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今世界上,分布着许多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处于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各种民族。人们分属于不同的民族,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似乎构成了人们之间的一种“自然界限”或“自然纽带”。而世界众多的民族,有如一片片繁密茂盛的森林。正如森林中既屹立着参天古树,亦有新枝嫩芽在秀发一样,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也并存着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  相似文献   

2.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人类历史一开始就有的,也不会在人类历史上永远存在下去。它有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由部落发展形成的,这是唯物主义关于民族的起源和形成的一般原理。 这里我们所说的民族的形成,是指人类最初形成为民族的一般原理,而不是讨论每个具体民族的形成过程。 在民族形成以前的原始公社时期,人们过着集体穴居野外的生活。当时劳动工具极其简陋,劳动技能十分低下,人们主要使用石器工具进行生产。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人们没有能力单身同自然界作斗争,无论是猎取动物,抵御猛兽,还是开拓土地,进行耕作,都需要共同劳动,都不能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理论研究中,现时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说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和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关系“是和德国古典哲学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或英国古典经济学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关系一样”,它“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主要来源。”果真是这样吗? 一列宁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特别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阐述的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学说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并指出:“马  相似文献   

4.
满—通古斯语族诸民族先人崇拜鱼和花,把它们看作自己的祖先和保护者,正像弗雷译所说:“个人和图腾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自然利益的结合,图腾保护人们,而人们则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示对它的崇敬。如果,它是一种动物,那么,即禁止杀害它;如果,它是一种植物,那么,即...  相似文献   

5.
在旅行者头脑里有一幅幻想的地图,象蜘蛛网一样,上面密布着奇光异彩的城市,它们的名字象美妙的音乐一样悦耳。撒马尔罕就是其中一个城市,它的魅力来自它名字的四个奇妙的音节,好象银铃一样叮咚作响。鲁宾·达利奥眺望远方的地平线时,一首赞美撒马尔罕的《徘徊之曲》油然而成:  相似文献   

6.
文化生态美感的特质及对文化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其他生态形式一样,文化生态的发展也有其特殊的规律需要遵循.当一种文化被认为是美的文化的时候,它除了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之外,也一定展现该文化最令人感动的特质.对这些特质进行发掘,对发展和创造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先进文化以及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茅古斯舞岁月象筛子,它筛去了纷繁的记忆。老一辈留下的歌,只记得一句了;老一辈留下的事,只记得一件了。啊,茅古斯,象太阳一样光辉的舞,象月亮一样皎洁的舞;象星星在夜空跳跃,象鸟儿在长空飞舞。它刻在土家人心中。那个久远的年代,那些吃着野米披着兽皮的日子,是那个偷着下山学习耕织的汉子,给我们创造了茅古斯。  相似文献   

8.
云南西双版纳不仅被誉为"天然植物园",而且有"动物王国"之称.在西双版纳的密林里,有各种名贵的珍离异兽;勐旺、易武、勐养和勐腊的深箐中,还栖息着野象.西双版纳产象的历史很久.远在唐代,这里出产的象就已经很多,当地的傣族人民把野生象捉回,饲养繁殖,成为"驯象".因此,那时傣族民间普遍养象,用它驮载重物走远路,如内地养牛马一样平常;并且用象耕田,唐人樊绰《蛮书》中就有记载.傣族地区出产的象还输到内地作运输工具.元明时期,傣族经常用"驯象"和象牙作为纳给中央  相似文献   

9.
图布人是乍得的主要民族之一,他们象非洲的其他民族一样,保留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图布成年男子,一般都穿又肥又大的白布裤子。这种裤子叫“沃奥”。他们的上衣很宽大,称为“科博”。每逢节日,男人们还要在头上缠一块头巾,以示喜庆。不过,这种头巾只有施行了割礼的男子才有资格佩戴。少年男子虽不能同大人一样,但也可以用一种带有大绒球的土耳其帽代替。妇女的服装比较简单。她们通常穿一种  相似文献   

10.
张家界的“看山人”文/胡港他的名字同张家界山上的任何石头一样普通,人象澧水河一样热情,象张家界山水一样朴实。他就是张家界市政府的副秘书长杨开业。他刚从深圳回来,个人的收藏展轰动了广州、深圳。在他的题字本上,有将军、作家、诗人、普通人的签名,当然也有中...  相似文献   

11.
神山崇拜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带有浓厚民间氛围的传统信仰模式,在世界宗教信仰范围内,既异于自然崇拜,又别于图腾崇拜,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正统宗教信仰,它兼顾世俗世界和神性世界.因而既有神圣性的一面,也有世俗性的特质.本文主要解析迪庆藏区的神山崇拜这一古老民间信仰模式,从而说明藏族人通过神山崇拜,不仅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有章可循的秩序,而且同生物界构筑了一种平等和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傣族剪紙     
傣族人民不仅在織錦、刺綉等方面有独特的風格,就是剪紙也有很高的艺术造詣。每逢节日,傣族人民几乎家家門框上都貼有各种各样的剪紙条,迎風飘动,分外好看;寺庙里,剪紙就更多,不論是对联上或挂灯上,都有精致的剪紙花边作装飾,真是五光十色,目不暇接,簡直像剪紙艺术陈列館一样。傣族剪紙粗獷有力,不像汉族剪紙那样秀丽纖細。剪紙的内容多取材于自然界,有孔雀、象、馬、魚、鳥等动物,也有菊花、茶花、牡丹、菠蘿等植物,还有塔、亭、房等建筑物  相似文献   

