、生动的图形呈现在眼前。就这样一个想象作文的  相似文献   

10.
程砚秋的性情十分刚烈,这和他在舞台上塑造的那一系列可歌可泣的弱女子恰成对比。他的刚烈,有时表现为要强和抗争,有时表现为任性和鲁芥,有时则是不能用言语名状的无奈。比如,程年轻时拜在梅兰芳的门下,梅年长他10岁,梅那时已然大红,或者说梅在程的年纪时就已然红了。可自己呢?─—程每次这样想时,心情总是“意难平”。当时梅门下的徒弟很多,梅更有自己的事业需要拓展,顾不上细致地去教徒弟。梅排演《上元夫人》一戏时,程在其中扮演了一个主要配角。要是别人,或许万般庆幸;可是程想到梅的命运一帆风顺,自己却前途多艰。岂不…  相似文献   

11.
柏邦妮 《社区》2012,(20):18-18
四十岁的徐霞客说,他的一生中有八回心醉神迷。一回是梦。一回是记忆,还有一回是一幅画:那幅画描绘在冷庙的破壁上.有一个像他的人,还有一个像她的人。徐霞客举着火,他们同在一幅画上,却隔着山隔着水。  相似文献   

12.
画饼充饥     
《阅读与作文》2011,(1):34-35
【解释】: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三国时候,魏国有个人叫卢毓。他十岁就成了孤儿,两个哥哥又先后去世。在兵荒马乱中,他辛勤努力养活着寡嫂和侄儿,日子过得很艰难。  相似文献   

13.
前日,我在上课前的一次与学生间的摩擦,让我想了许多。 事情是这样的,每次上课前,我也同许多老师那样喊上课,继而学生起立问好。这几日,我发现一个平时不太爱学习的学生总是拖沓,他比别人站的晚,我便想本来学习就不好,态度还这个样子,该好好归拢了。于是,又让他单独起立,他自然不服,我们在课堂上争执起来,就这样,半堂课过去了,虽然他认了错,但我的心里也不舒服,由此,我想了好多…。  相似文献   

14.
一位美术老师让他的学生画一幅画。他们可以画任何他们想画的。不久,一个小男孩就交了他的图画。老师看了看,但是纸上什么都没有。“你画了什么?”老师问。“奶牛在吃草。”小男孩回答。“但是草在哪里呢?”老师又问。“奶牛把它吃光了。”小男孩答道。“奶牛在哪里?”“当它吃  相似文献   

15.
教育机智──教师必备的素质夏俊山最近听到一则笑话:有个人临时代生病的老师上课,跨进教室先点名,点到两个名字搞不清读音,他就跳过去,到最后才问:“还有谁没点到?站起来报一下名字。”两位学生站了起来,于是老师学会了两个字。接下去读书,读了两节又被生字卡住...  相似文献   

16.
爱的故事     
有个故事,是真的。有个男的南下经商,赚了。于是想入非非,想和妻子离婚,想在南方再找一个年轻漂亮的妞儿。可他下不了决心,他没有“理由”,也找不到妻子的任何过错。于是就猛抽烟,一根接着一根,烟蒂把毛料上衣烧了个洞也没发现,直到闻到了一股焦臭味儿,才发现那件衣服上已经有了一个圆溜溜的窟窿。他有点心疼,这可是妻子为他买的衣服呀!但他也由此得到了“启发”:对!一不做二不休!就把这件衣服寄回去,告诉她,婚姻也像这衣服,既然已经烧了  相似文献   

17.
感动还在     
流沙 《社区》2009,(12):64-64
一位老乞丐,走得非常累了。到了一户人家门口,他想讨碗水喝。有个孩子坐在门口,便进屋去倒水,主人说:“倒杯热水吧。”孩子取了一次性杯子去倒热水。主人看那乞丐一头花白的头发,又说:“大过年的,给他加点茶叶。”孩子于是加了茶叶,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端到老乞丐的手中。  相似文献   

18.
品味时尚     
有个铁匠一次抱怨说:“我过得不好,我的工作太热了。我想做块山上的石头。那里一定非常凉快,因为那里有风吹拂,有树遮荫。”一位掌管万物的智者回答:“去吧,做个石头。”于是他就成了高处山边的一块石头。碰巧一个石匠来到这里找一块石头。当他看见那块曾经是铁匠的石头,他知道那就是他要找的那块石头。  相似文献   

19.
上个假期,北京市第166中学的初二学生许明阳就制定了一个详尽的作息计划。仅短短一个上午,就规定自己花一个小时跑步;做各科假期作业;画一幅漫画素描;背一篇英语短文。然而,假期结束时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差点没完成。许明阳觉得自己总是静不下心,明明在做作业,心里却想着漫画人物,于是开始画小人,画着画着突然想起到了动画片时间,又看上半天电视。如此反复,每天时间过得飞快,而自己却什么也没做成。  相似文献   

20.
开心屋     
佚名 《山西老年》2012,(6):43-43
服务到位 有位大叔去银行办业务,突然想上厕所,于是他问一个银行保安,卫生间在哪儿?保安看了看他,说:"你跟我来吧。"然后,就带着大叔往大堂里面的卫生间走去。到了卫生间门口,大叔高兴地称赞道:“我去过不少银行办业务,就数你们银行的服务最好、最到位,连上厕所都安排了专人引导。谢谢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