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温州财政科技投入显著提高,与企业科技投入增长缓慢形成了鲜明对比。企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是造成温州科技进步水平落后的重要原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构筑政府和企业双重投入机制,依靠管理体制创新,充分发挥财政科技经费导向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这才是全面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进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李慧云 《统计研究》2003,20(4):31-4
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和建立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目标的不断深入人心 ,重视科技进步、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科技进步已成为全国上下、各个领域的共同诉求与行动。人 ,特别是科技人员 ,是实施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因此 ,对科技人力资源的理性研究和现实渴求、对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一种时代潮流。企业已成为我国科技投入和从事科技活动 (特别是R&D活动 )的主体 ,大中型工业企业又是其中的中坚力量 ,因此 ,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人力资源的关注程度尤显突出。但是 ,大多数的分析研究仅限于每个指标 (比如人员…  相似文献   

3.
一、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及特点1、科技活动支出增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危机意识和科技意识不断增强,科技活动支出逐年增长。2006年,全市大中型  相似文献   

4.
一、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基本情况 (一)大中型工业企业是全市科技活动的主体 包头市开展科技活动的有各类企业、科研机构及高等院 校等单位。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全市的科技活动中占据 着主导地位。2003年,在全市R&D经费内部支出中,企业部 门支出占90.2%;科研机构支出占7.45%;高等院校支出占 1.96%;其他单位支出占0.39%。而在企业支出中,大中型 工业企业支出占90.0%。从中可以看出,大中型工业企业是 全市科技活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与科技进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八五”时期,金华市各条战线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提前7年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拥两番的目标,工业生产快速发展,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995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910.2亿元,比1990年增长7.34倍,年均递增52.8%;工业企业科技活动得到进一步重视,企业整体素质有新的提高,涌现出一批优势企业和优质新产品,从而使全市工业科技贡献率达到34%.从金华市91家大中型工业企业来看,1995年全市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现状和特点如下:一、技术开…  相似文献   

6.
去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增长明显□文/江苏省统计局社会科技处据对江苏省2462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统计,去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经费投入双增长。当年企业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4.6万人,比上年增长27.3%,占全部职工人数的5.0%,其中,科学...  相似文献   

7.
2012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科技强省战略,坚持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导,不断加大研发(即研究与试验发展,也称R&D)的力度,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自主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一、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基本情况和特点 2012年,全省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635家,其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共145家,比上年增长7.4%。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研发经费稳步增长。2012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全部研发经费内部支出8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9%。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企业研发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1.0%,比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2003年对全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情况的统计调查表明,部分大中型企业重视科技活动的开展,企业自身用于科研开放的投入日益增加.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不断提高,产、学、研联台发展意识增强,新产品研制与开发取得了新进展。但也有部分企业技术开发力度不够,科研人员减少,且素质下降,制约了企业发展.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盐城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盐城市统计局刘新国,陈萍近两年来.盐城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技术开发投资增大,企业成为投资主体。1994年.盐城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筹集技术开发经费1....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科技要素配置最重要的环节.科技活动人力资源投入的多少.关键取决于企业的实力.同时反映了企业的科研水平。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为10012人,比上年增长32.3%: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4485人.比上年增长30.3%;研究与实验发展(R&D)人员3824人,比上年增长6.9%。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中国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有关资料,选取了科技投入、科技产出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统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了评价工业企业科技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测算了各地区工业企业科技竞争力的大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较好地解释了我国各地区工业企业科技竞争力存在的差异及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对完善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评价指标体系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提出了15项企业科技创新投入评价指标和22项企业科技创新产出评价指标,以全面有效评价企业科技创新对其提升发展质量与经营效益的贡献度,引导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中界定的新能源产业范围,结合上海市新能源产业发展以工业企业为主的特点,分别对全市核能、风能、太阳能以及智能电网相关工业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和科技创新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对当前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增强新能源产业创新能力的方法,以及通过科技创新带领新能源产业走出低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河北省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数据资料,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相关数学模型,对河北省不同注册类型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各类型工业企业总体研发效率相对较高,但不同类型企业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5.
南昌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兴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龚玉芬南昌市科技进步水平的提高,给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1996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实现产值149141.4万元,占大中型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12.13%,新产品实现利税23431.7万元,为上...  相似文献   

16.
全区工业企业科技统计年报显示:2006年,宁夏工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在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中,代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活动经费支出为4.2亿元,比上年增长63.5%;投入强度(R&D与产品销售收入之比)为0.5%,比上年上升0.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曾智  杨赫  米锋 《统计与决策》2023,(3):154-158
财政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科技创新是提高生态效率、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文章利用1999—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SBM模型测算了我国生态效率,利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财政科技投入对生态效率提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财政科技投入显著促进了生态效率提高。东中部地区财政科技投入显著促进了生态效率提高,西部地区则不明显。(2)财政科技投入显著促进了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东部地区以促进中高端科技创新为主,中部地区以促进高、中、低端科技创新为主,西部地区以促进中低端科技创新为主。(3)财政科技投入主要通过影响科技创新促进生态效率提高,东中部地区分别通过中高端、高端科技创新促进生态效率提升,西部地区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工业企业是上海R&D资源配置的重心,其R&D资源分布呈现外资企业R&D投入占比较高、六个重点发展工业行业对R&D资源分布影响较大、大中型企业R&D投入意愿较强、郊区R&D投入分布有明显优势等特点,但同时存在R&D活动类型结构不够理想、基础创新能力不足、R&D人员和经费匹配程度有待提高、R&D经费外部支出结构仍有待提升等资源配置问题。为进一步优化工业企业R&D资源配置,建议利用九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的发展平台,实现R&D资源优化配置;通过"抓大促小"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实现区域经济整体转型;调整资源流向配置结构,提高人员资金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科技强省建设的大背景下,全省各地普遍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和R&D经费支出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04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82.08亿元,比上年增长43.97%,R&D经费支出88.07亿元,比上年增长57.32%;但科技投入强度仍不高,2004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仅为0.99%,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0.23个百分点;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仅为0.48%,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0.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2012年,上海工业企业研发活动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研发投入规模不断扩大,研发强度继续提高,研发主动性和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对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企业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持续优化.本文在分析2012年上海市工业企业研发活动情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阶段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