13.
捕鱼是一种古老的特殊的生活方式,它和采撷瓜果、猎获动物一样,都是原始人类生活资料互为补充的一种手段。地处吉林省长白山区的第二松花江、图门江、鸭绿江因水利资源和地理位置不同,捕捞方法和习俗信仰也不尽一样。本文通过民俗学的角度分析三江的鱼类分布、捕捞方法、祭祀信仰等特殊的渔业习俗。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种语言里都有发音相同而意义完全不同的词,我们称之为同音词。所谓发音相同是指声韵调完全一样,而所谓意义完全不同是指诸意义之间毫无关联。有文字的语言,根据书写形式的相同与否,同音词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相同的书写形式的同音词,称为同音同形词;另一类是书写形式不相同但发音相同的同音词,称之为同音异形词。在语言行为中,同音词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人们可以有意利用同音词发音相同而意义完全不同的特点,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来构成双关语,借以达  相似文献   

15.
飞入芦花     
黑色是我所喜爱的一种颜色。我从小就喜欢黑色,就像喜欢下雨和下雪一样。 由于喜欢黑色,我觉得燕子美极了。燕子这种候鸟翅膀很长,尾巴像张开的剪刀,与人的关系很密切。燕子从来不犯它的巢筑在树上或野外,而是筑在人们的屋内或檐下。人对燕子都很友好,认为燕子光顾是一种吉兆,乐于与之相处。这种情形由来已久,有无数的年头了吧。  相似文献   

16.
西藏壁画的容量相当宏大,它反映着宗教、政治、历史、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涉及面甚宽。它从佛经、教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生活场景到山水风景、翎毛花卉、图案、装饰、几乎无所不包,表现内容极为丰富多彩。一、佛,菩萨,罗汉,护法等画象。西藏佛教中的偶象甚多,而每一个神祗又都变化多端,繁复纷杂,令人眼花瞭乱,这些偶象,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门类: 1、佛象。佛象是寺院殿堂供奉的主尊,也是壁画出现最多、占比例最大的形象。他们总是被描绘得神态安详、举止庄严、不露声色,连举手投足均有一定法度,俨然为一尊佛门世界里至高无上的主宰。西藏壁画里的佛象主要是释迦牟尼象。释迦牟尼在西藏又称为“觉卧”佛、“主巴”佛、今世佛。同内地一样,据不同教义,佛象内有燃灯  相似文献   

17.
“四一八” 节,是锡伯族土生土长的重大节日,“四一八” 意识在他们的全民中扎根很深.我在童年时代就年年参加这个节日,知道这是祭祀奥莫希玛玛(子孙娘娘)的日子.可现在,有关的介绍文字,都把它称为“西迁节”,把它的由来完全归结到锡伯族西迁的这一历史事件上.我认为,这个定论有以偏概全之象,把它产生的年代定死在1764年,抵消了它与锡伯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A 据动物学家考证,我们人类原始族谱的根源,是五千万年以前生活在丛林里的狐猴。 昆明圆通山动物园里豢养的是一群节尾狐猴。这是狐猴中最漂亮的一种,体毛灰黄,尾巴上有黑白两色相间的圆环。这群狐猴四十来只,雌雄各半。同其它许多动物一样,并不是所有雄性动物都有机会与雌性交配,留下自己的后代;只有少数受雌性青睐的雄性狐猴,才有资格做父亲。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觉得那只绰号叫碰碰车的雄性狐猴,最有可能讨雌性的喜欢。理由有三:一是这家伙年轻漂亮,皮毛像涂了一层釉,闪闪发亮,用狐猴的标准来衡量,算得上英俊潇洒;二是它身强力壮,动作敏捷,常常眨眼间就将饲养员手里的扫帚夺过来;三是这家伙身上有股霸气,总想“出人头地”,哪只雄狐猴惹它,  相似文献   

19.
象许多少数民族一样,人口只有三万八千多人的毛南族也流传着飘逸玄妙的神话。包括具有自己特点的宗教生活,它存在着一定规律。它们的独特表现,为神话与宗教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一毛南族的神话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世神话和文化英雄故事。后一类虽现实因素很强,但其中的幻想部分,仍不乏神话色彩。从总体上看,从神话同毛南族精神文化的现实表现上看,她的神话有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20.
关于“苏联人民——新的历史性人们共同体”的理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的卓越成果,似乎都集中体现在“苏联人民”身上。有史以来,还不曾有过象这个新的历史性共同体那样,把现有阶级、社会集团、民族和部族如此紧密而牢固地联合在一起的先例。在七十年代,关于“苏联人民”是新的、社会的和国际的人们共同体的理论,在表述我国民族关系的现阶段的特点方面占有中心地位。“苏联人民”这一范畴,具有巨大的政治意义和理论意义。在经济方面,它确立了每个共和国的经济同全国统一的国民经济综合体之间的有机联系,表明与苏联经济格格不入的地方主义倾向是徒劳无益和毫无前途的。在社会政治方面,它表明了苏维埃社会在国家、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